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活动案例丨牙齿的秘密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活动案例

活动案例丨牙齿的秘密-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早上,豆豆一入园就跑到我跟前,张大嘴巴,指着牙齿说:“老师,我这颗牙齿松动了。”洋洋也兴冲冲地跑过来说:“我掉了一颗牙齿,你看!”其他幼儿闻声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谈论起有关牙齿的话题。为什么大班幼儿对牙齿如此感兴趣?原来,他们陆续开始换牙了,会经常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的牙齿,与同伴分享换牙的经历。

从生活中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作为教育活动的内容,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如何抓住换牙这一教育契机,帮助幼儿掌握牙齿相关的知识,养成保护牙齿的好习惯,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呢?带着这些思考,我追随幼儿的兴趣,与幼儿共同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教育活动,进行了一场为期7个月的牙齿探秘之旅。


 ▍一、活动过程

1.幼儿的发现:“老师,我的牙齿掉啦!”

围绕换牙这一话题,我组织幼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涵涵:你看,我这颗牙齿松动了!

嘉嘉:我也有1颗牙齿松动了,妈妈让我别碰它。

淼淼:我都掉了2颗牙齿了!

娅娅:我上次也掉了1颗牙齿,现在长出来了!

辰辰:我的牙齿都没掉,都好好的!

根据幼儿的讨论结果,我发现大部分大班幼儿开始换牙了,也有少部分幼儿还未换牙。

于是,我梳理了是否已经换牙,换牙的时间、数量、位置,以及处理换下的牙齿的方式等多个问题,制作成调查问卷,让大班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作答。调查结果显示,全班29名幼儿,有21名幼儿已经开始换牙,有8名幼儿还未开始换牙,掉得最多的牙齿是下门牙,掉了的牙齿一般被扔到屋顶上或者放进收纳盒里。

2.初步的认识:“我们到底有多少颗牙齿?”

“我们到底有多少颗牙齿?”“我们的牙齿和妈妈的牙齿一样多吗?”“我妹妹才长了两颗牙齿,她也会换牙吗?”“牙齿是按照什么顺序掉的?”“牙齿什么时候能换好呢?”“换好的牙齿叫什么?”幼儿看到自己掉落的牙齿,产生了诸多疑问,各种各样的问题接踵而至。

针对幼儿的提问,我通过阅读科普类图书、咨询牙科医生,获悉了许多有关牙齿的科学知识,如牙齿掉落的规律、牙齿生长的顺序等,并一一讲给幼儿听。在讲解时,我有意引导幼儿以自己的方式统计换牙的数量,记录牙齿脱落的位置。

活动案例丨牙齿的秘密-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通过浏览照片、观看视频、倾听我的讲解,幼儿了解到大多数人在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第一颗牙齿,6岁开始换牙,12至13岁乳牙全部被恒牙替换,最终长齐28至32颗牙齿。由于个体差异,有的人四五岁就开始换牙,有的七八岁才换牙。

我还引导幼儿回家后了解家长的牙齿数量和健康状况。通过询问、数数等方式,他们发现,家长一般有28至32颗牙齿,爷爷奶奶也会像幼儿一样掉牙,但牙齿脱落后不会重新长出来。在数牙齿的时候,幼儿还发现,有的牙齿是方形的,有的牙齿尖尖的,还有的牙齿“胖胖的”。

为了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牙齿的数量、形状以及位置分布,我在美工区粘贴了牙齿相关的照片,投放了牙齿模型等材料,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方式,探索牙齿的秘密。

3.深入的了解:“我们为什么会长蛀牙?”

随着观察逐步走向深入,幼儿还发现,有些牙齿表面坑坑洼洼的,附着了一层黑色的污垢。正当大家迷惑不解时,一位幼儿给出了答案:“这是蛀牙!”幼儿随即就蛀牙形成的原因展开了讨论。

朵朵:我喜欢吃糖,妈妈说吃太多糖会长蛀牙。

睿睿:我睡前没有刷牙。

什么是蛀牙?为什么会长蛀牙?带着这些疑问,我和幼儿共读了绘本故事《牙齿大街的新鲜事》。

《牙齿大街的新鲜事》中,蛀虫哈克和迪克两兄弟在牙齿上挖洞、建房,梦想将所有牙齿改造成繁华的商业大街,但一把大刷子带来了很多牙齿警察,将他们贮藏的食物几乎一扫而光,一个巨大的钩子从天而降,伸向了两兄弟的家……《牙齿大街的新鲜事》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说明了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幼儿听得津津有味,形象地认识到蛀牙形成的原因,懂得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各清洁一次牙齿。

