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观一
一、儿童观的概念
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看法和态度。它涉及儿童的特点与能力、地位与权力、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和成因等诸多问题。儿童观是教育观的基础,也是影响教育观的重要因素。
二、历史上的儿童观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儿童的认识不尽相同,包括把儿童看作“小大人”、“白板”、“花草树木”、“私有财产”。“未来的资源”等。这些儿童观具有时代的烙印,既有非理性,不科学的一面,也有较为合理、科学的因素。我们应当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批判地加以继承与借鉴,从而正确地认识儿童。
(一)古代的儿童观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还没有从生活和劳动中分离出来。儿童出生后,主要是在家庭的日常生活和劳动中接受自发的教育影响。三四岁的孩子就开始学习简单的劳动操作,年龄稍大,就学习更为复杂的劳动活动。这时的儿童是公有的、公育的,他们不仅仅是家庭成员,也是部落成员,努力给他们以各种行为上的约束,让他们学习氏族部落的各种习俗规则,以适应集体生活。人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还没有认识到儿童所具有的特质,以及儿童期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在他们看来,儿童与成人没有什么不同,儿童只是“缩小的成人”,养育儿童的目的是为了氏族的生存和延续。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了阶级社会,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使教育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人们开始重视儿童、重视教育,各国统治者都实施了一些“慈幼”措施,要求人们关心和爱护孩子。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水平条件下,人们对儿童的认识和看法是非常有局限性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成人本位,儿童没有作为人的权利
古代社会是以成人为本位的社会,一切活动都围绕着成人展开,儿童没有地位,没有作为人的基本权益,儿童只是成人的附属品,对成人具有依附关系,儿童自身的兴趣、愿望根本得不到重视和理解,一切要听从成人的命令和安排,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权利都得不到保障。例如,在古代中国儒家所讲的“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就说明了儿童与成人的不平等的地位;在古代西方也是如此,古希腊的斯巴达人一直有“杀婴”的习俗,孩子出生后,要送给部落长老进行检查,只有体质强健的婴儿才得以存活,而体弱或有残疾的婴儿则被抛弃。孩子到了七岁,就要被集中起来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强调绝对服从,不允许有任何个人意愿的存在。
2.儿童是国家未来的兵源和劳动力,是家族香火的延续
在古代,儿童被看作是国家的财富,是未来的兵源和劳动者,同时,儿童又被看作是传宗接代的工具,是家族“香火”的延续,将来可以光宗耀祖。因此,人们开始重视儿童及对儿童的教育。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也实施一些关心儿童的措施,但其出发点并不在于儿童自身,儿童并没有因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员而受到尊重,让儿童接受教育也是由于国家或家族的利益,以把他造就成符合成年人所期望的某种类型的人。
3.以男性为中心,男尊女卑
古代社会是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男女不平等、女性受歧视的现象极其严重。由于男孩被视为家族的“根儿”。是家族“香火”的延续,将来可以支撑门户、光宗耀祖,因而在家中备受宠爱。而女孩在家中地位低下,不能享受与男孩平等的待遇。女孩没有受教育的权利,结婚后,妻子完全是丈夫的附属品。
4.认为儿童是“无知无能”的,具有教育的“可塑性”
随着人们对儿童的关注,人们开始注意到儿童与成人在身体.能力和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差异,把儿童看作是“软弱无知”的,但他们在身体和行为上具有“可塑性”,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和训练他们。古希腊人已认识到,儿童除了对身体生长的基本需要外,还需要成人的爱,如亲吻、拥抱等。一些教育家也开始提出对儿童进行教育的主张。柏拉图认为教育就是对儿童的习惯给予的影响和培养,主张儿童的教育应该是在奴隶主国家最优秀的男女公民监督之下进行。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按照年龄划分受教育的阶段,他把人出生到7岁列为教育的第一个时期,认为在这个时期里,要顺应自然,以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为主。这些观点为日后人们对儿童的进一步认识奠定了基础。
(二)近代的儿童观
随着封建制度的解体、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儿童观也有了新的认识和进一步的研究。“儿童的被发现”和“儿童期的确立”成为该时代儿童观发展的显著标志。
1.对儿童有了“新的发现”
