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复习要点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复习要点


第一节  早期情绪的发生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述

概念: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体验。

二、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1.联系:①情绪是情感的具体形式和直接体验,情感是情绪的经验概括②情绪要受情感的制约和调节,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又通过情绪表现出来③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2.区别:①从发生的过程来看,情绪发生的较早,情感发生的较晚,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②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的特点,它往往随着情景的改变而改变,而情感则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是人对事物稳定态度的反映③情绪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更多的是内心体验,不轻易流露出来。

二、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1.情绪和情感的动机作用

2.情绪和情感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3.情绪和情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人类的表情主要有面部表情、体执表情和言语表情

4.情绪对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三、情绪和情感的发生

(一)情绪的发生

1.新生儿有三种原始情绪,即怕、怒、爱。

2.我国心理学家孟昭兰提出的婴儿情绪分化理论(八种)

(二)婴儿的几种基情绪表现

笑是最基本的积极情绪表现,哭和恐惧则是最基本的消极情绪表现。

1.哭:啼哭是新生儿与外界沟通的第一种方式

2.笑

1)笑是婴儿与成人交往,沟通的基本手段

2)第3周的新生儿,开始出现清醒时间的诱发笑,是“真正的微笑”

3)两三个月的婴儿开始出现“社会性微笑”能够区分人与物体

4)4个月左右,婴儿出现分辨的微笑,区别熟悉的人和陌生人

3.恐惧(有明确对象的):六、七个月的婴儿开始怕生

4.焦虑(没有明确的对象)鲍尔华(依恋理论)

1)陌生人焦虑   (2)分离焦虑

两者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分离焦虑的三个阶段:反抗阶段、失望阶段、超脱阶段

第二节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的趋势及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一、情绪和情感的社会化

(一)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中班)

1)在3岁前,主要为生理性动因,3~4岁幼儿生理性动因向社会性动因过渡,4岁以后主要为社会性动因2)在社会动因中,人际关系为最主要的动因

(二)表情的社会化

1.理解(辨别)面部表情的能力

2.运用表情的能力(观察学习也是幼儿学会运用表情的主要途径)

3.幼儿理解表情的能力高于运用表情的能力

二、幼儿情绪和情感的丰富化(与认知发展水平有关)

1)与感知觉相联系的情绪和情感

2)与记忆相联系的情绪和情感(认生)

3)与想象相联系的情绪和情感(两、三岁以后出现)(扮妖怪,蛇会咬人、黑夜有鬼)

4)与思维相联系的情绪和情感(幽默)

5)与自我意识相联系的情绪和情感

(二)幼儿情绪和情感的深刻化

集中体现在幼儿高级情感的发展,如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的发生

1.道德感(判断一个事情正确与否并做出相应的行为)

1)婴儿看到别的孩子哭或笑,也会跟着哭或笑,这就是所谓的“情感共鸣”,心理学称为移情。移情有助于幼儿形成亲社会行为

2)2~3岁的幼儿已经产生了简单的道德感

3)为什么幼儿喜欢告状?

小班幼儿的道德感主要指向个别行为,往往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进的;中班幼儿比较明显的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中班幼儿常常“告状”,就是由道德感激发起来的一种行为,大班幼儿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

2.理智感(好奇心、求知欲有关的都是理智感)

3.美感(对美的追求)高级情感是人所特有的

三、幼儿的情绪调控

1.概念:情绪调控是个体对情绪反应的监控、评估和改变。

2.情绪调控的发展,是幼儿情绪发展的核心

3.情绪调控的方式:

1)适应性调控: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

2)功能性调控:自身的存在和发展

3)特征性调控:反映个体对情绪调控的手段 生理放松 ?重建认知

(一)幼儿情绪调控的发展趋势

1.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小

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3.情绪和情感从外显到内隐

4.幼儿情绪调控的手段

①建构性策略(这种策略的采用在幼儿里最为常见):商量

②回避策略(标志着幼儿社会化的进步):离开情绪发生的场景

③破坏策略:损坏自己或他的利益

(二)幼儿情绪的掩蔽(面不由心言不由衷)

1.情绪掩蔽受两种因素的驱动   

规则驱动的掩蔽   ?情境驱动的掩蔽

四、影响幼儿情绪调控的因素?

1.父母的影响

①父母对儿童情绪的反应

②父母对儿童讨论情绪

③具体情境的作用

2.同伴的影响

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儿童通过协商、争执、妥协、服从等活动,逐步学会通过适当的策略调节自己的情绪。

3.教师的影响

1)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任务,不仅消除幼儿的消极情绪,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帮助他们学会认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2)在幼儿环境中,教师可以用三种策略调整幼儿情绪。

认知策略:(对这件事的看法改变)来帮助幼儿提商情感能力。

?行为策略:(对好的进行资历,对坏的进行惩罚)  (强化)

情感策略(以情动人)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教知识手册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复习要点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