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金秋时节,我们渐渐地感受季节的变化,在《动物世界》的主题活动中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幼儿知道昆虫的世界充满了生机、充满了趣味,它们在大自然中和平相处,保护着我们赖以生存并无比热爱的自然环境。大自然中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昆虫,如蝴蝶穿梭在美丽的花丛中,翩翩起舞;蛐蛐在葱绿的草丛中,欢快跳跃……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在探索和体验中学习,结合我园提出的“以天地为课堂,以万物为老师”的教育指导思想,秉持大自然、大课堂的教育理念,大班组将组织放开视野,亲子远足的社会实践活动:“快乐从这里出发,美丽秋日探索之旅”,引发幼儿对自然界的探究兴趣。活动以幼儿发展为中心,注重观察、体验和探索,让幼儿在看、听、说、玩、做、游等活动中对秋季里动植物的变化进行自主的、有益的探索,在领略自然风光的同时知道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的重要性!
1.让幼儿体验集体出游的乐趣,知道遵守相关的规则。
2.鼓励幼儿自己做出行计划,带着问题自主探索,感受大自然的奥秘神奇。
3.引领家长感知我园的育儿理念和教育方式。
4.提升教师的活动策划组织能力。
活动一:登山寻宝,机智勇敢
为了更好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玩中获得发展和提高”,我们深入了解,并结合幼儿对昆虫知识的掌握情况,开展了有趣的“登山寻宝”。
在登山的过程中,孩子们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因为它拥有着各种形状的高山、盆地、还有丘陵,没有一座山是一模一样的,每一座山似乎都有它独特的秘密,等待孩子们去一座一座的探寻。茂密的树林把高山装扮得更加伟岸;娇羞的野花把盆地点缀得更加秀美;活泼的昆虫在它们之间放声歌唱,似乎在欢迎孩子们的到来……而孩子们也第一次跟大自然如此亲密的接触,领略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孩子和家长们登上山顶后都兴致勃勃,快乐寻宝,这也充分地展现了幼儿坚强、勇敢、乐观的好儿童形象,更是让家长们在游戏中回味着童年的天真,感受着大自然的博大。
孩子们在仔细倾听教师讲明要求后,开始了认真、有序的寻宝行动!森林寻宝活动中的快乐探险,再一次向家长证明了宝贝们的成长变化。他们用自己善于发现和洞察周围环境细心的状态,在完全没有大人帮助的情况下,找到了属于自己颜色的宝藏条。
难道光是找到属于自己颜色的藏宝条,就可以顺利过关得到奖品了吗?当然不是了,昆虫知识问答的胜利,才是闯关成功的标志。
“你知道世界最长的昆虫是什么吗?昆虫生活在那里?世界上有多少种昆虫?昆虫都是害虫吗?……”这么多有关昆虫方面的问题,把作为成年人的家长们都给难住了!但大班的宝贝们对答如流,家长们都发出惊叹。
教师:“我们应该杀死有害的昆虫吗?”
孩子们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有一些昆虫是害虫,我们应该远离它,保护好自己。”
“可即使它是害虫,我们也不能把它们全部杀死,因为神奇的自然能包容万物。”
“各种昆虫在自然界中和平相处,它们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和食物链,一方的严重破坏就会造成大自然的紊乱,危害到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活动二:回归自然,尽情探索
大自然真的是一个神奇的世界,草丛上的蚱蜢、螳螂、蚂蚱、蚂蚁、青蛙,花丛中的瓢虫、蝴蝶、蜜蜂、蜻蜓……像是因为孩子们的到来,快乐地蹦跳着、飞舞着,好像在说:“亲爱的小朋友们!欢迎你们的到来,快来一起和我们尽情地玩耍探秘吧!”家长和孩子们完全融入了大自然的课堂中,一边捕捉,一边回忆着昆虫的相关知识,如看到一个昆虫,先从外观辨认名字,再将它捕捉到观察皿中,通过放大镜观察,把自己的新发现分享给身边的人。
这时的家长都显得很惊奇,就在不经意间,孩子门教会了他们许多有关昆虫的知识,家长被孩子们行为和语言所感动,被孩子们的热情和专注所震撼。家长把这些感动化成了无形的行动,把震撼化成了耐心的陪伴,积极地参与到孩子们的探究活动中来,不仅满足了孩子们充满好奇的志趣,也满足了自己寻找童年的喜悦!此时满身泥土的孩子们真正地释放了快乐与天性,家长也不会责怪因捕捉而弄脏衣物的他们,因为这样无拘无束回归自然的状态,才是孩子们最快乐、最幸福、最值得拥有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这种自由探究自然的奥秘、在大自然中快乐地学习、与自然和平共处的机会还给孩子们呢!