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出的“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类”的新概念,给儿童命运带来了重大的转机。它要求人们热爱儿童、尊重儿童,反对把儿童看作天生的罪人。资产阶级提出的“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自由”等的观点,使人们开始意识到儿童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存在所具有的价值,人们也开始认识到儿童自身的权益和各种需要。
卢梭对儿童的“发现”,从根本上扭转了过去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儿童的传统。卢梭认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见解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见解和感情去替代他们,简直是愚不可及”。由此,他还提出自然教育,即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自然本性,反对成人不顾儿童的特点,强制儿童接受违反自然的教育;否定儿童天生是有罪的,认为儿童的心灵是纯真的、美好的。这可以说是第一次把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平等的人来看待。
2.儿童具有可发展的潜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儿童的特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人们不再把儿童看作“无知的”、“软弱无能的”,而是认为儿童生来就蕴藏着一切道德的、理智的、身体的、能力的萌芽。福禄贝尔认为,儿童具有天赋力量,可以通过教育,使儿童的这种内在能力得到发展。人们发现,人类的儿童期比其他动物的“儿童期”要长,儿童在出生时的柔弱无能,恰恰是他所具有的巨大发展潜能的表现,儿童期正是他学习日后的成年生活所需的一切行为方式和能力的最佳时期,儿童期是人的整个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
3.女子的地位有所改善
到了近代社会,女子的社会地位较以前有所提高,女童也可以进入学校接受教育,但性别歧视、男女不平等现象依旧存在。人们认为,男女天生就存在着差别,女子接受教育的目的与男子不同,目的是培养贤妻良母。
(三)科学的儿童观
新的时代要求我们用新的视角看待儿童、理解儿童、教育儿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树立科学的儿童观。科学儿童观的内容如下:
1.儿童是人。儿童是人,这是构建科学儿童观的基本点。儿童作为人,具有和成人一样的人格和尊严,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具有差异性,同时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儿童是人,他不是教育的“白板”,更不是“小大人”。
2.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是指儿童有发展的潜能和发展的需要,儿童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发展的过程。儿童有自己独特的认识方式、成长特点。儿童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被塑造与自我塑造的潜力。儿童需要时间去成熟和发展。因此,教师要提供与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活,让童真、童趣、童稚得到自由伸展。
3.儿童是权利的主体。儿童与成人彼此平等,具有相同的价值,法律赋予了儿童基本的人权。1959年11月20日第1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宣言》,肯定儿童和成人一样,应当得到人的尊重,享有生存、生活和学习的权利。成人和社会应当保障儿童的这些权利。
1989年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为儿童的保护和权利订立了一套全面的国际法律准则。过去传统上儿童总被人们看作宝贵的“东西”,但没有被看作权利主体。人们还没有普遍认识到儿童是有能力的,他们有自已的观点和想法,应该像其他人一样得到尊重,应该拥有“权利”。
我国(《宪法》与《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儿童的合法权利有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
(1)儿童和成人一样,彼此平等,具有相同的价值。儿童是权利的主体,意味着把儿童看作与成人人格平等.具有相同社会地位、享有基本人权、积极主动的、人格独立的人,是拥有权利并能行使自己权利的自由主体。
(2)儿童作为权利主体拥有权利。按照《儿童权利公约》精神,儿童享有的基本权利有生存权(生存权是每个儿童都有其固有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包括有权享有可达到的最:高标准的医疗保健服务。)、受保护权(受保护权指的是自身发展不受危害的.被保护的权利,包括保护儿童免受歧视、剥削、虐待或疏忽照料,以及对失去家庭的儿童和难民儿童的基本保证。)、发展权(发展权指的是充分发展其全部体能和智能的权利,儿童有权接受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以及儿童有权享有足以促进其身体、心理、精神、道德和社会发展的生活条件。)和参与权(参与权指的是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儿童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有权对影响他们的一切事项发表自己的意见。)。
