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疫”起打疫苗
由于幼儿园的孩子们年龄小,接种疫苗时由家长全程陪护的,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老师们的不少负担。
心理准备:
老师们可在一日生活中通过动画视频、讲故事、情景模拟的形式告诉孩子接种疫苗的意义,从而减轻孩子对打针的恐惧感。
知识经验准备:
在前期可开展一次主题活动,先来个疫苗大调查吧,再和孩子一起进行疫苗大探秘,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接种新冠疫苗,具体可参考以下导图哦!
物质准备:
准备一些小奖励,比如贴贴纸、勋章、糖果等,这些“哄娃神器”,打疫苗时必不可少哦!
还可为孩子们准备好奖状,接种结束后给每个孩子颁发奖状,给予他们满满的成就感。
【点击以上图片,可在线编辑奖状】
02
疫苗进行时
疫苗开打时,当孩子们看到白大褂医生和针筒时,内心更加恐惧与不安,围观下接种疫苗的现场……有的娃反复哭闹,有的娃“顽强抵抗”,个别娃一脸淡定,故作坚强……那场面能拍成一部大片也不为过。
老师们不妨提前把以下安抚情绪的小妙招告诉给家长们,帮助孩子克服打针时的恐惧心理。
01 给予孩子安全感
在打针过程中,有的孩子看到针筒后会乱动并强烈反抗,告诉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多用言语鼓励或温柔地摸摸、抱抱,让孩子知道亲人一直在身边。
打针时还可以捂住孩子的眼睛,告诉孩子,打针是会有一点点疼,但很快就打完了,争取做个勇敢的孩子哦!
02 分散注意力法
学龄前孩子的注意主要以无意注意为主,且持续时间有限。因此分散注意力可以降低打针的疼痛感。在打针时我们可以通过玩玩具、讲故事、聊天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此法适用于中小班的孩子们哦!
03 阳性强化法
阳性强化法,其实就是当孩子面对疫苗接种感到害怕紧张时,即使是在哭闹中完成接种,也提醒家长们要及时给予孩子称赞与鼓励。
通过这种认可,可帮助孩子对自己勇敢行为的自我肯定,助于强化孩子未来勇敢行为的出现,帮助孩子真正变得勇敢。
03
关于疫苗的那些事
每个班都会有一些不愿意让孩子接种疫苗的家长,相信老师们也很头疼,一边顶着上级的“硬核”任务,一边面对家长的质疑与抱怨,老师们仿佛成了“夹心”饼干,进退两难……
当你班上的家长接到疫苗接种的通知时会有以下不同的反应:
积极配合型:此类家长一接到园部通知,二话不说马上接龙回复愿意接种。
犹豫不决型:这类家长考虑到孩子自身的情况,担心孩子打完疫苗会产生不良反应,接到通知后犹豫不决,各种纠结,处于观望期。
强烈反对型:
这类家长接到通知后,反应比较强烈,坚决不让孩子打,或是会找各种理由极力推脱,由此可见他们属于谨慎保守型。
这里有个“小妙招”,老师们不难发现,其实很多家长具有从众心理,可以私聊个别愿意让孩子接种疫苗的家长,让他们在发通知后及时在群里回复愿意参与接种,这样对于后面接龙回复的家长有一定的参考以及影响作用哦!
【ps:我们帮老师们拟定了疫苗接种的通知及温馨提示,点击以下链接可编辑复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