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与坏的教育,一看便知。
有的教育,大多是灌满一桶水,一贯的填鸭式教学,从而使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科学的教育,大多会点燃一把火,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慢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有的教育,父母内心大多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希望孩子日后能够光宗耀祖。
科学的教育,成绩不是父母最在意的,他们大多选择放飞孩子们的梦想,让他们在自己的兴趣中学习,让教育回到教育本身。
有的教育,大多采取打压式或批评式的教育,抓住孩子的短处一直不放(在批评中孩子开始讨厌学习)。
科学的教育,大多采取扬长式或鼓励式的教育,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在鼓励中孩子开始迅速成长)。
有的教育,大多带着强烈的目的教育孩子,比如改变命运,除了学习其他一概不知。
科学的教育,大多鼓励孩子发展各自的兴趣爱好,让孩子有更多的可能性,能更自信地融入社会。
有的教育,学习最终的结果,大多只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和谋生。
科学的教育,即使为了工作,但知道最终是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出发点和侧重点不同,结果导向和产生的行为也会不同。
有的教育,家长大多期待孩子们在受教育后,未来事业上能获得成功,能赚更多的钱。
科学的教育,家长大多关心孩子们在受教育后,生命是否得到成长?成长比成功重要。
有的教育,老师们大多让孩子只关注脚下的每一步,目光局限在眼前和当下。
科学的教育,老师们大多会引导孩子关注无限远的明天,目光放眼于未来。人生要有规划,只有提前关注未来,才知道当下该怎么走。
有的教育,由于过多填鸭式的方式,擅长照本宣科,导致学的知识不一定有用。
科学的教育,擅长培养终身受益的能力,即使出了学校进入社会,也能自信地应付各种情况。
有的教育,由于不同体制的问题,大多培养的是记忆能力。
科学的教育,大多培养的是信息处理的能力,人脑总归有限,尤其是在信息化爆炸的时代。搜索资料的能力,远远重要于记忆力。
有的教育,老师大多起到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看似没有问题,但与学生没有太多的互动并且只给标准答案。
科学的教育,老师大多会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性格,因材施教,激发他们独立的思考能力。
有的教育,老师会布置大量的作业,反反复复地做题,好像永远都做不完题。
科学的教育,作业量不一定多,但一定要深刻领悟解题的思路,并鼓励学生要学会团队合作。
有的教育,只有标准答案,长期这样教育,容易让人产生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
科学的教育,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也许是同一个问题,但有不同的解题思路。
有的教育,通常都是老师带着学生看问题,所收获的基本只是一个总结或观点。
科学的教育,老师基本不给答案,通常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所以能收获更多的启发。
有的教育,为的是确保体能测试能够达标,应付完老师就行。
科学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健康的身体是未来工作的基本条件,越是精英人士,越会花时间锻炼身体。
有的教育,大多好像是为了某种业绩任务,或是为了给自己的简历加分。
科学的教育,大多发自内心地用行动表明爱心,让需要帮助的人感受到真实的爱。动机比行为更重要。
有的教育,大多通过表现自己的弱势,比如哭闹,从而向他人索取关怀。
科学的教育,大多提倡献出爱心,提供援助或者馈赠。施比受更为有福,你付出的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
有的教育,典型的班干部风格,擅长搞师生的政治关系,比如马屁精和小官僚主义。
科学的教育,更多倾向于培养人的责任感,比如乐于助人,使他们日后能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有的教育,大多带着功利主义为目的,比如为了各种考证考级,考完之后也许就没兴趣继续了。
科学的教育,更多的是鼓励学生探索各自的可能性,培养多方面的能力。课堂之外的能力,才是你顺利走向社会和人生的重要能力。
有的教育,趁孩子有假期就赶紧各种补课,琴棋书画样样都要,生怕被别人落下。
科学的教育,假期来了就要好好利用,让孩子去打工、去旅行,开始各种体验,让他们提早适应社会。
有的教育,大多教导孩子在舒适区行走,生怕吃太多苦。
科学的教育,大多鼓励孩子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勇敢地去冒险。安逸只会让人堕落,冒险才会使人成长。
有的教育,大多追求的是个人荣誉感,更多关心的是自己的输赢。
科学的教育,更多提倡的是团队荣誉,没有一个人是完全靠自己,获得胜利的。因为总有家人或朋友的支持,才使你坚持到现在。
有的教育,大多由老师主导,似乎成了批斗大会,老师开始点名批评谁家的孩子不听话,调皮捣蛋等等。
科学的教育,由学生们主导,亲自向父母和老师们展现自己的收获和不足。家长会,应该要多听听孩子们的心声。
有的教育,更像一种消费者关系,出钱上学,尽快拿到毕业证书走人。
科学的教育,更多像一种同盟关系,虽然也是交钱上学,但共同的目标是为了让孩子能健康的成长。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更深刻地认识自己和更好地面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