《儿童权利公约》是建立在以下四项基本原则之上的:
第一,不歧视(无差别原则、无歧视原则、非歧视性原则)。每一一个儿童都平等地享有公约所规定的全部权利,儿童不应因其本人及其父母的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观点、民族、财产状况和身体状况等受到任何歧视。
第二,儿童的最大利益。涉及儿童的一切行为,必须首先考虑儿童的最大利益。
第三,确保儿童的生命权、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完整。所有儿童都享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应最大限度地确保儿童的生存和发展。
第四,尊重儿童的意见。任何事情涉及儿童,均应听取儿童的意见。所有儿童,无论他们出生在哪里,属于哪个种族或民族。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富有还是贫穷.都必须得到充分的机会,成为社会有用的成员,并且必须享有发言权,他们的声音也必须获得倾听。
(3)儿童作为权利主体的特殊性。儿童和成人一样平等地拥有法律保护的权利。但是,儿童毕竞是发展中的人,身心处于发育成熟的过程中,与成人相比,在体力、心理上都处于弱势,这决定了儿童作为权利主体的特殊性。
(4)儿童期有自身的价值。儿童期是童年生命的展开,是人生中享受童年乐趣不可恢复的阶段。儿童最终要长大成人,而成人是经由儿童期,经过儿童的努力创造出来的。“儿童创造了成人”,“儿童是成人之父”。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一个阶段仅仅是另一个阶段的准备。尤其儿童期,是身心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也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就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催促儿童尽快成熟、缩短儿童期是对儿童期自身价值的否定。
儿童是什么?从古至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生生不已、持续争论的问题。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们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在古代,人们尚未发现儿童与成人有什么根本的不同,因而也就没有明确的儿童观念,他们认为儿童就是小大人;16世纪中叶,文艺复兴的曙光唤醒幽深的儿童观领域,散发着人文精神的儿童观来临;18世纪“启蒙时代”,卢梭发现儿童,认识到儿童独立存在的价值;继卢梭之后,“教育心理学化”运动呼唤着科学的儿童观;1882年普莱尔《儿童的心理》的出版标志着实证的儿童心理学的创立,儿童观在科学层面上出现已成为可能;1899年,爱伦?凯的一部著作巧妙地取名为《儿童的世纪》,预言20世纪将是儿童的世纪,全社会发现、承认和尊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儿童权益……
那么对于儿童观的定义、不同时期的儿童观,在历年考试过程中,常常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我们需要把握好定义的同时,一定也要将一些代表人物熟记于心。对于现代化的儿童观,常常也以“科学化儿童观”的形式进行表述,大家在把握的过程中,除了需要以客观题备考,还要以主观题特别是简答题的形式进行备考。
1.儿童观的概述:
儿童观是对儿童的认识、看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儿童在人类社会中应享有的地位与权力;二是儿童期的意义、特点以及生长发展的形式与原因等。
2.几种不同的儿童观:
(1)社会本位的儿童观
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
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涂尔干等。
(2)人本位的儿童观
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而服务。
代表人物:洛克、卢梭、杜威、福禄贝尔。
(3)“育人为本”的儿童观
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教育不仅要关注人的当前发展,还要关注人的长远发展,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实施幼儿教育的主导思想。
(4)现代化的儿童观
①儿童是人,具有与成年人一样的一切基本权利,具有独立的人格
②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整体”人,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要
③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
④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在适当环境和教育的条件应大限度地发展儿童的潜力
⑤儿童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其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主动的作用
⑥男女平等,不同性别的儿童应享有均等的机会和相同的权益,受到平等对待
经典例题:
1.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只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应具备( )。
