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尿床不必烦恼
对于宝宝来说,夜晚尿床是很常见的现象。40%的儿童在3岁前会发生尿床,尽管尿床的原因还没有完全被了解,但下列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孩子睡得太深,即使尿憋得很厉害,孩子也不能醒来。
◎夜里孩子的尿液太多。
◎孩子有便秘,这会使膀胱承受一定的压力。
◎孩子不舒服、玩得过累都可能会导致尿床。
◎家里的变化或压力使孩子出现应激反应。
◎有尿床的家族史。大部分尿床孩子的父母至少有一方在小时候也有尿床的问题。
◎孩子的膀胱太小,还不能容纳一整夜的尿量。
◎孩子可能有潜在的医学问题。
有一小部分尿床的孩子,任何治疗对他们都不起作用。但家长们也不必过分担心,因为随着孩子身体发育的成熟,尿床现象会越来越少。到10岁时,绝大部分孩子不再尿床。只有1%的成年人会有尿床问题。
吸吮手指不必焦虑
您的宝宝吮吸手指?不要担心,宝宝吮吸拇指的习惯是非常普遍的,有抚慰及镇静的效果。
所有的婴儿都有吸吮的需求。有些婴儿甚至在出生之前在妈妈的子宫中就吸吮他们的大拇指,也有的会在出生后马上吸吮他们的大拇指。唯一有可能担心的是,如果到您的孩子长时间吸吮拇指,将可能影响到宝宝嘴巴和牙齿的生长。
安抚奶嘴的利与弊
如果宝宝吃得足够饱了还要继续吸吮,安抚奶嘴就可以满足这一需求。随着国外育儿模式的引入,目前国内许多孩子也用起了安抚奶嘴。那么,安抚奶嘴该不该用?在决定使用之前,妈妈先要权衡使用安抚奶嘴的利与弊。
利
◎减少孩子的哭闹,使疲惫的妈妈得到暂时的休息。
◎对早产儿或宫内发育迟缓的孩子,吸安抚奶嘴是一种安慰刺激,可促进其体重增长。
弊
◎对吃母乳的孩子,易形成乳头错觉,从而影响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因此建议母乳喂养的宝宝,至少等宝宝出生1个月以后再考虑使用安抚奶嘴。
◎成为妈妈敷衍孩子的替代品。孩子一哭就找奶嘴,用奶嘴代替了亲人的拥抱、亲吻,减少了亲子间互动,使妈妈不再了解孩子。
◎成瘾性:孩子成瘾,妈妈也成瘾(妈妈舍不得丢掉)。
◎部分孩子难以戒掉,长期使用,可引起孩子嘴部甚至牙齿变形。
如何帮助您的孩子停止吸吮
对付您的孩子的吮吸习惯的第一步就是不要理会他们!他们大部分会随着时间而消逝。责骂、取笑或处罚会让孩子感到不安,这些绝不是去掉坏习惯的有效方法。下列方法可能会帮助宝宝尽快停止吸吮:
◎当您的孩子没有吸吮拇指或使用安慰奶嘴时对他进行表扬和奖励。每天的奖励以及温和的提醒也非常有帮助,尤其是在白天的时候。
◎如果您的孩子通过吸吮来解闷,可以想办法不让他的手闲着或拿其他有趣的东西来分散宝宝的注意力。
◎如果您发现宝宝口腔顶部(上颚)发生了改变以及牙齿不齐,一定要去看医生。
教宝宝如厕的时机
孩子应该在什么时候练习坐便盆呢?大部分孩子控制大小便的神经肌肉的能力,要到18~24个月时才会成熟,因此,一般国外儿科医生会建议至少等宝宝18个月以后再进行如厕训练。
认为较晚开始接受大小便训练,比早接受训练的宝宝学得更快。而很多国内儿科医生认为,在不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的前提条件下,早些训练孩子学习坐便盆也是可行的,可以更早地建立条件反射,使孩子体验到独立的快乐。因此,国内家长一般在宝宝1岁左右就开始训练坐便盆。
以下迹象提示宝宝可以准备进行如厕训练了:
◎宝宝在白天时至少可以保持2个小时不大小便,或小睡后仍然没有大小便。
◎排便时间有规律,并且家长可以预见得到。
◎宝宝可以遵从简单的指示。
◎宝宝可以步行到卫生间,并在大人的帮助下脱衣服。
◎宝宝对被尿或者便污染的尿布感到不舒服,并希望有所改变。
◎自己要求上厕所或使用便盆。
训练孩子学习坐便盆时妈妈要想到
◎应把训练孩子坐便盆看做是很有趣的亲子交流,而非一件差事。
◎准备一个很有趣的小马桶,利用宝宝在这个阶段的模仿欲望,给他看训练宝宝坐便盆的图画书,或让他看“大”哥哥、姐姐们坐便盆的动作,或者让他向爸爸、妈妈学习动作行为,并耐心地向孩子解释该怎么做,使孩子对坐便盆没有恐惧感。
◎培养孩子坐便盆的习惯。如果遇到孩子吵闹,一坐盆就打挺的情况,千万不能再强迫孩子。
◎训练孩子坐便盆时,不能久坐。开始每次不超过5分钟,否则易发生小儿脱肛。
◎孩子练习坐便盆时,家长必须在旁边扶着或托着,以免孩子摔倒、疲劳。
◎在训练的过程中,家长要有耐心、信心,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