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第一节 儿童性别定型化过程

一、性别定型的几个基本概念

1、性别

2、性别角色(是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

3、性别同一(根据身体结构确认性别)和性别角色同一(根据社会对性别角色的要求来确认自己,是性别角色的认同)。

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认同的过程,即性别定型化过程。

二、性别定型化的发展过程

1、性别恒常性的发展:①性别认同(2~3岁);

②性别稳定性(4~5岁);

③性别一致性(6~7岁)。  

  认识性器官有助于性别认同的稳定性;

2、对性别期待的认识;

3、性别偏爱(IT量表测量儿童性别角色的偏爱);

4、性别角色行为的采择


第二节 性别差异产生的因素

一、性别差异的表现

1、身体和动作方面;

2、认知方面:①男女性别差异的年龄倾向和具体表现;

②男女智力有不同的优势领域:语言、感知、记忆、思维;

3、社交和倾向发展方面。

二、性别定型化理论

1、认知发展理论(性别类型化是认知发展变化的结果,柯尔伯格——性别守恒);

2、性别图式理论(信息加工理论也用儿童对性别的认知来解释性别定型化)

性别同一是性别定型化的中心任务

两种重要的性别图式:组内和组外性别图式;自身性别图式。

3、社会学习理论(性别定型化行为是通过与其他形式的行为一样的过程学会的。)

4、心理人类学理论

三、生物学因素的影响

1、荷尔蒙的影响

荷尔蒙是一种极为强大的、专门化的化学物质。

雄性激素:男性荷尔蒙(睾丸激素);

雌激素和孕激素:女性荷尔蒙。

2、大脑单侧化功能对认识性差的影响

右半球:对空间信息加工有更多能力;

左半球:对语言信息加工具有更多能力。

女子脑功能具有更多的双侧性。

3、染色体遗传特性对智力的影响。

四、父母和教师对儿童性别差异的影响

男孩形成男子气特征受父亲的影响。

现代心理学对儿童性别定型化的研究有3个显著的变化:

①父母不是唯一重要因子;

②儿童达到性别定型的年龄范围扩大;

③双性化理论研究正在兴起。

五、双性化与性教育      

双性化人格模式能最大限度发挥个体的潜能。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教知识手册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