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与师幼关系复习要点
第一节 幼儿教师概述
一、幼儿教师的涵义
幼儿教师是指在托幼机构中对学前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专职人员。托幼机构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幼儿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他既是整个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又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引导者和支持者。
(二)幼儿教师的工作特点
1.工作对象的主动性和幼稚性:幼儿既是“教”的客体,又是“学”的主体。
2.工作任务的全面性和细致性
3.工作过程的创造性
4.工作方式的主体性
二、幼儿教师在学前教育中的角色分析
(一)幼儿教师角色的历史演变
1.保姆阶段(古代)
2.保育员阶段(西方18、19世纪)
3.教师阶段(1816年欧文创办的“幼儿学校”将工作人员称为教师)
(二)不同理论中的幼儿教师角色(了解即可)
(三)现代幼儿教师的角色分析
1.教育者:幼儿教师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
(1)班级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创设者:幼儿教师必须善于制作教具、玩具,布置好室内外环境;幼儿教师还要与幼儿一起创设良好的精神氛围
(2)幼儿的观察者和研究者:幼儿教师必须细心观察、研读幼儿的语言和行为,通过观察和记录来发现幼儿的进步或行为的不良倾向,及时给予纠正
(3)幼儿的榜样和示范者:幼儿教师要善于示范、表演,让幼儿具体地模仿学习
(4)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对幼儿施加具体有效的学习指导
2.公共关系的协调者:幼儿教师不仅要考虑如何处理好师幼关系,还要善于与同事、家长、社区等各方各面的人员进行交流与合作。
3.幼儿游戏的伙伴:幼儿教师既是游戏材料的准备者、游戏活动的设计者,也是游戏活动的参与者和游戏中矛盾的协调人。
4.幼儿的第二任母亲,也是幼儿的知心朋友
5.既是学前教育实践者,也是学前教育理论的研究者和建构者
三、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
(一)正确、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1.尊重儿童的权利,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
2.尊重幼儿自身发展的规律,提供适宜的教育
3.幼儿在自主建构中得到发展,教育应当引导幼儿学习
(二)合理的专业知识
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是从事学前教育活动所需要的相对稳定的知识系统,包括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和其他文化、艺术等知识
(三)扎实的专业能力
1.观察与评估幼儿的能力
2.设计、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3.班级管理能力
4.创设与利用环境的能力
5.沟通交流的能力: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的沟通能力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
6.自我发展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要求幼儿教师要具有研究的能力、反思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四)幼儿教师应该具有的专业精神和身心素质
1.热爱学前教育事业
2.热爱幼儿
3.健康的身心素质
四、幼儿教师的专业标准和资格要求
(一)幼儿教师的专业标准
1.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
2.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反思与合作能力
4.人文素养:尊重、理解、关爱幼儿是对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交互主体性的认同,其精神实质便是教师应具有人文素养。
(二)幼儿教师的资格要求
1.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实施《教师资格条例》,中国教师的职业许可制度开始实施。
2.《教师法》第3章第11条规定:“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包括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其他中专毕业学历应当视为不合格学历。
3.在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具体参照《中等师范学校招生体检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4.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5.资格申请和认定是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关键环节。幼儿园教师资格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申请人任教学校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教育行政部门每年春季、秋季各受理一次教师资格认定申请。
第二节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及特征
(一)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幼儿教师不断专业化的过程,是幼儿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学前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名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富有敏锐的专业洞察力、能够高效率的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优秀幼教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1.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学前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2.幼儿教师专业化是幼儿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策略
(一)幼儿教师的职前教育体系(了解即可)
(二)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
1.在职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参加《教材教法考试合格证书》和《专业合格证书》考试、续修高等教育学历、骨干培训班、研究生课程班、参加学术会议、境内外进修和访问等方式努力提高自身的学历和教育教学能力。
2.传统的幼儿教师职后培训模式受到了各方的挑战,难以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幼儿园园本教研为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成长的土壤。
(三)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
幼儿教师从初入职场开始,一般要经过以下4个阶段:
1.为本专业生涯的生存而适应的阶段
2.具备了适应本专业能力的阶段
3.开始厌倦与儿童一起做同样事情的阶段
4.本专业的相对成熟阶段
(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1.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意识
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意识是指教师对于自身职业生涯中专业现状的总体认识、评价、规划和期望。教师是一种高自律性的职业,幼儿教师专业自我意识对专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
2.幼儿教师应对自身的专业发展有一个自我规划
3.反思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法
4.成就动机是幼儿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三节 师幼关系
一、师幼关系概述
(一)师幼关系的内涵
教师与幼儿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称为师幼关系。
(二)师幼关系的意义
首先,幼儿可以从与教师的互动中得到关爱。
其次,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教师树立榜样作用。
第三,师幼关系是教育过程的基本体现,也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要素。
二、良好师幼关系的标准与建构策略
(一)有效的师幼关系的特征
1.有效的师幼关系及存在的问题
所谓“师幼关系”的有效性是指在“师幼互动”中,教师能够了解幼儿兴趣、需求,了解幼儿原有水平,把握幼儿年龄特点,分析幼儿可能遇到的问题,了解幼儿的真困惑,找到幼儿发展真正的增长点。目前师幼关系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首先体现在在角色定位上,幼儿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其次,体现在互动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上 。
2.有效的师幼关系的特征
第一,体现互主体性,尤其应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地位。
第二,发起和反馈的行为以积极行为为主,减少中性行为,避免消极行为。
第三,教师和幼儿间平行的、同等水平上的互动增加,师幼之间的情感交流、共同游戏、合作学习成为互动的主要内容。
(二)良好师幼关系的建构策略
1.奠定师幼关系的良好基础:帮助幼儿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消除分离焦虑,这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2.以亲切、平等、尊重的态度积极主动地与幼儿交往
3.教师应与幼儿进行有效的沟通
4.对幼儿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感兴趣
5.宽容对待幼儿的过失
6.要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7.帮助幼儿摆脱不良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