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专家声音 | 杨东平:家庭教育的独特功能,学校不能代替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收录于话题

#专家声音

专家声音 | 杨东平:家庭教育的独特功能,学校不能代替-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儿童是人生的一个奇迹,也是人生的一个秘密。我们对于儿童的认知,远没有达到对外部世界、物质世界那样的程度。父母是孩子第一个老师,也是终身和永远的老师,有自己责无旁贷的特殊功能。家庭教育的功能是学校所不能代替的。把孩子教育全盘托付给学校,是家长的失职和渎职。

这是因为学校面向大多数学生,提供的只是一个公共的、普遍的教育,按照统一进度、统一的课程,很难真正关注每一个儿童的差异。针对每一个学生个别的关注、指导和教育,必须由家长来完成。这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功能划分。因此,在发达国家,学生在校时间受到严格控制。尤其是小学生,下午一点半要把孩子接回家,因为学校必须为家庭教育让出必要的时间。

专家声音 | 杨东平:家庭教育的独特功能,学校不能代替-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杨东平

杨东平,1949年生于山东曲阜,后随家南下上海。在上海中学毕业后,作为知青下乡到黑龙江德都县农村。1972年到北京工业学院(现为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任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自然之友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等。

专家声音 | 杨东平:家庭教育的独特功能,学校不能代替-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学前微主编,与100000+园长共成长

家长对于儿童教育的概念:

第一是要宽容、善待儿童。保护他们正常的生活,保护他的身心健康,这是一种最重要的教育。也就是说,把儿童当作儿童来对待,不是马戏团的小狗,必须学十八般武艺,走钢丝、钻火圈。

第二是等待。韩国有一本书叫《好妈妈慢慢来》,现在家长太着急,容不得孩子自然成长,找各种速成的门道,拼命“施化肥”,能结什么好果子吗?早期教育不是提前教育,3岁不会的事5岁做得很好,5岁不会背的东西6岁不成问题,三年级不会做的题四年级轻轻松松,着什么急呢?它满足的到底是什么呢,其实是家长的虚荣心!

第三是解放。陶行知提出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耳朵,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时间,解放儿童的空间。不能越俎代庖、包办代替,不能过多地限制管控,也不宜过早定向,花盆里是长不出参天大树的。现在的做法,层层施压,拔苗助长,大量施“化肥农药”,把孩子的时间、空间全部占据了,那就把人教傻了,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第四是发现。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最重要的功能是帮助孩子发现他的自我,发现他的个性。后面还要专门讨论。

更为具体的呢:

第一,身心健康比名校更重要。对于孩童来说,身心健康无疑是最重要的。“健康第一”并不是一句空话,体现为培养孩子的体育兴趣、体育能力和体育习惯,热爱户外活动。只要具备条件,应当让小学生学会骑自行车、游泳和轮滑,尤其前两者是孩子能够终生享用的生存技能,意义非同寻常。喜爱户外活动、身体健康的孩子,往往心理也比较健康,这同样意义非凡。我们知道有这样一类孩子,他们身体健康,性格开朗,人缘好,活动和动手能力强,“除了学习不好,什么都好”。他们这种开朗、乐观的性格是战胜应试教育挫折、自我疗伤的“秘密武器”,并将带给他们一生的好运,这就是所谓的“性格决定命运”。

第二,是人格养成。家长要提炼并关注孩子的情商,而不是片面强调智商,使他成为一个大气、包容、有爱心的人。所谓的“3岁看小,7岁看老”,看的并不是会背几首唐诗,而是遵守游戏规则,有感恩之心,乐于助人、有宽容心、为人正直,学会尊重,乐于分享,善以待人等等。是开朗、大气、亲和力、合作性、讲规矩,这些决定了一个孩子未来的发展,能不能成 “大器”。一个小心眼、不合群、病怏怏的孩子,肯定是走不远的。

人格养成还包括生活能力的培养,其价值是培养一个人自强自立的能力,是中国家庭非常缺乏的。我们看到美国孩子很早就开始做家务了:2-3岁,自己扔垃圾,整理玩具;3-4岁,刷牙、浇花,喂宠物;4-5岁,铺床,摆餐具;5-6岁,擦桌子,收拾房间;6-7岁,洗碗盘,独立打扫房间;7-12岁,做简单的饭,清理洗手间,使用洗衣机;13岁以上,换灯泡,擦玻璃,清理冰箱,做饭,修草地等等。有一个日本小学生吃早饭的视频,食品的分配、餐后的餐具收拾、地面清洁都是小学生自己做的。一个中国家长惊呼:不到日本小学之早饭,不知道我们已经输在起跑线上!

