通过这件事,我深深体会到:教育孩子不能一昧地说教、讲道理,教师应该开动脑筋,运用孩子们感兴趣的方法,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每次擦完手,总有一部分孩子把手绢丢在地上。每天我都要花一定的时间捡手绢,有时来不及捡,手绢就被踩得脏兮兮的。虽然每次擦手的时候,我都提醒孩子们:要把手绢放好了,不要丢在地上。可是效果并不明显,手绢还是被丢在地上。
这天,擦完手后,又有几块手绢“躺”在地上。看着“躺”在地上的小手绢,我突发灵感。
“孩子们,你们还记得老师讲过的《鸡妈妈和鸡宝宝》的故事吗?
“记得。”孩子们大声说。
“那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事情啊?”我问到。
“鸡宝宝找不到妈妈了!”
“鸡宝宝调皮,走丢了!”······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说着。
“孩子们,你们说的很好。鸡宝宝跟着鸡妈妈出来散步,不听妈妈的话,一会儿追蝴蝶,一会儿捉小虫,结果,不小心走丢了找不到妈妈了,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最后,小兔子帮忙把它送回家。孩子们,你们想一想,如果你是鸡宝宝,不听妈妈的话,走丢了,你会怎么样呢?”我问道。
“我会哭!”
“我会害怕!”
“找警察叔叔!”孩子们议论纷纷地说着。
“哦,很好,小朋友都很聪明,知道找警察叔叔。可是有一群小手绢被小朋友擦手的时候弄在地上了,它找不到自己的妈妈了,伤心的哭了,它们不知道该怎么办,小朋友能不能想想办法帮助他们啊?”
“像警察叔叔一样,送它们回家!”
“把它们捡起来!”
“好,孩子们你们说的很好。那我们以后就当警察叔叔,看见手绢宝宝掉在地上就把它们送回家,好不好啊?”
“好!”孩子们快乐的说着。
果然,从那以后孩子们看到手绢丢在地上就捡起来,而且擦手的时候还互相提醒不要把手绢宝宝弄丢了。这样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手绢掉地上的难题,而且还使孩子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感到了快乐与幸福。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体会到:教育孩子不能一昧地说教、讲道理,教师应该开动脑筋,运用孩子们感兴趣的方法,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幼教随笔:地上的手绢快“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