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晶波
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
所副所长、教育科学学院教
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家
庭教育研究会秘书长。
专家的话:
幼儿期是培养孩子环保意识和行为的关键时期,学习垃圾分类可以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养成垃圾分类的行为习惯。家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是幼儿学习垃圾分类的主要场所。首先,家长要改变自身的旧观念和行为习惯,充分认识垃圾分类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的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积极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并认真地对家庭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为幼儿提供良好地榜样。其次,为幼儿提供参与垃圾分类的机会,可以从处理自己产生的垃圾入手,如自己的旧衣服、旧玩具、牛奶盒、瓜果皮等,然后再慢慢地过渡到家庭中其他生活垃圾的分类,在这个过程中使幼儿逐渐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提升其垃圾分类的能力。最后,和孩子一起积极参加垃圾分类的社区活动,通过向社区成员宣传和普及垃圾分类观念和知识,培养幼儿的社区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为了让孩子由浅入深地理解环保知识,我们设计了一些与垃圾分类有关的家庭活动,帮助孩子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将分类垃圾、保护环境变为内趋行为,养成良好习惯。
在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一定会问一个“为什么”——为什么要把垃圾分开来扔掉呢?垃圾分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一些科学小实验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垃圾为什么要分类,让孩子从源头上建立环保意识。
找一节废弃干电池和一个大的透明塑料罐,准备好火柴。
1.透明塑料罐里装半罐水,将火柴点燃放到水面上,观察火柴熄灭的样子。
2.将废弃干电池放到水中,静置一个星期左右,将电池拿出。用点燃的火柴放到水面上,观察水面起火的样子。
家长和孩子讨论“为什么放过电池的水面能点燃?”并引导孩子发现电池放入水中后,有害物质泄漏出来,让孩子亲眼看到有害垃圾对水源的破坏,感受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实验过后,再通过绘本故事阅读,更进一步地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科学知识。推荐阅读《生活垃圾去哪儿了》《垃圾分类——绿色环保从我做起》丛书。
准备四种垃圾分类标记卡片、垃圾桶模型和常见的垃圾图片。和孩子一起观察标记,帮助孩子理解标记符号的象征意义。
1.认识标记。
①循环往复的箭头表示可回收垃圾,说明这种垃圾能够重新利用。
②这张图片上打了一个叉,说明这是有危险的,是有害垃圾。
③看见图片上的鱼骨头和吃剩的苹果了吗?一般我们吃剩下的东西都属于湿垃圾,也叫厨余垃圾。
④这个标记和可回收垃圾的标记有点像,但是最后的箭头是朝下的,这是其他垃圾,也叫干垃圾。
2. 尝试给常见的垃圾分类,将垃圾扔到对应的垃圾桶里。
创设一个生动的情境,比如:“小兔子家里有许多垃圾需要回到垃圾桶,可是小兔子不会分类扔垃圾,请你帮忙给垃圾找家。”
家长和孩子讨论一些常见的垃圾是什么种类,然后把垃圾卡片扔到对应的垃圾桶模型中。孩子扔对垃圾后,家长模仿垃圾的口吻对孩子说“谢谢你送我回家”。
3.认识小区的垃圾站和垃圾桶,并将垃圾正确地扔到对应的垃圾桶里。
和孩子一起去扔垃圾,并询问孩子想扔哪一类垃圾;鼓励孩子找到小区中的垃圾站,请孩子根据垃圾桶上的标记说一说这是什么垃圾桶;请孩子将手中的垃圾扔到对应的垃圾桶中,如果孩子手里拿的是湿垃圾,提醒他将垃圾倒进桶后再将垃圾袋扔到干垃圾桶中。
和孩子一起找一找家中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如,餐巾纸盒、餐巾纸芯、冷饮棒、泡沫塑料等。鼓励孩子将所找到的可回收垃圾设计组合,变废为宝,比如设计成玩具机器人或纸芯动物。孩子用彩笔装饰作品表面,家长帮忙将成品展示在家中的醒目位置。
(纸芯做的蛇、糖果和爆竹)
(泡沫塑料、冷饮棒、废旧电池盒做的飞行器)
(原文刊载于2020年6月《早期教育》家教版),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策划 | 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微信编辑 | 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李 烨
作者单位 | 上海市杨浦区复旦大学附设幼儿园
长按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