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经历都是一笔财富,
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提升,
每一次历练都是一次超越。
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园骨干教师在专业知识、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这个暑假,鸣凰实验幼儿园派出10位骨干教师赴上海、杭州等地参与了培训活动。
第一站
唐静、桑凌燕等老师参加了《聚焦课程领导 助推高质量发展》杭州市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考察学习活动,通过专题讲座《幼儿园创客课程》、《玩+课程》和幼儿园环境沉浸式参观,老师们领略到了杭州幼儿园智慧教学理念的魅力。
郭亚琴、金雅娜等老师奔赴上海参加了幼儿园课程改革实践与学前数字化发展高峰论坛,本次论坛邀请了具备地域、区域属性的代表专家,帮助在学前教育事业中奋斗着的老师、园长、片区教研员乃至教育行政部门探索并分享更多的成功经验。
第三站
王凝珠、王志凯2位老师参加了为期5天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与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研修班,专家主要围绕幼儿园如何合理安排一日生活,如何创设可互动的教育环境等话题进行分享。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点星光闪亮银河。培训中,老师们满怀求知若渴的热情,认真聆听专家教授的讲座,通过照片、笔记等形式记录,将学习中的收获和感触流于笔尖,留在心间。
董桂芬:
暑期我有幸参加了“幼儿园课程改革实践与学前数字化发展高峰论坛”,认真聆听了与会专家关于学前教育课改的实践经验,也引发了我关于幼儿园课程的再思考。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指引下,我们首先要展开目标定位:借力课程游戏化建设,我们到底要培养怎样的儿童;其次要新机型考量思辨:幼儿园课程追求知识技能重要还是情感满足、激发创造想象、培养学习品质等重要;最后要落实行动思索,站稳儿童立场,研究、把脉、支持儿童,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引领儿童从无意义学习走向有意义学习,从行为走向经验,从行为走向思维,为未来储蓄。
张燕玉:
暑期我参加了“名师问道”学前教育高峰论坛,学习了多位顶级学前教育专家和一线名师关于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的集中交流和成果总结。在各位专家的讲座中,“幼儿为本”、“儿童立场”、“倾听儿童”、“儿童本位”等词汇高频出现。由此,我们教师必须时刻反思自己一切教育行为的初衷,是否以幼儿为本,是否对儿童成长有利。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还需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理解儿童的学习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有智慧地观察与支持。
王凝珠:
此次为期几天的培训中,各位专家结合生动的案例,围绕幼儿园课程、幼儿游戏、教师行为等主题进行了分享交流,可谓是干货满满。如:杨蓉老师《课程建设之教师行动》的“儿童立场”到“儿童在场”精彩案例分析,手把手分享了项目活动的行动路径和思考路线;吴春红老师的《走进游戏,感受儿童的力量》带我们重新审视游戏精神,认识游戏中的儿童,相信儿童是游戏专家,重新塑造游戏中的教师,静心慢行追随儿童;王春燕教授《质量视域下的幼儿园课程建设》告诉我们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幼儿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课程方案,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同时也要注意学科融合和跨学科探究;朱瑶老师在《游戏质量辨析与有效支持》讲座中,通过一个个精彩案例的分享与解读引发了在场老师的共鸣和对幼儿游戏的多元化思考等。
通过这五天的培训,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在思想上受到了极大鼓舞,在业务知识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这必将为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李慧茂:
此次,我有幸参加了杭州市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考察学习活动。杭州市滨江区是科技创业区,科技元素随处可见,我所参观的两所幼儿园无不体现着科技智慧教育的氛围。钱塘帝景幼儿园以“小创客.大智慧”为办园特色,致力培养面向未来的我新时代儿童。钱塘山水幼儿园在“玩+”课程理念引领下,致力为幼儿打造“悦玩、慧玩、创玩”的园区环境,以智慧科技与自然山水相结合打造适合探究、运动、生活、游戏的多元化空间,真正让山水的孩子们成为“现在小玩家,未来大创客”。给参观的老师带来了视觉上的震撼。同时,在创客项目活动汇报时,采用师生互动式的方式来进行,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十分受益。
金雅娜:
暑期参加了“幼儿园课程改革实践与学前数字化发展高峰论坛”的学习。有幸聆听了来自上海市、广东省、江苏省和湖南省等多位幼教专家对新课改实践的经验阐述。各位专家基于课程游戏化大背景,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等纲领性文件,对各地课改历程与具体做法作了详实剖析,运用群体智慧将学前教育课改中的痛点、难点转化为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转折点,在精彩案例和教育故事中折射幼教人对“儿童立场”的坚守和对创新发展的追求。通过学习,我更加清晰了当代学前教育发展的特点轨迹,并坚信中国学前教育会在历久弥新中持续散发浓厚的人文气息和生命活力。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路虽远行则将至
幼教路上笃定同行
目光坚定不负韶华
排版:蒋彩霞
照片:各教师
审核:信息宣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