第三,与书为友,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对儿童而言,身体健康、人格健全、个性和兴趣、好奇心、想象力、热爱阅读等等,是全世界通行的、能使孩子终身受益的早期教育,比那些考试排名、竞赛证书重要得多。我们看到太多被考试所压倒的孩子,他们经常抱怨负担太重,没有闲暇时间做自己喜爱的事;但是如果你真的给他三天时间让他自主安排,就会发现他其实没有自己想看的书、想做的事,不知道做什么,精神上一片空白。

所谓“阅读奠基人生”,就是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孩子在幼年与书结缘是一件大事。当一个孩子喜欢阅读、与书为友时,教育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好的儿童读物是孩子的“精神母乳”,会奠定孩子的“精神底色”,影响孩子的终生成长。通过阅读和探究,孩子会逐渐形成自己特定的趣味和爱好,例如喜欢科幻、喜欢历史、喜欢张爱玲或龙应台,通过热爱,形成一种生活方式,逐渐具备主动汲取自己所需的精神营养的能力。而且,阅读可以抵御电子游戏、看过多的电视等对儿童有害的娱乐。

第四,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作为家长,你知道自己身上肩负的重要使命吗?很可惜,现在很多家长只知道分数和名次。其实今后的竞争,将越来越不是“争第一”,而是“找唯一”——找到不同于别人的、真正属于你的独特的优势。因为教育的真谛,就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没有个性就没有真正的成长。因此,从今天开始,家长不要光盯着考分,而是观察和发现孩子独特的禀赋、潜质、爱好,点燃儿童内心的火焰,找到儿童成长的方向,这也许需要很长的时间。有这么一句话:“让每一个孩子的天赋展现,是家长的终极使命!” 

孩子的精神发展、人格成长,包括如何帮助他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是令家长苦恼的事:究竟该不该让孩子上特长班学琴、学画、学英语、学奥数?如果不学,是否会“输在起跑线上”?这并没有普遍适用的方法,关键是要从孩子的兴趣和条件出发,顺其自然,因材施教,而非强加于人。逼一个爱画的孩子去学琴,不可能有好的结果。但是孩子无常性,爱好会变化,该不该逼孩子坚持下去?这需要对每一个孩子的情况做具体分析,不宜笼统结论。

在最理想的情况下,一个家长能为孩子所做的,是提供尽可能宽松的成长环境,在这一过程中鉴别和认识孩子真正的爱好和习性,加以引导和培养。俞平伯有一个教子理念,叫作“大水养鱼”,就是给孩子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池子越大,水越多,才可能长成大鱼。

另一个问题是,什么是符合儿童特点的学习。关于儿童究竟几岁学英语才合适,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陈琳教授说得好:几岁都可以,关键是要符合儿童特点,如在游戏中以儿歌、口语为主的学习。儿童早期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小心翼翼地保护和滋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可惜的是,我们很多的早期教育恰恰是急功近利地以培养“小大人”为目标,以磨灭、摧毁孩子的童心和创造力为能事的。

孩子的人格发展和健康成长还有许多途径,在阅读和艺术教育之外,还需要靠与同龄儿童的游戏和交往,靠走进和热爱大自然,等等。

这样,我们可以归纳出家庭教育的成功指标了:

1.孩子在幼年与书籍为友,与书结伴,从而奠定孩子的精神底色,促进孩子的精神成长。

2.合作性。预测一个孩子未来的发展,能走多远,能不能成大器,不是看乖不乖、听不听话、学习好不好,而是看他的情商、悟性、综合素质。

3.在高中左右能够形成比较明确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找到和形成“自我”,今后能够去自主地强化和发展。

专家声音 | 杨东平:家庭教育的独特功能,学校不能代替-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编辑:学前微主编
来源:教育思想网,文章节选自杨东平著作《教育的重建》

特别说明 :
《学前微主编》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专家声音 | 杨东平:家庭教育的独特功能,学校不能代替-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学前微主编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专家声音 | 杨东平:家庭教育的独特功能,学校不能代替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