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
历险记
芽
这是一个由孩子发起的,探究黄豆如何变成豆芽的故事。
通过探究与实践,他们掌握了许多关于豆子与豆芽的知识。并且,知道了发豆芽以及制作豆芽美食的方法。随着课程的推进和结束,孩子们也有着许多感悟与收获,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01
故事缘起
孩子们发现了主题角的新成员——泡在水里的黄豆。对此很感兴趣,于是,他们自发的展开了讨论……
这是什么?
我知道,这是黄豆。
黄豆会发芽!
你们知道黄豆发芽会变成什么样子吗?
变成一棵树。
追随孩子的兴趣,我们开始了一场关于豆芽的探索之旅。
02
第一次“水培豆芽”
问题一:水培豆芽需要哪些材料?
孩子们在准备种豆芽前,你一言我一语开始讨论需要什么材料:
芷玥:豆子。
子棠:盘子,还需要水。
欣仪:需要一块布。
宸宇:也可以用纸巾把它盖住。
我们把需要的材料,用画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吧!
在绘画的过程中,孩子们在讨论:“你画的不对,水培豆芽需要有洞洞的盘。” “不是,有洞洞的盘子,水就会流走了。” “不对,是要有洞。”……
水培豆芽到底需要哪些材料呢?
建立共同经验
1、发放调查问卷
水培豆芽需要哪些材料呢?家长资源也是幼儿园重要的课程资源,课程的开展离不开家长朋友的支持和配合。于是我们设计了亲子调查表,鼓励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期待他们在找寻答案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2、收集分享材料
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许多水培的工具,如盘子、毛巾、喷水壶、豆子等,并给同伴们分享他们带来的工具及作用。
教师思考
通过与爸爸妈妈一起调查以及工具分享,孩子们对种植的工具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水培豆芽的兴趣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问题二:水培什么豆芽?
讨论:我们一共带回来了3种豆子,你们想种哪一种?
芳菲:我想种黄豆,因为我喜欢黄色。
一晨:我想种红豆。
张驰:我想种绿豆!
孩子们对种哪一种豆子提出了不同的想法,为了满足孩子们的需求,我们决定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最终经过投票,选出了黄豆进行水培。
问题三:怎么水培豆芽?
振平
我们怎么水培豆芽呢?
要把布盖在豆子上面。
承佑
筠惜
还要洗豆子和泡豆子。
让我们开始行动吧!
孩子们成功的把黄豆水培了,期待它们的成长!
问题四:豆芽一天天长大,我们怎么记录?
凡凡:用尺子量。
媛媛:拍视频。
伊伊:设计一个记录表,把每天的生长情况记录下来。
孩子们经讨论决定,把种子的生长过程用记录表记下来。
师:那我们要如何来做记录呢?
菲菲:要有日期、天气、记录豆芽的生长…….。
新的发现
?+
+
发现一:豆芽怎么发霉了?
周一早上,孩子们在观察豆芽生长时。突然,贯贯惊呼:“老师,豆芽宝宝竟然发霉了。”其他孩子也陆续发现有这个问题,大家议论纷纷。
1.讨论原因
倩兮:怎么感觉臭臭的?
臻臻:我把发黑的都挑出来了,这样就会好了吧!
齐修:一定是周末放假两天,没有给它们浇水,所以才发霉的。我来浇浇水。
孩子们很着急,急忙把坏豆子挑出来。为了保证豆芽宝宝的“安全”,大家想到了周末保安叔叔在幼儿园,可以请保安叔叔帮忙照顾。
2.开始行动
01.绘制帮帮信
02.送信
?+
+
发现二:黄豆芽为什么变绿了?
经过孩子们的悉心照料,豆芽陆陆续续都长出来了。 一天,孩子们围在水培区里讨论着。
钰涵:“这个豆芽怎么长得和我家里的不一样呀?”
1.讨论原因
张顺:“对呀,我吃的黄豆芽都是黄黄白白的,这个会不会是绿豆芽?”
郑雅:“我们自己种下去的就是黄豆,不会搞错的。”
彦华:“老师,豆芽怎么是绿色的呀?”
予萱:会不会是因为有光。我妈妈和我说黄豆芽不用光就可以发起来的。有光了所以它是绿色的。
猜
测
光
师:那我们可以怎么做才没有光呢?
