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师练习册答案
一、名词解释 (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社区卫生服务
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目标的基础环节。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康为中心,家庭为单
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为重
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康复、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
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2、转诊服务
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综合性医院或专科医院建立稳定的通畅的双向关系的基础上,可帮助病人选择上级医生或医院病提供转诊服务。
3、管理
是通过获取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盒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有效整合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与履行责任的活动。
4、组织行为学
是研究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人们从事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
规律性的科学。
5、具体环境
指对某一个特定的组织产生直接影响的环境。
6、系统
是由若干个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7、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思想体系
是由原理、观念、观点组成的完整体系,是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者和研究者把感性
认识材料经过加工改造而达到的思想成果。
8、管理原理
是对管理工作有规律的认识,即通过管理实践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带有规律
性的认识。
9、抽样调查
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观察单位组成样本,然后用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
特征。
10、卫生服务供给
是指卫生服务提供者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或成本消耗上,愿意且能够提供
的卫生服务的数量。
二、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1、关于社区医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A、以人为中心 B、以家庭为单位
C、以社区为范围 D、以需求为导向
E、以人的康为中心
2、社区的构成要素包括( E )
A、要有一定的人口要素 B、有一定的地域面积
C、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及生活方式 D、有较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
E、以上都是
3、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包括( E )
A、预防与保 B、康教育
C、医疗与康复 D、计划生育指导
E、以上都是
4、英国的社区卫生服务的运行机制( A )
A、全民免费的国家医疗保服务
B、社会医疗保险为主的医疗保障制度
C、商业医疗保险为主的医疗保障制度
D、全民自费的医疗保服务
E、以上都不正确
5、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社区卫生服务的运行机制是( B )
A、全民免费的国家医疗保服务
B、社会医疗保险为主的医疗保障制度
C、商业医疗保险为主的医疗保障制度
D、全民自费的医疗保服务
E、以上都不正确
6、社区卫生服务的方式有( E )
A、主动上门服务 B、开设家庭病床、实施双向转诊
C、方便就近诊疗 D、医疗与预防保相结合
E、以上都是
7、社区卫生服务的六位一体是指( A )
A、预防与医疗、保与康复、康教育与计划免疫
B、预防与医疗、保与康复、康教育与计划生育指导
C、预防与医疗、保与康复、法制教育与计划生育指导
D、预防与医疗、保护与康复、康教育与计划生育指导
E、美食与医疗、保与康复、康教育与计划生育指导
8、全科医疗服务的基本特征有( E )
A、主动性服务 B、持续性服务
C、可及性服务 D、综合性服务及协调性服务
E、以上都正确
9、关于康的正确理解应包括下列几方面内容( E )
A、躯体方面的康 B、精神方面的康
C、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完好状态 D、有一定的特长
E、A+B+C
10、老年人康管理服务对象是辖区内( C )岁以上常住居民
A、65 B、50
C、60 D、70
E、75
三、填空题(共20空,每空0.5分)
1、按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和工作性质可分为3类: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医疗保
服务 、延伸性服务、和特需服务。前两类服务具有公益性质,不能以盈利为
目的。
2、 社区卫生服务 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
目标的基础环节。
答:(1)制定康的公共政策(2)创建支持的环境(3)加强社区的行动(4)发展个人的技能(5)调整保服务方向
5、简述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
答:(1)需求的不确定性(2)需求的被动性(3)需求的差异性和多样性(4)
需求的层次性和发展性(5)需求和利用的外部关联性(6)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
多源性。
五、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
1、试述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与管理中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什么?(详见
P25)
答:(1)卫生管理部门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2)缺
乏稳定的筹资机制;(3)全科医学人才匮乏,现有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4)服务功能与行为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5)社区卫生服务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2、论述信息与物质、能量、知识的关系是什么?(详见P223)
答:物质、能量、信息构成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要素。一般而言物质向人类提供
材料,能量向人类提供动力,信息向人类提供知识和智慧,信息和物质、能量的
区别在于信息是物质运动状态与方式的记载,不是物质本身。
三大要素分别满足三大基本定律:物质不灭定律,能量守恒定律、信息不对称定
律。
第二部分 心理学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医学心理学
是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康的疾病以及在它们相互转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规律,利用心理学技术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科学。
2.美感
是个体用美得标准去评价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审美的需要所引起的态度体验。
3.人格3、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项。
4、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思想体系是由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本身及其相关的 管理理论、观念和观点组成的体系。
5、社区卫生服务应该处理好需要、需求、供给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尽可能的
满足社区公共卫生发展的需要和日益增长的卫生需求。
6、信息是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生存的前提,是管理的基础,是社区卫生服务科学决策的依据,是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风向标。
7、顾客对服务有三种期望层次,一种是渴望得到的核心医疗服务,一种是形式医疗服务,另一种是附加医疗服务。
四、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1、简述构成社区的要素有哪些?