4.有趣的实验:观察蛋壳的变化

为了让幼儿对蛀牙形成的原因产生更深刻的认识,我决定用蛋壳代替牙齿,开展科学实验“蛋壳的变化”。我与家长沟通,赢得了家长的支持。家长准备好鸡蛋壳、透明塑料杯、清水、醋、碳酸饮料等,用鸡蛋壳模拟牙齿,用清水模拟健康的口腔环境,用醋和碳酸饮料模拟酸性的口腔环境,带领幼儿在家观察蛋壳的变化。

活动案例丨牙齿的秘密-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经过三五天的观察,幼儿有了惊人的发现。他们将实验结果带到班上来,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西西:蛋壳放在装有清水的杯子里好像没有什么变化。

妍妍:浸泡在醋里的蛋壳都烂掉了。

彤彤:妈妈把蛋壳放进了装有养乐多的杯子里,你们猜猜看,蛋壳变成什么样子了?

豆豆:一定烂掉了吧!

通过观察,幼儿发现,放在清水里的鸡蛋几乎没有变化;浸泡在醋和碳酸饮料里的蛋壳会产生裂缝,且形状越来越小,质地越来越软,用手一摸,蛋壳还会褪色,如果浸泡时间较长,蛋壳最后会完全溶解在溶液里。在我的引导下,幼儿由蛋壳联想到牙齿,将实验结果迁移为生活经验,明白了牙齿慢慢腐蚀、坏掉的原因,增强了保护牙齿的意识,有意识地少吃甜食、早晚刷牙。

5.家园的互动:打响牙齿“保卫战”

为了帮助幼儿掌握保护牙齿的方法,从小养成清洁牙齿的习惯,一场牙齿“保卫战”打响了。

我发布了关于保护牙齿的调查问卷,引导幼儿在家长的陪伴下填写问卷。这次,幼儿提出了很多保护牙齿的好方法,如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少吃甜味和酸味食物等。

在幼儿的建议下,我制作了一个漱口打卡板。每天午饭后,幼儿会依次到盥洗室用清水漱口,冲洗掉嘴巴里的食物残渣,再有序排队打卡,将专属于自己的点赞标识粘贴在漱口打卡板上。这帮助幼儿慢慢养成了清洁牙齿的习惯,能减少细菌对牙齿的侵蚀。

活动案例丨牙齿的秘密-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幼儿还通过观看科普视频,了解并学习了牙科专家推荐的科学的刷牙方法。掌握刷牙要领后,幼儿迅速调整了刷牙方法,有的幼儿还当起了“小老师”,指导家长纠正错误的刷牙方法。

除了常态化的牙齿保护教育之外,我园与妇幼保健院对接,专业的牙科医生每年都会来园给幼儿的牙齿涂氟,以预防龋齿。

二、活动反思

1.追随幼儿的兴趣和发现

幼儿是天生的探索者。我关注幼儿生活中的兴趣和需要,以换牙为契机,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支持幼儿开展实践探索,与幼儿共同开展了一系列有独特价值的探究活动。这是班本课程、自主探究带来的良性结果。只有把主动权交还给幼儿,按照幼儿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脉络一步步实施班本课程,才能让幼儿拥有更真切的体验,获取更丰富的知识。

2.践行“生活即教育”的理念

丰富的生活实践可以成为优质的教育资源。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我作为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挖掘幼儿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引导幼儿自主、自由、自发地探索牙齿的秘密,正是对“生活即教育”理念的践行。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回归生活,幼儿不断发现、分析、探究问题,在与环境、师幼的互动中积累生活经验,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空前高涨。

3.家园携手助力幼儿成长

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幼儿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了解了牙齿的结构、蛀牙形成的原因、蛀牙对人体的危害,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懂得了如何保护自己的牙齿。幼儿在前,教师在后,家园一起为幼儿的成长提供机会,也共同收获了成长。

牙齿本身并没有生命,但它却能在每位幼儿心中唤起不同的感受。幼儿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受形象地表达出来,于是安静的牙齿“活”了。换牙期的这些事儿将成为幼儿成长过程中美妙的插曲,幼儿对牙齿的探索、对生活的探索还在继续,家园站在儿童视角,理解幼儿,提供支持,将感受幼儿更多的变化,共同见证幼儿的成长之路。


*原文刊发于《年轻人·幼师园地》2022年第5期,作者:董圆,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幼儿园。图片由作者本人提供。


推荐订刊

活动案例丨牙齿的秘密-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推荐阅读

活动案例丨牙齿的秘密-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活动案例丨牙齿的秘密-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年轻人 幼师园地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活动案例丨牙齿的秘密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