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明天,我们即将迎来节气春分,那时,太阳直射赤道,地球各地昼夜时间相等。
不过,春分时节虽然要到了,可是温暖的天气却没有来,甚至还下起了雪!为什么三月还会下雪呢?倒春寒又是怎么形成的?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春天为何会下雪?
其实,下雪并不是冬天的“专利”。下雪不分季节,只分情况。形成降雪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水汽饱和,另一个条件是空气里必须有凝结核。下雪主要取决于云层中云滴所能达到的高度,高度越高,产生固态降水的可能性就越大。早春气温没有大幅回升,云中温度低,云滴容易结成冰晶,降落至地面形成了雪花。
春雪为什么又叫三月桃花雪?
三月的雪又叫三月桃花雪,究其原因有三点:其一,桃花的花期在三月,花开成片,所以春风一吹,花瓣簌簌落下,就如纷纷扬扬的雪花,遂得名“桃花雪”;其二,三月的天气可能还会冷到下雪的程度,因为三月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所以称三月桃花雪,有谚语称:“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桃花雪”;其三,三月飞雪属于冬春过渡时期的一种天气现象。
春雪好兆头?
立春后的雪也叫春雪,下春雪后,虽然会冻坏返青的植物,但另一方面,雪的作用很广,雪融化后给干涸了一年的土地带来了水分,对春耕有一定的帮助,有利于农作物后期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好兆头。
倒春寒是怎么形成的?
倒春寒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不仅中国存在,日本、朝鲜、印度及美国等都有发生,其形成原因并不复杂。在气象学中,春季是气温、气流、气压等气象要素变化最无常的季节。进入3月,意味着春天的开始,这时候气温回升较快,真正的春天平均气温应该超过10℃。春天气候多变,虽然在逐步回暖,但早晚还是比较寒冷的,冷空气活动的次数也较为频繁,长期阴雨天气或频繁的冷空气侵袭,如果冷空气较强,可使气温猛降至10℃以下,甚至会出现雨雪天气,因此形成“倒春寒”现象。
看完这些你明白了吗?其实,不在腊月寒冬下雪,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不仅仅是今日,在古代也是如此。韩愈就曾经写过《春雪》这首古诗: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后面两句的意境非常巧妙: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除此之外,我们知道比较有名的有《窦娥冤》中的六月飞雪,当然这部文学作品想表达的只是主人公的冤屈。但是六月下雪却也是在现实中出现过的,比如2008年的六月,在浙江的浦江县,就曾下了大约持续5分钟的雪,又比如2011年七月的上海,也出现了六月飞雪的现象。
还有岑参写过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诗中的“八月”是农历,换算成阳历应该是九月或十月。“胡天”在古诗中指的都是边塞的天,这首诗是岑参第二次出塞时写的,当时他在轮台送武判官回京城,这个轮台指的是如今的米泉县。米泉县当时的天气如何,现在已经很难考究了。但从如今米泉的天气变化来看,昼夜温差变化确实是很大的。古代的气候虽与今天会有出入,但整体变化并不会太大。所以,九十月飞雪,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之间的天气气候差异很大。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你可以在同一时节欣赏到不同的景色,这里有草长莺飞的春、五彩斑斓的夏、千里冰封的冬。
新疆 雪中绽放的郁金香
西藏 桃花开满山遍野
大理 处处上演着漫画般的樱花浪漫
江西 油菜花层层叠叠
江苏扬州 烟花三月 柳枝发芽 繁花绽放
春天不会因为疫情而停下脚步,而我们却因为疫情没有办法享受祖国不同的秀美风光,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做好防护,一定会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转载请注明来源“首都教育(ID:bjedunews)”。
如您对本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至yqbjll@126.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沟通。
本文素材来源人民网、青岛气象局、美诗美文等。
编辑:大福
校对:一缕阳光
审核:渔樵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