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乔最近有个烦恼:园里的教师不愿意上公开课。就拿这次区教育局布置的任务来说吧,老乔费尽口水,才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让两位教师承担下来。
同样的情况,你的幼儿园是不是也会遇到?
一碰到公开课,教师们就开始互相“谦让”,新教师说自己年轻还需要锻炼,老教师说要把机会让给新人,每次都要你动员好久才有人愿意承担。一来二去,你也不再让她们毛遂自荐了,索性每次都直接分配任务,却发现承担公开课的教师在准备时不仅没有斗志,反而一脸的疲惫和无奈。
公开课原本是为了展示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检测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借此机会也可以让教师们发现不足,取长补短。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种公开观摩课慢慢地变了味。
一变味:公开课变“表演课”
在现在的公开课上,教师的表现通常很“完美”,这种“完美”是从课前的反复“彩排”中得来的。提前让幼儿们排练公开课的程序和内容,孩子累,教师也累。甚至有的教师会在公开课上把平时捣蛋的孩子剔除,或者在上课时只点平时表现好的孩子起来回答问题,让公开课变成了一场“秀”。
二变味:公开课变“花样课”
教师总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公开课的准备上。多媒体课件是不能少的,教具和玩具也要尽量多样,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教师的用心。有的教师能在一堂课中将电视机、计算机、影碟机都堆到幼儿的面前,一会儿听音乐一会儿看录像,教师和幼儿都忙得不亦乐乎。
三变味:怎么学变怎么教
相比“如何让幼儿学会”,教师更多在考虑“如何让自己教好”,公开课上只顾着把教案上的环节进行完,忽视了幼儿在学习时的动态表现。教师们掐着表上课,担心自己的公开课上出现“意外”,于是幼儿在课堂中表现自我意志的行为被控制,上课变成了赶流程。
四变味:课堂提问变“有奖问答”
教师们都希望自己的课堂能够热闹、活跃,她们担心课堂提问时的“冷场”,认为这会变成公开课的败笔。为了避免这种“冷场”,许多教师会通过奖励小红花、小卡片等奖品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一旦一个幼儿因回答问题而得到奖品,其他幼儿也会争先恐后的举手。
这种种的变味将公开课引入了“走形式、玩花样”的误区。复杂的准备流程、频繁的彩排演习,长此以往,教师们必然会对公开课失去兴趣,甚至出现恐惧心理,也就渐渐变得不愿意上公开课了。
那么,对于园长来说,该怎么改变教师不愿上公开课的现状,让失真的公开课变回原味呢?
“公开课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也是其人格魅力的展示舞台;公开课既是切磋研究、发生集体智慧的机会,也是合作分享、打造团队精神的空间;公开课既是对学生过程的关照,也是对学生最为‘人’的关怀过程。”
■ 首先,园长和教师要正确认识公开课。
园长要明白,公开课在教师经验交流方面的功能不可否认,为了更好的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执教老师在公开课前做一些准备也是应当的。但这些准备应该是基于正确的目的之上的,比如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方法,而不是备“表演”、备“演员”。同时,园长要引导教师在进行公开课教学时做到以下几点:
①教学中敢于“出丑”
教师上公开课是为了交流经验、弥补不足,要有敢于“出丑”的勇气。只有执教教师不怕暴露问题,在课堂上充分的展示自己,评课老师才能看到她在教学上的优点和不足,给予最真实的效果反馈,能让公开课真正起到教学经验交流的作用。
②把课堂还给孩子
幼儿一直是公开课上的“意外”,所以才会有很多教师在公开课前进行反复彩排。然而这种走“套路”的做法,局限了幼儿发散思维的可能性,是不利于幼儿发展的。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平时上课,其本质都是幼教,如果只是为了展示“完美”课堂而忽视了幼儿的发展,岂不是舍本逐末?
③注重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在上公开课时不能只注重教学形式,忽视了幼儿对知识的吸收。“花样课”会让幼儿眼花缭乱,“表演课”会让幼儿失去兴趣,幼儿的参与度不高,教学目的就达不到。只有幼儿在教学中有所收获,教学才是有效的,公开课才是上的好的。
■ 其次,园长要培养教师团队的合作精神。
在确定公开课的执教老师之后,园长可以组织所有教师展开讨论,启发其他教师主动把自己实施过或看到过的方案,或是想到的点子告诉执教老师,将一个人的烦恼变成一群人的分享。执教老师在集体研讨中感受到了团体的智慧和力量,也就不会对公开课那么抗拒了。
■ 第三,园长要不断完善公开课评价标准。
教师追求公开课的“完美无缺”是为了得到一个好的评课结果,因此她们既“小心翼翼”又“花样百出”。园长应该不断完善幼儿园公开课的评价标准,不要只看教师的发展,还要看到幼儿在课堂上的展示,以及公开课是否到达了教学的目的。课后多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交流,详细分析问题,才能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版权声明:本平台致力于寻找0-6岁早教行业至关重要的文章,以提高全民早教意识,促进教育交流。本文章与图片来自网络,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感谢作者的辛苦创作,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处理。谢谢!联系微信:baoshola】
微者,精妙也;观者,谛视也。以早教微观,可以知上策,明幼规,察园涵,破迷题,解师心,安父母,健童生,谐成长,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