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来临,孩子回归到父母的怀抱,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在幼儿园“吃苦受累”了一学期,假期中极力补偿孩子,很容易陷入“溺爱”的陷阱。久而久之,让孩子越来越无理取闹,成为别人眼中的“熊孩子”。
父母爱孩子,是天经地义无条件的,但是爱得过度了,那也会“淹没”孩子的。
在此幼儿园老师还要提醒家长们:即使在假期,孩子的教育工作千万不要松懈,许多事情不单需要老师的培养,更需要家长的指导。以下典型溺爱行为,家长快来看看,你中了几条!
溺爱使孩子内心无爱,只会接受爱,不懂得付出爱。
溺爱使孩子价值观混乱,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他觉得自己就是中心、自己满足就可以了。对很多问题,比如原则性的问题、价值观的问题等全部是处在混乱状态。
溺爱使孩子能力低下,孩子在各个方面的能力都退化了。
溺爱使孩子厌恶学习,致使孩子诸多的能力都被掩盖了,这样他就发展不起来了,学习动力也会因此被限制。
那怎样才能帮助家长不再宠溺孩子了呢?其实,要想真正为孩子好,最奏效的办法就是“狠下心”:
1、学会“视而不见”
让孩子自己收拾自己的物品,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如果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会推脱和视而不见。
2、给孩子布置家务工作
告诉孩子他也是家庭的一员,他长大了,可以为父母分担家务了,并且适当给孩子布置一些家庭任务,让他去体会劳动,感受父母的不易。
3、该严厉时就严厉
孩子做错事后一定不要包庇和不了了之,该严厉就严厉,该惩罚就要惩罚,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错误,知道犯错要承担后果。
4、加强对孩子的感恩教育
让孩子懂得爱与感恩,知道爱他的人为了付出了多少,这样才能让孩子更珍惜这份无私的爱,更能去尊敬长辈和关爱家人,可以通过读相关绘本、看相关动画来加强。
如果当孩子被批评或出现其他消极情绪时,常常会表现出粗俗、攻击性的言行,爸爸妈妈要帮助孩子明辨是非,然后引导孩子,让孩子自己反省,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处理这样的事情。
帮助孩子调整自己的情绪,学会如何对待自己想要的东西,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等等。
有的孩子对于物品的归属意识很模糊。经常随手将别人的物品抱在怀中不愿归还。只要自己喜欢,就一定要得到。
家长们应该有意识地帮助他建立自己与他人的界限。帮助孩子更好的区分“你的”、“我的”,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就是别人的,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而“我的”东西归我自己支配。
有的孩子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于是常常用自己的事情随意打扰别人。如打断别人说话等……
如果发现孩子 有这样的坏习惯,爸爸妈妈要用心平气和的引导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让他知道被别人打扰是很不开心的事情,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让他懂得当别人在忙的时候不应该去打扰他。
在孩子犯错的时候,除了教育他之外,可以要求孩子对自己说一声对不起,如果是爸爸妈妈错怪孩子了,也要向他道歉,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跟孩子一起遵守规矩。
让孩子学会礼貌待人,诚实地面对,并且有勇气主动承认错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学会了反省自己,也开始懂得维护自己的权利了。
其实“爱孩子”和“立规矩”从来都不是单选题。孩子需要关爱和信任,希望我们给予放手的空间,但是同样也需要进行行为规范,爱与规则并不冲突,并且很多时候是相辅相成的。
过度爱孩子的家庭造成孩子没规矩,不懂礼貌不懂尊重;后者则让孩子谨小慎微、循规蹈矩。
家长们有必要认识到:规矩和爱本来就是统一的。
*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文章由师汇联盟教育综合整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资料推荐】
点击可查看详细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