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王老师18610206462
设计意图
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
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培养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最终实现让幼儿会阅读、能创编、善表演的目标。
本次所选活动:大班诗歌《喜欢》,此作品运用排比的表现手法,以工整的句式、朗朗上口的文字,给人一种韵律美。诗歌构图巧妙,画面丰富,不仅让幼儿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更给幼儿提供了想象与创造的空间。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并理解诗歌的内容。
2、学习用诗歌中的句式进行仿编。
3、体验创编带来的成就感。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蕴含的活泼、欢快的情绪。
难点:
发散思维,仿编新诗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有一定的了解。
2、材料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引出诗歌
1、教师:小朋友,我们都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那你们平时喜欢做些什么呢?
2、教师:我有一些动物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平时都喜欢做什么?
(教学意图:通过谈话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观察图片,猜想表达
1、播放PPT,幼儿自由观察画面,轻声交流自己看到的画面内容。
2、引导幼儿根据画面大胆讲述,猜测诗歌表达的内容,要求用连贯的话语表达。
教师:诗歌中出现了哪些动物?猜猜它们在做什么?它们高兴嘛?为什么?
3、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请幼儿说说这些动物分别喜欢在哪里做什么,并带领幼儿模仿动物的动作,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4、完整表演诗歌
(教学意图:诗歌用肢体动作表演的形式呈现,让幼儿体会到阅读不仅仅是视觉的活动,也是听觉、口语的活动,甚至还是表演活动和愉悦的游戏,提高了幼儿阅读的兴趣和专注力。)
三、发散思维,自主创编
1、鼓励幼儿模仿诗歌中的句式进行仿编。除了这些动物外,你还知道那些动物?他们喜欢在哪里做什么?用诗歌中的句式说一说吧。如鸟儿喜欢在天空中飞来飞去。
(重点提醒幼儿用重叠的四字成语,表达动物或人物的动态。)
2、幼儿自由分组进行创编。
3、请幼儿在集体面前表演本组仿编的诗歌,组别之间相互点评。
(教学意图: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鼓励幼儿大胆展示自我,体验创编带来的成就感。)
四、活动延伸,经验迁移带领幼儿将仿编的诗歌内容,用图文的形式呈现,将其装订成书置于语言区,供幼儿翻阅。
(教学意图:为知识经验迁移提升作铺垫)
附诗歌:
《喜欢》
骆驼喜欢在沙漠里走来走去,
鲨鱼喜欢在深海里游来游去,
企鹅喜欢在冰面上摇来摇去,
袋鼠喜欢在草原上跳来跳去,
猴子喜欢在树枝上荡来荡去,
我最喜欢把这本书翻来翻去。
活动反思
活动中从谈话活动开始引发幼儿的兴趣点,到自由阅读大胆猜测诗歌内容,让幼儿递进式地参与到阅读中。用语言中的逻辑停顿和语调中的抑扬顿挫,欣赏诗歌内容。在轻松地氛围中用动作模仿和表演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又潜移默化的促进了语言的发展。教师帮助幼儿理解阅读内容同时,也搭建一个分享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在后续的创意阅读中幼儿已成功过渡到自主学习,积极开动脑筋仿编新诗歌,如“大象喜欢把鼻子甩来甩去、白云喜欢在天空飘来飘去、乌龟喜欢在沙滩上爬来爬去”,等富有童趣的句子,让他们的想象驰骋飞奔,突破现实时空的限制,构造出一个个有趣的想象世界。
觉得不错,请在看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