答:(1)以一定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共同生活的人口;(2)一定范围的地域
条件、空间;(3)一定的社区设施;(4)一定特征的社区文化、认同意识和生活
方式;(5)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管理机构;(6)一定类型的社区活动
2、国际上大力倡导以社区为导向的基层保服务,简述其基本特征与实施要点
有哪些?
答:基于人群的服务,需要界定卫生服务的目标社区及其人群;使用流行病学的
方法确定社区的康问题、卫生需求及可利用的资源,选择须优先解决的问题进
行干预,既面对个体病人,又面向社区整体人群提供服务、实施医疗卫生干预;医护人员扮演多重角色。
3、简述“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的总目标和战略性行动是什么?
答:总目标是(1)是全体人民增加期望寿命并提高生活质量(2)在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改进康公平(3)使全体人民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卫生体系提供的服务。 战略性行动:(1)与贫困作斗争(2)在所有环境中促性康(3)使部门卫生政策相一致(4)将卫生列入可持续发展计划。
4、简述第一次康促进国际大会发表的《渥太华宣言》指出的康促进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又称个性,是一个人在其素质的基础上,再其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稳定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
4.心理康
也称心理卫生,是指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自我内环境的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
5.康复力
是指蒙受心理刺激后心理创伤的复原能力。
6.应激
是个体“察觉”到的各种刺激对其生理、心理及社会系统威胁时的整体现象,它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
7.抑郁
指情绪低落,心惊悲观,愉快感丧失,自我感觉不良,兴趣减退,自责,自我评价低和各种身体不适。
8.自杀
是一种心理危机的表现,指自愿的、自己动手让自己死亡的行为。
9.心理治疗
也称精神治疗,是以医学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前提,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影响或改变病人的感受、认识、情绪和行为,调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的的目的。
10.病人角色
是指社会人群中与医疗卫生系统发生关系的有疾病行为,求医行为和治疗行为的社会人群。
二、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
1.世界上首创心理学实验室的学者是( A )。
A.冯特 B.华生
C.弗洛依德 D.卡特尔
2.由现在开始追访未来的研究是( B )。
A.回顾研究 B.前瞻研究
C.横向研究 D.纵向研究
3.机能主义的创始人是( B )。
A.德国的冯特 B.美国的詹姆士
C.美国的华生 D.德国的詹姆士
4.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于( B )。
A.1907年 B.1936年
C.1927年 D.1937年
5.对同一个或同一组对象在指定的时间内进行追踪研究,称为( B )。
A.横向研究 B.纵向研究
C.回顾研究 D.前瞻研究
6.所谓医学的模式是指( C )。
A.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 B.内科、外科、妇科和儿科
C.人对康的基本观点和对策 D.祖国传统医学和西方现代医学
7.激情是一种( B )。
A.快乐时的情绪状态 B.短时爆发的情绪状态
C.积极的情绪状态 D.持久的情绪状态
8.情绪的特点是( C )。
A.较稳定 B.持久存在
C.带有情景性 D.本质内容
9.森林中遇见老虎和在公园中见到老虎,心理反应不同,这是因为( D )。
A.心境不同 B.环境不同
C.动机不同 D.认识不同
10.从情感范畴来看,廉洁奉公是一种( A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情操
11.文化性应激源不包括( D )。
A.语言 B.生活方式
C.风俗习惯 D.结婚或离婚
12.血管迷走反应的特点是( B )。
A.血压升高 B.心动过缓
C.面色潮红 D.深大呼吸
13.症状具有做作、夸张或富有情感色彩是哪种神经症的特点(
A.强迫症 B.癔症
C.恐惧症 D.疑病症
14.行为治疗常采用以下哪种方法( B )
A.自由联想 B.系统脱敏
C.患者中心 D.梦的解析
15.常见的心理咨询的手段不包括( C )。
A.宣泄 B.领悟
C.挖掘幼年体验 D.增强自信心
16.心理咨询的基本过程不包括( C )。
A.问题探索阶段 B.分析认识阶段
C.酝酿认知阶段 D.结束巩固阶段
17.老年人心理卫生保中不包括( D )。
A.确立生存意义 B.适度锻炼运动
C.加强学习能力 D.加强人际交往
18.马斯洛认为需要的最高层次为( B )。
A.归属与爱 B.自我实现
C.尊重 D.安全 B )
19.气质不具有( C )。
A.易变性 B.天赋性
C.可塑性 D.独特性
20.言语沟通在技巧上,应主要采用( B )。
A.封闭式提问 B.开放式提问
C.重复提问方式 D.释义提问方式
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1、基层卫生人员学习心理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1)加强对人的整体性的认识。(2)学会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技术
(3)改善医患关系。(4)掌握适应和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
2、如何维护幼儿心理康?
