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入职期教师是幼儿园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他们处于准备期向适应期跨进的起始阶段。不了解幼儿园的常规工作,没有教育教学经验,难以及时适应新环境等特点。为了让这批新教师尽快成熟起来,有效地缩短入职期教师的适应阶段,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幼儿园教育教学操作规范,融入园本文化,树立以“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观念,成为专业型优秀的幼儿教师。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开展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园本培训活动。
【关键词】园本培训 入职期 专业化 发展
我园是2014年春季开始招生的新园,一大批教师是刚出校门的学生,没有工作经验 ,有的是从中小学调入,对幼儿园的工作不懂。 入职期教师是幼儿园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他们处于准备期向适应期跨进的起始阶段。不了解幼儿园的常规工作,没有教育教学经验,难以及时适应新环境等特点。为了让这批新教师尽快成熟起来,有效地缩短入职期教师的适应阶段,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幼儿园教育教学操作规范,融入园本文化,树立以“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观念,成为专业型优秀的幼儿教师。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开展丰富多彩、富有我园特色的园本培训活动。
一、领导重视,强化校本研修管理。
领导非常重视园本研修工作,成立园长任组长的园本研修领导小组,加强对修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辅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园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把园本研修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研修,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幼儿园加强了对园本研修过程的管理,做到人人有研修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记载。建立激励机制,推动园本教研进程,并制定了《园本研修制度》及《富县北教场幼儿园教科研管理制度》,目的是促进教师不断进取,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行为,提高业务水平。
二、建立激励机制,推园校本教研进程。
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校本研修深入持久地开展,幼儿园购置了大量的有关新课改的光盘与书籍,以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教学水平。此外,学校还制定了《教师岗位考核奖励办法》《教师奖惩制度》《教师技能技巧测评办法》,把考核结果与奖惩、教师评优等挂钩,促进教师不断进取,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从而推动以校为本研修活动。
三、结合实际情况,培训内容丰富多彩。
教师通过自我研修领会《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加强师德修养,争做一名优秀的专业幼儿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和集体学习时间学习《3-6岁儿童发展指南》解读、《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工作规范》解读等,并指导将所学习的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来提高自己的保教能力。在一日常规活动中加强基本技能培训,挑选我园的专业教师担任辅导教师对绘画、弹唱、律动等进行培训指导。在教研活动中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以我园现有课题的研究内容为主,由课题主持人和参与人共同完成高质量、指导性强的专题培训,在培训之后针对班级中的焦点问题进行讨论,探索有效的解决策略。每周一次手指游戏培训,由每班教师选择适合幼儿年龄,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活动形式多样的手指游戏,利用集体研修时间组织培训,并将培训的手指游戏再次教给本班幼儿。
四、以培训目标为引领,培训形式灵活机动。
教师培训形式强调多样性、开放性和实效性,奖罚分明、不走形式,做到“六个结合”:即自学研究与园本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骨干指导与自我提高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相结合,业务指导和品格熏陶相结合。培训基本形式为:理论学习–专题讨论–分散实践–现场指导–外出学习–经验分享–交流汇报–总结提高–成果展示–考核认定。同时,利用每周二的园本培训时间加强集中培训,其中教育理念挑选一线业务骨干做好专题培训,为教师提供专业指导、发展支持和交流平台。发挥骨干教师及特长教师在技能技巧、教科研、主题教育活动、新理念与实践相结合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采取结对方式,互帮互助,共同成长的方式发展教师队伍。在教研活动中,创造条件促使每一个教师能够主动地参与到群体活动中,通过与其他教师合作自主地进行学习,从而获得专业发展的培训效果。
随着幼教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培训学习更加重要。不论采取何种形式的师资培训,园本培训都是一种最重要的方式,是培育教师综合素质的良田沃土,是构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平台。
【特色园本培训 促进入职期教师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