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至18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应梅尔尼琴科慈善基金会邀请,首次组队参加了由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化学系、梅尔尼琴科慈善基金会和欧洲化学公司共同举办的第54届门捷列夫国际奥林匹克化学竞赛。本次竞赛通过远程方式在线上举行,来自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名中学生“汇聚一堂”,展开了一场“云端较量”。中国代表队的张亦驰、傅若桐、郭宇晨和裴钰四位同学斩获三银一铜的优异成绩。
这次竞赛时间紧、任务重、模式新,不仅是知识储备的考验,更是精神、意志和体力的巨大挑战。面对语言和时差带来的种种不便,以及比赛过程中的一些突发状况,中国代表队的同学们沉着冷静、积极应对、斗志昂扬,充分展现了中国高中生的风采。
四位同学对于能够代表中国参赛感到十分自豪,同时,参加国际一流竞赛更加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谈到参赛感想时,郭宇晨同学说:“俄方在化学方面的思维精神给了我们一些启发。27个国家、地区的化学爱好者通过网络集聚一堂,让我感受到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在一起的亲切与温暖。”裴钰同学坦言:“我们遇到了最严格的技术要求和监考水平,配得上国际大赛的水准。”傅若桐同学表示:“这次考试对于我们的化学水平也是一次不错的检测,能够从中发现自己的短板,继续努力,提升自我。”张亦驰同学称:“两天10小时的考试时间中,我体会到门捷列夫竞赛的题目出题思路清晰而有趣。”
作为此次竞赛中国队领队,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过新炎老师表示:“非常感谢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给了我们这次机会。门捷列夫国际奥林匹克化学竞赛是一项历史悠久的国际性赛事,到今年已经是第54届。组委会非常巧妙地将第54号化学元素Xe融入到赛事标志的设计中,这一个小小的细节就很好地体现了赛事的专业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特点。”
赛后,竞赛主办方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化学系和梅尔尼琴科慈善基金会发来贺电,对中国学生获得的成绩表示祝贺:“门捷列夫国际奥林匹克化学竞赛是世界上两个最重要、最负盛名的中学生化学竞赛中的一个。中国队的成绩,非常优秀。”
背景介绍:
门捷列夫国际奥林匹克化学竞赛(Mendeleev Chemistry Olympiad),是世界青少年最高级别的科学技术竞赛项目之一,在国际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权威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表示该竞赛的试题难度要高于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本届竞赛原定于2020年4月底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但由于受到新冠疫情在世界范围内持续蔓延的影响,不得不改变计划、顺应形势,改用远程线上竞赛的方式,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赛制,取消了以往比赛赛制中的实验环节,保留两轮理论竞赛。为确保竞赛过程公平、公正、透明、竞赛结果真实有效,监考人员通过专业软件远程线上监控选手整个作答过程。
中国比赛现场 ▲
供稿|体验中心
编辑|赖霄翔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中国宋庆龄青少年
中心(订阅号)
中国宋庆龄青少
中心(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