答:(1)支持孩子多做游戏。(2)注意行为和人格的塑造。(3)培养良好的习惯。
(4)正确对待幼儿哭闹。(5)培养幼儿遵守纪律。
3、老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是什么?如何应对?
答:衰老是人们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一般将60岁以后作为老年的界限。这一时期。形态呈现老化,感受功能下降,神经运动功能缓慢,记忆力衰退,性格改变,体弱多病,加之可能会出现丧偶,再婚、丧子,家庭不和,经济困窘等不良生活事件,都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老年人比例急剧上升。
应对:(1)要懂得动、静、乐、寿的道理。(2)家庭和谐。(3)培养兴趣爱好。
4、如何减少心理应激对个体的损害?
答:(1)避免与应激源接触;(2)应激的心理防御机制:①幽默②表同③升华④补偿⑤攻击⑥冷漠⑦反向⑧文饰⑨投射⑩倒退;(3)培养良好的个性;(4)社会支持。
5、心理咨询医生的条件是什么?
答:(1)高尚的医德;(2)博学的知识;(3)
良好的心理素质;(4)明智的处世态度。
四、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 1、举例说明影响遵医行为的因素和提高遵医率的方法。
答:影响遵医行为的因素:(1)病人对医生满意的程度;(2)所患疾病的严重程度;(3)病人对医嘱内容理解记忆的程度;(4)治疗方式的特殊性和复杂程度;
(5)病人的主观愿望与医生的治疗措施之间的差异程度;(6)由于病人的医疗费用等因素拒绝治疗。
提高遵医率的方法:(1)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2)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护质量;(3)纠正病人对检查及防治措施的错误认识和不正确的态度;(4)耐心解释、反复说明,提高ing人对医嘱的理解和记忆程度;(5)治疗药抓住重点和主要矛盾;(6)重视对病人的心理行为研究;(7)采用必要的行为技术,如订立协议、自我监测、刺激控制法等。
2、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论述良好意志品质是什么,以及它的重要性?
答:略。
第三部分 康复学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康复
在医学领域主要是指功能康复,即综合和协调地应用医学、教育、职业、社会、工程等各种措施,以减轻残疾人和伤病员的身、心、社会功能障碍,使其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争取重返社会。
2、社会康复
主要研究和协调解决残疾人重返社会时遇到的一切社会问题使之能够有机会参与社会生活,不受歧视,并能履行力所能及的社会职责。
3、失能
又称残疾,指由于损伤造成能力受限或缺乏,以致患者个人不能以正常的方式和范围独立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其影响在个体水平上,造成个体活动能力障碍。
4、康复医学
是一门有关促进残疾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学科。
5、协调功能
是指个体完成平稳、准确、有控制的运动能力,运动的质量应包括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节奏、采用适当的力量和速度、达到准确的目标等几个方面。
6、偏瘫
脑卒中及脑外伤等脑损伤后,由于损伤部位和程度的不同,可以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其中以运动障碍最常见,造成一侧肢体的瘫痪,通常称为偏瘫。
7、联合反应
是指肢用力运动时引起的患肢张力增加和广泛痉挛,是脊髓神经元左右之间相互影响所致。
8、推拿
是在人体一定部位上,运用各种手法治疗疾病的中医疗法。
9、助体体位转移
是指患者在外力的协助下,通过患者的主动努力而完成体位的转移并维持身体的姿势。
10、Bobath方法
Bobath技术是由英籍德裔物理治疗师Bobath夫妇共同创立的一种针对大脑性瘫痪和偏瘫脑部损伤后的特殊评价与治疗方法,此方法通过利用关键点的控制及其设计的反射性抑制模式来抑制痉挛。
二、填空题(共20个空,每空0.5分)
1、康复的领域主要包括 医学康复和医疗康复。
2、三级预防,其实就是 积极康复治疗,防止损伤或残疾向残障转变 。
3、共济失调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 小脑共济失调、 脊髓后索共济失调 和基底节共济失调 。
4、脊髓损伤水平的评定主要靠 感觉障碍的评定,最常用的方法是 感觉指数评分。