A.科学的儿童观 B.良好的教育观 C.科学的世界观 D.正确的人生观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现代化儿童观的的定义。现代化的儿童观提到: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整体”人,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要。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在适当环境和教育的条件应大限度地发展儿童的潜力。学前教师只有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才能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并在科学的教育观支配下自觉践行“幼儿为本”“以幼儿为中心”的保教理念,提高学前教育的科学性、适切性。题干中是马拉古奇《孩子的一百种语言》里的观点,重视儿童人格、权利,体现了科学化的儿童观。故此题选择A。
2.“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见解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见解和感情去替代他们,简直是愚不可及。”这体现出了( )。
A.儿童具有独立人格 B.儿童具有个体差异
C.男女平等的观念 D.儿童具有主观能动性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现代化儿童观的的定义。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自然本性,反对成人不顾儿童的特点,强制儿童接受违反自然的教育;这说明把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平等的人来看待。B选项每个儿童都有鲜明的个性差异,同龄儿童中,也没有完全一样的儿童。C选项男女平等,不同性别的儿童应享有均等的机会和相同的权益,受到平等对待。D选项儿童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其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主动的作用。故此题选择A。
3.根据育人为本的理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尊重儿童个性 B.培养儿童创造性
C.发展儿童潜能 D.私翻儿童书包
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育人为本儿童观的的定义。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教育以儿童为中心,不仅要关注人的当前发展,还要关注人的长远发展,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私自翻儿童的书包,侵犯了儿童的隐私权,违背了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故此题选择D。
4.在古代,儿童被看作是国家的财富,是未来的兵源和劳动者,同时,儿童又被看作是传宗接代的工具,是家族“香火”的延续,将来可以光宗耀祖。这体现了( )。
A.社会本位儿童观 B.人本位儿童观 C.国家本位儿童观 D.劳动儿童观
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儿童观的分类。社会本位的儿童观是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人本位的儿童观表现在一切为了人的利益而服务的新人类观。人们开始要求尊重儿童,尊重儿童所有的各种权利,如生存权、发展权、教育权等。故此题选择A。
5.人本位儿童观认为( )。
A.儿童是家族繁衍的工具 B.儿童是父母的私有财产
C.儿童是国家的财富 D.儿童享有生存权、发展权、教育权
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儿童观的分类。社会本位的儿童观是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人本位的儿童观表现在一切为了人的利 益而服务的新人类观。人们开始要求尊重儿童,尊重儿童所有的各种权利,如生存权、发展权、教育权等。故此题选择D。
6.某幼儿园分班布置画展。张老师精心挑选部分“好的幼儿作品”展出,李老师则将每个孩子的作品展出。两位老师的做法中( )。
A.张老师对,应支持儿童的绘画表现
B.李老师对,应支持每个儿童的绘画表现
C.张老师对,班级画展需要体现最高水平
D.李老师对,班级画展需要平衡家长关系
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科学儿童观的定义。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儿童发展中共性与个性并存,儿童个性发展,有些特征与共性一致,有些特征在发展速度上会超前或滞后于共性;此外每个儿童都有鲜明的个性差异,同龄儿童中,也没有完全一样的儿童,对儿童个性的尊重和自由发展,是创造性的前提。从题干可以看出,张老师没有尊重幼儿的人格和平等的同时,也没有遵循科学化儿童观的要求,张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并且尊重儿童差异和人格。故此题选择B。
7.教育就是要“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感觉到自身的独特并为此而自豪……”。这句话突出了( )。
A.儿童具有个性 B.儿童是“整体”人
C.儿童具有主观能动性 D.男女平等
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科学儿童观的定义。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儿童发展中共性与个性并存,儿童个性发展,有些特征与共性一致,有些特征在发展速度上会超前或滞后于共性;此外每个儿童都有鲜明的个性差异,同龄儿童中,也没有完全一样的儿童,对儿童个性的尊重和自由发展,是创造性的前提。从题干可以看出,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固然是基本的,但更重要的是每个人富有特点的个性的发展。个人的本质意义体现在他与众不同的个别性之中。故此题选择A。
