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王老师18610206462
设计意图:
本活动将动物典型的、特殊的形象特点,将儿歌内容巧妙地蕴涵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形象化的语言描述之中。《请进来》这首儿童诗主题单纯,内容浅显;语言精练,节奏明快,韵律和谐,富有儿童情趣;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朗读和记忆,它的文学形式易被低幼儿童所接受。我想,一个好的幼儿诗,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语言,启迪智力,而且还可以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思维能力。通过敲门地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诙谐幽默的观察判断、想象讲述中不知不觉完成对儿童诗的学习,体会文学活动带来的快乐。对于大班孩子来说,这样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是非常适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兴趣的,也是他们喜闻乐见而无压力的,所以我选择了此教材,同时也作了充分的准备。
活动目标:
1.感受儿童诗情境式、一句一答式的语言风格,在角色扮演中学习复述儿童诗。
2.根据儿童诗的格式和内容学习仿编。
活动重点:学习儿童诗。
活动难点:掌握儿童诗的基础上,学会创编。
活动准备:
1.一张门的背景图,小动物图片(小白兔、小鹿、花鸭、风)
2.仿编图片:小青蟹(大螯)刺猬(刺)大象(鼻子)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
1.笃笃笃,“咦,有敲门声,我问问:“谁敲门呀?”“是我,小白兔。”
师,提问:
①我们能不能马上开门请它进来呀?为什么?
②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它是小白兔呢?(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我们看看它到底有没有长耳朵?我来问问:“你要真是小白兔,就让我们看看你的耳朵。”
师:(出示小白兔耳朵)哇!原来真是小白兔,我们请它进来吧!(要求小朋友有礼貌地邀请”小白兔,请进来”
2.“笃笃笃”又有谁来了?我们一起问问:“谁敲门呀?”师模仿:“是我,小鹿!”
师,提问:①我们怎么知道它是小鹿呢?(幼儿大胆发言)
师:其实小鹿头上长有一对角呢!我们看看它头上到底有没有长角。
我来问问:“你要真是小鹿,就让我们看看你头上的角。”(出示小鹿头上的角)
师:看!出来了,是小鹿吗?我们也请小鹿进来坐坐吧!(要求小朋友有礼貌地邀请”小鹿,请进来”)
3.笃笃笃,今天可真热闹,有来客人了,不知道这次敲门的是谁?小朋友们来问吧!“谁敲门呀?”师模仿:是我,花鸭
师,提问:①看什么地方才能知道它是花鸭呢?(幼儿大胆发言)
师:我们看看它的脚丫吧。
师:我们一起来问问:“你要真是花鸭,就让我们看看你的脚丫。”
师:咦?怎么还没出来?我们再来问一遍:“你要真是花鸭,就让我们看看你的脚丫。”(出示花鸭的脚丫)嘿!真是花鸭哦!我们请它进来吧!(要求小朋友有礼貌地邀请”花鸭,请进来”)
4.笃笃笃,你们来问:“谁敲门呀?”师模仿:是我,我是风。
师,提问:①风你看的见吗?
②如果真是风,我们需要打开门吗?
③我们怎么跟它说呢?
(你果真是风,你就请进来吧,你自个儿从门缝往里钻)
二、完整欣赏儿童诗
1.其实这是一首好听的儿童诗,题目叫《请进来》
(教师完整朗诵儿童诗,幼儿倾听)
笃,笃,笃。“谁敲门呀?”“是我,小白兔。”“你要真是小白兔,就让我们看看你的耳朵。”
笃,笃,笃。“谁敲门呀?”“是我,小鹿。”“你要真是小鹿,就让我们看看你头上的角。”
笃,笃,笃。“谁敲门呀?”“是我,花鸭。”“你要真是花鸭,就让我们看看你的脚丫。”
笃,笃,笃。“谁敲门呀?”“是我,我是风。”“你果真是风,你就请进来吧。你自个儿从门缝往里钻”
2.小结提问:①这首儿童诗的题目叫什么?
②今天来了几位客人?
③小兔给我们看了什么?小鹿给我们看了什么?花鸭给我们看了什么?风是怎么进来的?
3.角色扮演学习:
①现在你们是这些客人,我是主人,我问你们答好吗?(一问一答式一遍)
②现在我们换一换,我是这些客人,你们是主人,你们问,我来答。
三、纺编作品
1.今天还有小动物要来呢,我们一起问问吧!(幼儿进行纺编)
小青蟹,小刺猬,大象
2.全体幼儿完整地念儿童诗一遍。
四、结束
今天学了这首好听的儿童诗,我们回去念给其他小朋友听听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从幼儿参与的程度来说是成功的。在活动中,各个环节采用了游戏法、欣赏法、情境法等不同的方式方法开展教学,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活动形式的丰富性。同时,也将为活动获得好的效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活动中幼儿也充分展开想象,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自始至终地参与活动之中。在整个学习儿歌的过程中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兴奋状态,学说儿歌的声音随着身体动作而表现出来,真正体会到了文学活动带来的快乐。
在本次活动过程中,我也有不足之处,我没有在最后环节进行完整性地让孩子念一遍儿童诗,在有些问题上也没有充分做好预设与生成的准备,今后的教学中我还是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的。
觉得不错,请在看点赞↓↓↓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教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