5、紫外线的光谱范围为 400―180纳米 ,属于 不可见光 。
6、揉法的操作要领是施术的部位不要移动 、 动作要柔和而有节律 、 频率约为每分钟70―180次 。
7、经络由 经脉 和 络脉 组成。
8、偏瘫的针刺疗法大体可分为 体针 和 头针两部分。
9、开放性脊髓损伤可发生与任何脊髓部位,以 胸椎 最为多见。
10、纤维织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局限或弥散性界限不清的疼痛 、 局限性软组织压痛点 、 软组织可扪及痛性结节或索条感 三点。
三、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2分)
1、对患者的初期评定一般在患者入院初期完成(最迟不超过入院7天)。(√)
2、检查三角肌肌力的手法是,坐位,上肢自然下垂,肘关节轻度屈曲,前臂呈旋前位。( √ )
3、肌张力的分级中,软瘫,被动活动肢体无反应了评定为1级。( × )
4、在运动中若出现不适,如头晕、气短、心悸等,应中止运动。( √ )
5、偏瘫阶段Ⅱ可随意进行共同运动,痉挛加重。这个阶段持续约2周。( × )
6、关节急性炎症、肿胀、异常活动时,中止运动。( √ )
7、直流电疗法能促进骨折愈合,应早开始为好。( × )
8、医者用肢体某部着力在患者某一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加压的方法称为压
法。( √ )
9、给患者翻身,患者仰卧,护理人员跪在患者侧,利用手和躯干夹住患者的侧,以保护患肩。( × )
10、脑卒中偏瘫早期应多做的肩关节被动运动是肩外展、外旋。( × )
四、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4分)
1、康复医学是不是只处理临床医学的后期问题?为什么?
答:康复医学不是医疗的后续,也不是临床医疗的重复,它应在临床治疗的开始就早期介入,但因伤病情况不同,所采取的康复手段有差异,在伤病的抢救期后应立即得到康复治疗,但各项治疗任务的多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变化。
2、简述关节活动度检查的注意事项。
答:(1)结果记录应规范,准确,记录关节活动的起止度数,即开始时的角度和运动结束时的角度。
(2)分别记录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的关节活动度,必要时两侧对比,当被测量的某关节出现非正常过伸展情况时,可采用“―”,即负号表示。
(3)在正常情况下可做双向运动的关节由于病变而只能进行单向运动时,受限方向的运动范围记录为“无”。
(4)测定时应对水肿、疼痛、肌紧张、肌萎缩、皮肤状况、有无外伤等在评定表中予以记载。
(5)结果评定,能评价关节活动度测量结果的临床意义。
3、简述Barhel指数的内容和临床应用。
答:Barhel指数(BI)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称Maryland残疾指数,BI重复试验信度达0.89,评定者之间信度大于0.95,效度评价亦可靠。不仅可以用来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功能状态,也可以预测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预后。但是BI并非指一个量表,他实际上已成为许多从BI原表演变而来的一个家族的统称。
临床应用见(P48)――《康复专业人员培训教材》
4、简述姿势平衡协调训练的注意事项。
答:(1)训练时,可通过镜子进行姿势矫正。
(2)随时发出指令,如“向左、向右“等声音刺激。
(3)通过诱发姿势反射而使患者恢复平衡能
力。
(4)适度的辅助及使用一些道具,如枕头等。
5、什么是骨折康复治疗的原则? 答:(1)骨折的康复治疗一定要在骨折复位及固定牢靠后尽早进行,运动治疗不能干扰骨折的固定,引起骨折处移位。
(2)具体的康复治疗措施要依据骨折愈合的过程来制定,并适时调整。
(3)骨折的康复治疗药因人而异,这就是所谓的个性化原则。
(4)与手术医师密切合作,熟悉手术过程及所用的内固定物,运动治疗的时间窗要尊重手术医师的意见。
五、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
1、试论站立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有何重要意义。
答:脊髓损伤患者要尽早开始站立训练。可以从站立床开始,倾斜度开始为30°,每天2次,每次15分钟。以无头晕等低血压症状为度,循序渐进增加倾斜度和站立时间,站立训练可以调节血管紧张性,预防体味性低血压,防止骨质疏松与骨折的发生,防止髋、膝、踝关节痉挛;预防肺部感染、血液循环障碍、泌尿系统感染等。
2、脑卒中患者要具备什么基本条件才能有正确步态?