活动三:通过对比,体验测量
孩子们在树林间穿梭嬉戏,看到小树苗,觉得小树苗和他们一样是个“宝宝”,于是去和小树苗比身高,殊不知小树苗可比他们小多了。善于发现的老师给幼儿空间,让幼儿和大树比身高,这一想法的提出,也激发了家长们的兴趣,孩子、家长和大树之间开始了一场关于身高测量的比赛。
我园一直提倡着“以天地为课堂,以万物为老师”的教育理念,结合幼儿的兴趣点和年龄特点,此阶段的幼儿正是喜欢测量的关键期,教师的一个小引导,就会引发幼儿更多的想法,并在大自然中加以运用和实践。幼儿在大自然中自主探究,通过动手动脑的体验,也延展出多种测量方法,如用小手环住树,将它紧紧抱在怀中,通过实践比较,找出最粗的一棵树。幼儿发现小树是逐渐长大,长成一棵苍天大树,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引发幼儿爱护树木的情感。
活动四:亲子游戏,爱的守候
“彩虹是希望的约定,也是最真的爱……”伴随着动听的旋律,伴随着快乐的“蚂蚁运蛋”“心手相连”“彩虹伞”等亲子游戏,结束了此次的社会实践活动。
家长们对活动的全情投入,遵守秩序,为孩子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这其乐融融的场面中,正是幼儿园“仁爱”文化的体现,幼儿与老师间、幼儿与同伴间、幼儿与家长间、家长与老师间的互相配合,互相关爱传承了“爱”的教育。
在大多数的家长心中,认为幼儿教育等同与幼儿园教育。幼儿教育其实是稳固的三角,这三个支点分别是社会、家庭、幼儿园,缺一不可。
1.培养幼儿细致观察、大胆探索的学习习惯
孩子们来到大自然,当他亲手捕捉住一只昆虫时,当他亲手采摘到一片树叶时,那喜形于色的快乐是无法用任何一种说教代替的。自然,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可是好多大人似乎淡忘了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的必要性,在我们引领孩子的过程中,何尝不是再一次唤醒家长的觉悟,通过幼儿这一小小桥梁,让千千万万的家庭重新认识自然、保护生态。
在预设问题的猜想中,孩子们凭借原有的经验去实际观察,又从实际观察中发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世界,记录下新经验,收获了新知识。这种主动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是顺应孩子发展规律的,是在书本中学不到的。
2.提升了教师组织大型参访活动的工作能力
在活动前教师实地踩点观察,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研讨,找到解决的对策。活动计划的起草、活动小组的分配、实地组织家长参与活动等等,对教师们无论是体力上还是智力上,都是一次大挑战。想事周密、做事缜密是我们组织大型活动中要遵循的规律。
3.收获的经验
经过这次活动,家长们更加明确了日常教师教学活动开展的思路,他们知道了孩子们的学习特点是从实践操作中得来的,知识经验是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升而出的。他们深知幼儿教育并不等同于幼儿园教育,自己同样是幼儿成长中的教育者,是教师的合作者。
活动结束后,家长们自发地用经验图表等方式,帮助孩子们回忆了整个活动的过程,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将新的经验提炼出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家长们又将整个参访活动用科学、生动、完整的表达记录方式呈现出来,让孩子们收获了许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