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直播讲座感悟
欢迎大家观看讲座后踊跃来稿
我们将择优刊发
温馨提示:
如果贵园需要我们的编辑将直播感悟,推送至微信公众号进行公开展示,请注意投稿截止时间。
①投稿方式一:将当周讲座感悟于次周周一前提交到指定邮箱,谢谢!!
②投稿方式二:将当周讲座感悟推荐给项目办负责人进行推荐,谢谢!!
直播感悟投稿要求:字数要求700-1000字左右,以word文档形式,通过邮箱附件发送,邮件名称为xxx省市xxx幼儿园(幼儿园全称)+班级+教师姓名+第***期感悟
邮箱地址:hbsjygy@163.con(注意投稿时间)
-小编说
1
郑州市郑东新区普惠路第一幼儿园
今天学习了徐老师《指向双向互惠关系的家园新合作样态》的讲座,使我对家园共育又有了深刻的思考。因为孩子家长和教师相识,为了培养孩子成人成才我们携手合作。但,家长与教师的理念不完全相同,对孩子的期盼高度不同,人与人的表达方式不同,那日常如何做到及时、有效沟通呢?特别是幼小衔接阶段,如果达到教育一致性呢?我认为结合徐老师的建议可以从以下方面关注。
首先,要关注幼儿家庭环境,包括家庭构成、主要抚养人、教育理念、养育习惯、家庭期望、幼儿特殊情况等细节。要体谅家长的处境、难处,善于换位思考问题,适当放松;要以同理心去沟通孩子情况,易达成共识;选择合适的沟通对象。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孩子幼儿园生活的点滴可以用图片、视频、文字等形式面对全体家长进行发布;对于孩子身体不适要及时电话告知;个别孩子的小情况,可以通过微信留言的方式沟通;孩子间发生的矛盾,可以在调节后通过微信语音或视频进行告知;比较复杂的问题面谈或电话沟通;待提升幼儿或个性化问题的情况个别沟通;重要的事情反复强调。
最后,沟通要有计划性。班上所有幼儿,要在初期有计划将幼儿分散在一学期中来沟通,不能因为某些孩子可以与家长谈论的资料多就刻意的增加沟通次数,而忽略了其他孩子,长时间如此,会出现家长工作的死角,还让我们感觉不到是在哪里出现了问题。虽然我们可能做不到让所有人都认可,但我们可以做到让家长感受到我们的诚意。将班级幼儿分时间段计划性沟通与事件性沟通相结合,同时,沟通前注意列大纲,将幼儿近段表现,哇时刻,幼儿细节、事例,幼儿待提升地方,沟通目的都列出来,做到心知肚明。
当然,注重沟通结果的跟进和反馈也很重要。对班级中所有沟通的对象要负责到底,不能半途而废。不论是什么样的家园共育问题,最关键是要做到心中有爱,一切站在孩子的立场,了解家长、理解家长、引领家长,只有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沟通更加顺利而有效。
幼儿、家长、幼儿园是幼儿教育的三大支点,让幼儿、家长共同参与幼儿园活动策划中,共同筑建双向互惠关系的家园新合作样态。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会不断学习新的业务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努力做好班级的家长工作,与班级家长一起,做好家园共育。
2
南阳市实验幼儿园
李倩
家长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不能忽视的教育资源。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因此有效地将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联结在一起,建立一种合作、和谐、一致、互补的关系,将对幼儿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园关系是能够形成合力的。家园联系以“和”为宗旨,做到“组织和顺、环境和谐、活动和乐、课程和美”,让家园合作有温度有内容:一是“组织和顺”,立足于家长委员会的组织和建设。建立家委会网络,架起家园互动桥梁,做到家园之间沟通渠道求顺畅,参与程度求主动。二是“环境和谐”,立足于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园同步的外环境。赋予家长知情、参与、监督、评议的具体权利,达到教育理念的合一、教育方式的认同。三是“活动和乐”,立足于家园活动的丰富多元。将家长资源进行整合、调度,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园共乐活动。四是“课程和美”,立足于亲子课程的开发,以课题为抓手,建构家园亲子课程。并将课程定位为“和美”,即以亲子课程推动父母和孩子的共同成长。
沟通方式多元,家园互访从单边到双向互动在传统的家园沟通中,教师通常为主动方,而家长处于被动方的居多,沟通的内容也大都以老师汇报孩子在园情况、家长介绍孩子在家表现为主,家园沟通工作缺少互访的主动性和深度交流,为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家园沟通落实在三种形式和一个课堂上。双方的合作能有效提升幼儿园管理水平和提高家长教育能力。
家园合作是一种双向互动活动,是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相互配合。家长协同参与幼儿园管理有利于双方多赢互利,双方的合作能有效提升幼儿园管理水平和提高家长教育能力。在协同参与中家园双方应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和权利义务,规范参与的程序和方法,把握参与管理的范围和度。一方面,幼儿园视家长为促进其孩子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合作者,保证使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认真考虑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发动家长为幼儿园教育提供教育资源,并对家长的教养方式和与幼儿园合作的方法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家长要向幼儿园提出自己对教育孩子的看法,对幼儿园为孩子提供的一切作出反响。家园合作要考虑幼儿园和家庭双方的需求,但家园合作围绕的核心是儿童,他们是幼儿园的家庭效劳的共同对象,促进儿童的全面开展是家园合作追求的最终目标。
本期讲座感悟展示结束,恭喜本期上榜园所及老师们,期待您的踊跃来搞,下期上镜的就是您~
投稿规则详情参考本期感悟开头《温馨提示》部分。
往期温馨回顾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学前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