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的儿童观: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渗透着她人本主义的思想,她把实现和平、挽救人类的希望寄托在儿童身上。她认为,儿童具有一种未知的、积极的生命的动力,这种力量可以引导我们进入美好的未来。如果我们真的想革新这个世界,教育就必须将发展儿童的潜能作为目标。
蒙台梭利认为,人具有两重胚胎期,一个在出生之前,是人与动物相同的生理胚胎期;一个在出生之后,是人类所独有的心理胚胎期。儿童的心理胚胎期具体表现在出生到3岁婴幼儿时期。她还认为,胚胎期是人与动物的一个重要区别。她指出,儿童在0-3岁这一阶段心理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远远高于人生的其他发展阶段。
儿童心理的吸收力是指儿童在潜在动力的驱动下的一种无意识的感受能力,儿童通过与周围环境的密切接触来获得各种印象,形成自己的个性心理和独特的行为方式。她强调儿童的心理不同于成人,对儿童的教育过程并非仅是教师教的过程,而应当是儿童的本能自然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儿童提供一个可以发挥其吸收力的环境。
敏感期的概念首先是由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在研究动物时发现的。受其启发,蒙台梭利认为自然界中的各类生物对于特殊环境的刺激都存在一定的敏感期,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对特殊刺激的敏感期。在适宜的环境下,敏感期的儿童会表现出某种心理倾向性,对某一事物或者某一类活动表现出深厚的兴趣,并能够积极主动且卓有成效地学习和掌握这类活动,进而能够轻松地获得成长过程中需要的各种能力。
蒙台梭利将儿童的心理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0-6岁为第一阶段
0-6岁是儿童的修改及各种心理形成的重要阶段,又可分为以下两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从出生到3岁,就是儿童成长的心理胚胎期。儿童在出生到1岁左右,主要是在无意识中依靠强大的“吸收力心理”去广泛的感受周围环境的刺激,通过持续不断的刺激,使儿童的各项感官机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儿童1岁左右便开始学会了走路和使用语言,其社会交往技能开始得到发展。
第二个时期是3-6岁,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便是,儿童开始从无意识状态向有意识状态发展,最终形成自己 的个性特征,儿童开始选择性的模仿大人的行为和动作,开始获得最初的记忆力、理解力与思维能力。
(2)6-12岁为第二阶段
这一时期,儿童开始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并具有了一定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希望突破过去狭小的生活范围。这一阶段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应当由感觉练习转向的抽象的智力活动,在学习和生活中开始注重运用道德标准和社会规范对儿童的行为进行适当的约束。
(3)12-18岁为第三阶段
这一阶段是儿童身心走向成熟的时期,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具有了自尊心、自信心和荣誉观。这一阶段应当对儿童进行社会性的训练,帮助儿童适应社会生活。
对于儿童实施良好教育的前提,在于我们如何正确看待儿童生理与心理成长与发展的规律,只有在确切了解这些规律的前提下,在儿童不同的学习与成长阶段,辅之以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必然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大多数家长目前仍然拘泥于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的细节,找不到儿童成长的规律,不知道儿童本身处于什么样的身心发展阶段,无法通过自我学习选取正确、适当的教育方法,容易被周围环境影响,这样极大的伤害儿童自我成长的积极性,延误了最佳的教育时机。希望家长们多学习知名家庭教育思想家对于儿童成长与教育的研究结论,掌握儿童学习的成长的基本规律,挖掘儿童自我的优势智能,弥补儿童弱势智能,为社会培育更加优秀的孩子。
快点击进入伊顿儿童成长社区参与有趣的互动吧!在这里您可以畅所欲言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