答:(1)站立相:①髋关节伸展。②躯干个骨盆水平侧移。③膝关节在足跟开始着地时屈曲(大约15°),随之伸直,然后在足趾离地前屈曲。
(2)迈步相:①膝关节屈曲伴髋关节伸展。②在趾离地时骨盆在水平位向下倾斜。③髋关节屈曲。④迈步腿骨盆旋前。⑤在足跟着地前伸膝及踝背屈。
第四部分 预防医学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康维护计划
临床医师应该为求医者制定康维护计划,并提供连续性和综合性服务,康维护计划是指在特定时期内,依据求医者年龄,性别及危险因素而计划进行的一系列干预措施。包括康咨询、筛检、免疫接种,化学预防。
2、疾病监测
疾病监测是指长期地、连续地收集、核对、分析疾病的动态分布和影响因素的资料,并将信息及时上报和反馈,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3.生存率
是指从某个规定时刻开始,对病例跟踪观察到一定时间时患者任然存活的百分比。
4、多元线性回归
是用来研究一个应变量和多个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的统计方法,其实质是简单线性回归的推广。
5、流行病学
是研究疾病及康有关状况在人群中分布规律和发生,发展原因,同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康的策略和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的科学。
6、三间分布
即人间、空间和事件分布。
7、短期波动
是指在某集体单位或小范围人群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很多相似病人的现象,也称暴发。
8、大气污染
是指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使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混入大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对动植物产生不良影响的空气状况。
9、必须氨基酸
是指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的氨基酸。
10、血糖生成指数
是指分别摄入某种食物与等量葡萄糖后2小时内血浆葡萄糖曲线下的面积之比。
二、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1.初级卫生保的内容不包括( C )
A.促进康 B.预防疾病
C.预测疾病 D.康复服务
2.下列哪项不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人群( D )
A.妇女 B.儿童
C.老年人 D.急性病病人
3、目前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方法是( B )
A.接种疫苗 B.康教育
C.平衡膳食 D.行为干预
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反映回归平方和在应变量Y的总离均差平方和中所占比重的统计量是( D )
A.复相关系数 B.偏相关系数
C.偏回归系数 D.决定系数
5.不属于环境污染概念范畴的是( B )
A.环境质量变化 B.尚未扰乱生态平衡
C.由于各种人为原因 D.环境组成发生重大变化
6.环境中最主要的致癌因素是( C )
A.病毒 B.放射线的照射
C.化学物质 D.紫外线的过渡照射
7.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D )
A.病人 B.康人
C.康携带者 D.人群
8.最为重要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是( A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病例对照研究 D.抽样调查
9.描述局部地区某疾病的暴发,最恰当的指标是什么( B )
A.发病率 B.罹患率
C.患病率 D.死亡率
10、下列哪项是介水传染病( A )
A.霍乱、伤寒、血吸虫 B.霍乱、肝炎、蛔虫病
C.霍乱、肝炎、痢疾、结核 D.霍乱、伤寒、肝炎、蛔虫病
三、填空题(共20个空,每空0.5分)
1、可以根据特征值和 累积贡献率 的大小来确定保留的主成分的个数。
2、在多元回归中,选择自变量的方法有向前法 、 向后法 和 逐步回归法 。
3、疾病的预防策略要坚持 “预防为主” 的方针,切实分析和解决影响康的主要问题。
4、红斑作用是人体对 B段紫外线 的特异反应。
5、饮用水消毒的主要目的是 预防介水传染病 。
6、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 蛋白质 、 脂肪 、 碳水化合物 三种。
7、体内铁缺乏的三个阶段包括 储存铁减少期 、红细胞生成缺铁期 、 缺铁性 贫血期 。
8、参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微量营养素有 维生素A 和 锌或铁 。
9、抢救食物中毒最常用的临床措施为 催吐 、洗胃 、 灌肠 。
10、中毒人数超过 30 人时,应当于6小时内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四、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1、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的宏观策略时应考虑那些方面的问题?