8.教育家约翰·杜威说过,“我们所需要的是儿童以整个的身体和整个的心灵来到学校,并以更圆满发展的心灵和甚至更健全的身体离开学校”。这句话与下列哪个观点不谋而合?( )
A.儿童具有个性 B.儿童是“整体”人
C.儿童具有主观能动性 D.男女平等
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科学儿童观的定义。儿童身心各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谓完整的儿童是指全面发展和谐平衡的儿童,其发展是身体的、认知的、情感的、社会的和人格的整合性的发展。故此题选择B。
9.蒙台梭利提出:“我们不能把幼儿当作依赖他人的生命体,反而必须视其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 )。
A.儿童具有独立的人格 B.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C.男女平等,应该受到平等对待 D.儿童具有主观能动性
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科学儿童观的定义。儿童是人,具有与成年人一样的一切基本权利,具有独立的人格。儿童同样具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享有思想、信仰和宗教自由的权利。每个儿童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且教育机会均等。儿童的这些权益都要受到国家和政府的尊重与保护。题干中,蒙台梭利提到将幼儿视为独立自主的个体,与儿童具有独立人格相贴切。故此题选择A。
10.从时代特征和对儿童的观点来看,下列人物中可以作为朋友的是( )。
A.赫尔巴特;洛克 B.柏拉图;卢梭 C.杜威;福禄贝尔 D.孔德;洛克
1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不同历史时期儿童观的定义。社会本位的儿童观的代表人物有: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涂尔干等。个人本位的儿童观代表人物:洛克、卢梭、杜威、福禄贝尔。故此题选择C。
儿童观三
所谓儿童观,就是对儿童的认识、看法和观点。主要包括俩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儿童在人类社会中应享有的地位与权利,二是儿童期的意义、特点以及生长发展的形式与原因等。古今中外,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历史背景所产生的儿童观也是不同的。常见的儿童观有以下几种:
(一)社会本位的儿童观
社会本位的儿童观是指仅以社会(或者国家群体)的利益为标准看待儿童的地位和价值的观点:把儿童看做是国和家的财富,家族延续和传承的工具,未来的劳动者和兵源。也就是说,社会本位的儿童观仅仅把儿童看做国家的附属品,其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因此,儿童是没有自己独立的价值的,不能享受任何权利,甚至基本的生存权也得不到保障。
例如:认为儿童是国家的财富和兵源,是国家繁衍的工具。
(二)个人本位的儿童观
在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思想使人们开始尊重个性,歌颂任性,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儿童逐渐被当成人来看待,并发现儿童具有与成年人不同的身心特点,从而初步形成了个人本位的儿童观。其主要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服务。洛克的“白板”,卢梭的“自然论”,福禄贝尔“第一所幼儿园”,杜威“儿童的儿童中心教育”等都体现了这一观点。
例如:尊重儿童和儿童所有的各种权利,儿童一出生就具有一切道德的、理智的、身体的能力萌芽,教育机会均等,儿童是学习的主体。
(三)育人为本的儿童观
1.育人为本的涵义
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教育不仅要关注人的当前发展,还要关注人的长远发展,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实施幼儿教育的主导思想。教育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是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2.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1)以幼儿发展为本,提高身体素质
(2)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智力发展。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处于大脑开发,特别是语言、感知觉等发展的敏感期需要开展适宜的早期教育。
(3)一幼儿发展为本,促进人格健康发展
3.优选保教活动方式,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1)以适当的教学活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以轻松的生活活动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要。
(四)现代化的儿童观
1.儿童是人,具有与成年人一样的一切基本权利具有独特的人格。
学习和发展是儿童不可剥夺的权利,成年人因为儿童提供一切有利于生存,发展和学习的条件与机会。