孩子们讨论出:我们把光遮住就好啦!
什么东西可以遮光呢?
可以用塑料袋,而且是黑色塑料袋,因为黑色的比较暗。
我在楼梯口发现了纸箱,我们也可以当做遮光的材料了。
还可以给它做个房子。我们搭个帐篷吧~
2.开始行动
孩子们自由选择遮光的方法并寻找材料进行遮光。
01盖纸箱
02套塑料袋
03搭帐篷
教师思考
孩子们对于豆芽种植的热情又被唤起,每天都很愿意去看看、去浇水。我们的豆芽种植探索还在进行。
最后,经过孩子们的观察及发现找到了答案:有光照着豆豆,豆豆一见光会进行光合作用,就会促进叶绿素的生长;还有就是水放少了,也会让豆芽提早长绿叶,所以才会出现以上的问题。
03
第二次“水培豆芽”
经历了第一次失败的试验后。孩子们知道了如何正确水培豆芽的方法,并将班级里剩下的黄豆重新水培。在早上入园时,午餐前,午睡后及离园前给豆子喷水,精心照顾它们快快发芽。
照顾
豆芽
孩子们每天都会观察豆子的变化。
经过孩子们的细心照顾,水培豆芽终于成功啦!
04
自制豆芽美食
家濠:“老师,我们的豆芽都长到8cm长了,可以吃了吗?”
倩兮:“对呀老师,我们什么时候能收割呀?”
孩子们都非常的期待可以自己制作豆芽美食。通过豆芽美食视频,孩子们了解到豆芽原来还有水煮豆芽、豆芽汤以及炒豆芽等多种做法,通过投票,最终决定做水煮豆芽这道菜!
孩子们有商有量,有的洗豆芽、有的放油盐、有的煮豆芽,大家忙的不亦乐乎。属于我们的豆芽私房菜出炉啦!
美食
— END —
幼儿收获
豆芽生长过程中惊喜不断,孩子们与豆芽宝宝的这次相会是独特而美好的。在园本探究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通过交流、讨论、调查、实践等一系列的过程,孩子们知道了豆芽生长的规律,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也体会到了照顾豆芽的不易,激发了孩子们的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也激发了求知欲、探索欲。
“豆芽”成长记探究课程到此就结束了吗?当然不是,孩子们又产生了新的问题:这次我们主要用黄豆来发豆芽的,其它的豆子是不是也可以呢?于是,带着疑问,孩子们把绿豆、红豆等泡在了水里,大家一起期待新的发现……
教师总结
在探究豆芽活动中,孩子们能够仔细观察豆豆的变化情况,发现其变化的主要特征,并吸取了实验的失败经验,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保持着较高的兴趣状态。
我们追随孩子的兴趣点,给孩子提供探索和发现的空间,跟随孩子们的脚步适时支持,教师不要着急给予答案,而是把问题抛给孩子,让他们去面对问题,独立思考,他们用自己的经验去提出问题和探索答案,教师充分支持孩子们通过探索来验证自已想出来的解决办法。当孩子们由于经验缺乏导致实验再一次失败时,教师没有直接告诉他们解决的办法,而是将自已转换成观察者,耐心地等待最适合的介入契机。
这种探究在前、支持在后的支持策略无疑给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莫大的支持。思路重新打开,于是他们再一次发起挑战。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探索终于成功生成豆芽。对于孩子们来说,重要的不是探索的结果,而是探索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身边一切学习资源的能力。整个过程中,每个孩子都积极、主动参与、主动观察、主动分享自己的小发现,他们的自主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注:本文来源于深圳市龙岗区宝龙街道峦山谷幼儿园
戳我试试
推荐阅读
周念丽:观察分析六步法——区角游戏支持的核心策略
丁海东:幼儿教师应当如何设计和撰写教育活动目标
王海英:让儿童成为反思性学习者
董旭花:自主学习中的教师——从观念重塑走向实践变革
周兢:促进幼儿前书写经验形成的教育支持策略
张俊:游戏化解决不了幼儿数学学习的所有问题
应彩云:师幼互动中的师幼关系
|版权说明 优师教研原创文章欢迎经授权后转载。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并保持文章完整性。本公众号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喜欢就点亮“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