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的升高,细菌、病毒等各种病原体更容易孳生、繁殖,同时这段时 间气温波动较大,儿童、老年人、体弱者、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等人群对这 种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 特别是婴幼儿, 由于自身免疫功能尚未完善, 对病原体 的抵抗能力更差,更要注意搞好卫生保健工作。
流行性腮腺炎
常传染2岁至 15岁的儿童,典型症状为一侧或双侧腮腺(耳前和耳下部) 肿大, 为非化脓性, 触之有弹性和疼痛感, 民间称之为 “ 猪头肿 ” 。 患儿常有畏寒、 发热、头痛、咽喉疼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嗜睡等症状。腮部肿胀在三至四天可达高峰,而持续四至五天后逐渐消退。
腮腺炎病毒可侵犯生殖腺(睾丸、卵巢)及脑、心肌等一些组织器官,并发 脑炎、心肌炎等,其中并发睾丸炎、卵巢炎可能影响生育功能。
水痘
传染性很强,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 其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 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圆形的小水疱, 24小时后水疱 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 同时存在, 呈向心性分布, 即先躯干, 继头面、 四肢, 而手足较少, 且瘙痒感重。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小儿。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系不同型病毒引起,潜伏期为2~4天。常急剧发热,热多为低度或中等度,偶见高达40℃以上,甚至引起惊厥。热程大都2~4天。年龄较大的患儿可诉咽痛,咽痛重者可影响吞咽。婴幼儿则表现为流涎、拒食、烦躁不安。有时伴头痛、腹痛或肌痛,5岁以下小儿有1/4可伴发呕吐。
讲卫生 养成良好起居习惯 (一)建立良好的起居习惯。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和体质情况适时增减衣服,多喝水,勤洗手,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保证充足睡眠和休息,采取合理方式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 (二)均衡饮食加强营养。 适量吃些鸡、鱼、肉、豆制品,以及新鲜蔬菜、水果、干果等食物可以增强体质。辛辣食物和太咸的食物应尽量少吃,不可贪凉过多进食冷饮。可多吃些富含维生素A、C的食品,如鸡肝、猪肝和胡萝卜、菠菜等新鲜的蔬菜。 (三)请家人引导幼儿按六部洗手法,经常洗手。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活动,游玩。(尤其是露天的淘气包,充气蹦床等)卫生消毒环境不合格的场所游玩。避免接触性感染细菌病毒。 (四)必要时用疫苗进行预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