2.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整体”人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要。
儿童身心各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谓完整的儿童应是指全面发展,和谐平衡的儿童,其发展是身体的、认知的、情感的、社会的和人格的整合性的发展。
3.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
儿童发展中共性与个性并存儿童个性发展有些特征与共性一致,有些特征在发展速度上会超前或滞后于共性。此外,每个儿童都有鲜明的个性差异,同龄儿童中也没有完全一样的儿童,对儿童的个性的尊重和自由发展是创造性的前提。
4.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在适当环境和教育条件应大限度地发展儿童的潜力
5.儿童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其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主动的作用。
6.男女平等,不同性别的儿童应享有均等的机会和相同的权益受到平等对待。
经典例题:
1. 现代社会的儿童观不包括(A)
A.儿童是国家未来的兵源和劳动者
B.儿童是具有独立人格
C.儿童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整体
D.儿童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
【答案】本题目考察儿童观。A选项儿童是国家未来的兵源和劳动者,是社会本位儿童观他把儿童看做了国家的附属品没有自己独立的价值。
现代的儿童观强调儿童是具有独立人格是不断发展的整体,儿童发展是有个体差异性儿童具有巨大的潜能,儿童具有主观能动性等。因此,BCD选项属于现代社会的儿童观,因此A选项错误。
2.(多选)下列关于儿童观表述正确的是(ABCD)
A.儿童是人,但不是“小大人”
B.儿童是“思想家”、“探索家”、“艺术家”
C.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
D.儿童是整体发展的个体
【答案】本题目考察儿童观,具体为现代化的儿童观。儿童是人,他享有人的尊严与权利。儿童不是小大人,他具有独立的不同于成人的生活与世界。因此A选项表述正确。儿童是思想家,探索家,艺术家是是儿童是独立个体的外延,所以B选项正确。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体现了现代儿童观中的幼儿有发展的差异性,因此C选项表示正确。儿童是整体发展的个体有发展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因此D选项表述正确。
2. 论述现代化的儿童观
(1)儿童是人,具有与成年人一样的一切基本权利具有独特的人格。
学习和发展是儿童不可剥夺的权利,成年人因为儿童提供一切有利于生存,发展和学习的条件与机会。
(2)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整体”人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要。
儿童身心各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谓完整的儿童应是指全面发展,和谐平衡的儿童,其发展是身体的、认知的、情感的、社会的和人格的整合性的发展。
(3)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
儿童发展中共性与个性并存儿童个性发展有些特征与共性一致,有些特征在发展速度上会超前或滞后于共性。此外,每个儿童都有鲜明的个性差异,同龄儿童中也没有完全一样的儿童,对儿童的个性的尊重和自由发展是创造性的前提。
(4)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在适当环境和教育条件应大限度地发展儿童的潜力
(5)儿童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其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主动的作用。
(6)男女平等,不同性别的儿童应享有均等的机会和相同的权益受到平等对待。
4.亮亮喜欢打人,经常有小朋友因此找王老师告状。今天,小朋友们坐在餐厅等待吃饭时,明明经过亮亮身边,顺手戳了亮亮一下,亮亮还手打了明明一下。这时,王老师经过,看见亮亮打人,一把抓住他,用力狠狠戳他的头,推得他直摇晃,并生气地说:“看你还打人!”见到此情景,小朋友纷纷数落亮亮曾经打了自己,王老师听后更生气了,她用力拍打亮亮的肩膀,同时生气地大声吼道,说“你真是讨人嫌!长得人不像人!”
问题:请从儿童观的角度,评价王老师的教育行为。
【参考答案】王老师的教育行为是不恰当的,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儿童观。首先,王老师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亮亮的行为,只要看到亮亮动手打人就用亮亮之前的行为来解释,而不会考虑这次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其次,王老师没有尊重儿童的独立性,没有把亮亮看成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和权利的主体。王老师“狠狠戳亮亮的头”,“大声吼”,说亮亮“讨人嫌”“长得人不像人”等侮辱性的言行都侵犯了儿童的权利和尊严。最后,王老师应该考虑到儿童的独特性,意识到亮亮经常打人的行为一定有背后的原因,作为老师应该因材施教,找出亮亮行为的原因,帮助亮亮取得进步。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教知识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