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的爸爸妈妈都在关心宝贝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吗?孩子在幼儿园的一日流程有哪些?
今天,我们将幼儿园一日活动流程一一展现给大家,在每个时间节点和环节上,都有标注若干注意事项,使大家一目了然,也便于家长更好地配合老师的工作,为宝贝成长注入满满的家园共育正能量!

1.教师检查自身仪容仪表,穿着园服或休闲类的衣服。
4.配合保育老师做好班级生活物品的准备及卫生消毒工作。
4.和家长进行简短的语言交谈,询问是否有需注意的事项。
2.根据天气和小朋友体质情况,指导帮助小朋友增减衣服,排队清点人数。
3.介绍当天的游戏材料、自主选择的区域和安全注意事项
1.根据季节特点及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制定户外教育目标组织体育游戏活动。
2.组织做操及游戏时精神饱满、语言精练、口令规范、声音响亮、动作准确。
3.小朋友自主游戏前,提出安全要求。游戏时教师不扎堆聊天,小朋友的一切活动均应在教师的视野内,随时点数人数。
5.户外活动中间组织小朋友根据需要自主喝水或上厕所。
2.协助当日小朋友值日生检查小朋友饭前洗手情况。(中大班)
2.做好进餐护理,关注有特殊需要的小朋友的点心食用情况。
3.组织帮助指导小朋友餐后正确放置杯子、盘子,擦嘴、漱口。
1.活动过程能围绕制定的活动目标进行,形式灵活多样。
3.能根据小朋友的不同反映与需要,给予适宜的指导。
4.注重小朋友在教育活动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其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
1.分组提示小朋友进行如厕、洗手、饮水,为集体教育活动做准备。
2.组织大部分小朋友进行环节小游戏,等待未完成饮水的小朋友。
3.提示小朋友饮水量需要达到半杯以上。(每半日饮水3—3次)
1.根据设定的教育目标适时参与指导小朋友进行区域游戏、专用室游戏、廊道游戏活动并注意随机教育。
2.激发小朋友自主参加游戏活动的兴趣,帮助小朋友养成主动参与,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动手的好习惯。
4.对小朋友区域活动的情况围绕设定的教育目标,给予简单评价。
5.提示小朋友在活动时自主如厕、饮水,不大声喧哗影响其他小朋友活动。
2.协助当日小朋友值日生检查小朋友饭前洗手情况。(中大班)
6.介绍饭菜,使小朋友简单的了解食物中的营养,培养小朋友良好的饮食习惯。
7.培养小朋友良好进餐习惯,坐姿端正,正确拿勺,不挑食,细嚼慢咽,保持桌面清洁的好习惯。
8.提醒吃完饭的小朋友离开饭桌时送餐具,指导小朋友正确的擦嘴的方法,提醒小朋友如厕。
2.随时检查小朋友盖被和睡姿情况,及时纠正小朋友不良睡姿。
3.填写班级交接本及各项园所要求的制定表格或内容。
4.午睡过程中,轻声提醒常尿床的小朋友起床入厕,发现小朋友尿床要及时换洗。
5.睡时动作轻,说话轻,不能以任何借口离岗、会客、吃零食、睡觉等。
例如:测量小朋友体温,检查手、足、口腔有无红疹,如有及时与医务室联系。
1.组织小朋友吃午点,向小朋友介绍午点的名称及营养。
1.活动过程能围绕制定的活动目标进行,形式灵活多样。
3.能根据小朋友的不同反映与需要,给予适宜的指导。
4.注重小朋友在教育活动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其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
3.检查小朋友衣裤,指导并帮助幼儿小朋友学习整理服装。
1.组织小朋友安全离园,做到与家长手递手。遇有陌生人来接,必须进行电话或其他可信方式的相关确认。
2.热情主动地向家长反馈小朋友在园情况,照顾未离园小朋友。
4.小朋友全部离园后,填写离园交接班,并填写主要发生事项。
该一日流程为基本版,每日我们还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所以,家长们还是要结合园所安排积极配合老师,共同做好宝贝成长的教育和支持。
家长来幼儿园接孩子回家时,往往是孩子精神最亢奋、思维最活跃的时刻,所以这时的询问,是“亲子交流” 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对孩子一天幼儿园生活的提炼升华。
家长应该提高自己的提问水平,多关心孩子是否快乐,多用启发式提问给孩子传输“心灵鸡汤”。
孩子有没有受到“欺负”,是很多家长都关心的问题,如果家长总是忍不住的问:
孩子就会奋力回顾这一天谁欺负过他,自己什么时候是不愉快的,就等于唤醒孩子去注意不好的事情。
为了满足家长的需要,孩子每天都会像完成作业一样向家长叙述这一天里的不愉快经历。
它直接的后果是,造成孩子每天到班里去注意和寻找那些可能会“欺负”自己的人,孩子恐惧和害怕的目光,就会激起别的孩子产生要打他的想法,形成了所谓的吸引力法则。
一旦造成了这样的恶性循环,孩子真的就会成为一名“受害者”,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不仅不愿意再去幼儿园,甚至可能出现社交恐惧、行为退缩等后果,对孩子的一生都将产生深远的负面后果。
儿童之所以被成为儿童,是因为他们不成熟,不成熟会带来很多我们成人不可理解的行为。
我们可能将这些行为看成问题,如儿童的交往,当一方语言成熟度不够表达自己,也不知道如何解决自己跟别人的冲突时,他们就会采取最原始最直接的方法,那就是打或者推。
其实,在成长的过程中,即使孩子真的“打架”了,对孩子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认知他人、认识自己行为后果的机会!这是孩子发展中的自然现象。当这种自然现象发生的时候,家长的态度很关键!
作为教育者,一定要注意唤醒孩子去发现对成长有正面意义的事情,避免孩子去注意对成长没有价值的事情。
不同的问话方式体现了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也引导着孩子一生的价值取向。
第一组
-
今天在幼儿园吃什么了?
-
你今天学什么了?
-
有人欺负你吗?
-
今天老师布置作业了吗?
第二组
-
你今天快乐吗?
-
今天有什么有趣的事吗?
-
你有什么作品吗?
-
今天和大家玩得高兴吗?
当我们比较关注孩子的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时,孩子也会更加看重自己的生活过程、物质环境,学习成果等,这无可厚非,但是可能会让孩子忽视了自己内心情绪情感的变化、兴趣的建立等。
如果我们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孩子的情绪情感、兴趣、能力以及孩子自身成功感的建立和与伙伴交往上。更容易让孩子有倾谈的欲望,有表达的意愿,会让孩子对自己的作为有所感触,并且会对明天的幼儿园生活产生向往和期待。
-
“你今天最快乐的事是什么?”
-
“今天你和小朋友一起做了什么游戏?”
-
“你听见、看见了哪些有趣的事?”
-
“今天你又学习了什么新本领?”
-
“你的好朋友是谁?”
在孩子离园思维最活跃、最兴奋的阶段,家长可以好好利用这段时间,给孩子的表达、情感抒发创造良好的机会。
“学前微主编”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学前微主编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