答:(1)卫生工作方针:卫生工作方针是疾病预防的总得策略,是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制定预防保策略的主要政策依据。
(2)医学模式: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广泛地影响着个体的生物行为和社会行为,而生物行为和社会行为往往是疾病传播和流行的决定因素,因此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既影响着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也决定着疾病传播和流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医学模式的转变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产生了深远影响,应用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解决许多疾病的防制问题。对这些疾病的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是否有效,社会因素常常起到决定作用。
(3)社会大卫生观念;(4)初级卫生保;(5)社区干预与卫生服务:大量社区干预项目的实施有效地控制了当地威胁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
2、简述康教育与康促进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战略地位。
答:康教育是一项通过传播媒介和行为干预,促使人们自愿采取有益于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避免影响康的危险因素,达到促进康目的。通过康教育和各种法规、政策、组织等环节的支持,促使公众自觉采纳有益于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和减轻影响康的危险因素,促进康和提高生存质量,康促进是通过创造促进康的环境使人们避免或减少对致病因子的暴露,改变机体的易感性,保护康人免于发病。康促进通过个体和群体途径增加康资源、减少危害康的因素。
3、试回答四表格x2检验公式的选择方法和x2值得判断方法。
答:四表格x2检验选择公式的依据是:
当n≥40,且T≥5时,选用四格表专用公式:
当n≥40,且1≤T≤5时,选用四格表校正公式:
当n<40或T<1时,应采用精确概率法。
四格表x2检验统计量x2值与x2界值的判断方式:
x2<3.84,P>0.05, 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x2≥3.84,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x2<6.63,P>0.01,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4、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1)观察例数应当足够大,如果例数太少,求出的相对指标结果波动太大,容易引起误会;
(2)注意率的分子与分母对应,即分子必须包含在分母之中,同时,分母与分子具有相同的限定;此外正由于分子和分母是有限定的对应,应当分组率求总和
率时,必须将各分组率的分子和各分组率的分母分别相加后,再相除来求总和率;
(3)正确理解率与构成比的含义,率表示程度,构成比表示成分的比例,两者不可混淆,尤其注意不可用构成比的数据说明程度的问题,即以比代率;
(4)总率的大小,受到个率大小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个率中分母的影响,如果相比较的总率中,其个率分母例数相互之间相差太悬殊,要采用率的标准化方法进行平衡,所求和标化率仅作对比只用,并不代表实际水平。
(5)样本率进行比较时,因为存在抽样误差的影响,因此不能根据样本率的大小,直接推断样本率所代表的总体率存在差异,要进行必不可少的率的显著性检验,然后根据检验结果作出科学的推断。
5、诊断试验研究时如何选择研究对象?
答:为了保证研究对象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选择研究对象应把握以下要点:(1)病例组应当包括该病的各种不同临床类型:病情轻、中、重;病程早、中、晚期;临床表现典型的、非典型的;有、无并发症;治疗过、未经治疗过等;(2)对照组应选自确实未患该病的其他病例,并且应包括易于该病相混淆的其他疾病病人;一般不能只选用正常人;(3)病例组、对照组均应是同期进入研究的连续样本或者是按比例抽样样本,而不能由研究者随意选择。
五、论述题(共2小题,每题10分)
1、试述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流行病学特点及预防措施。
答:发病特点:(1)食物中毒的发生于摄取某种食物有关;(2)发病潜伏期短、来势急剧,呈暴发性;(3)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以机型胃肠道症状为主;(4)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流行病学特点:(1)原因分布;(2)食品种类分布;(3)季节性分布;(4)区域性分布。
预防措施:(1)在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储存各个环节防止污染;(2)进行广泛地食品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等。
2、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有哪些?
答:(1)经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证明,在其使用限量内长期使用对人体安全无害;(2)不影响食品自身的感官性状和理化指标,对营养成分无破坏作用;(3)食品添加剂应有卫生部门颁布并批准执行的使用卫生标准和质量标准;(4)食品添加剂在应用中应有明确的检验方法;(5)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以掩盖食品腐败食品腐败变质或以掺假、伪造为目的;(6)不得经营和使用无卫生许可证、无产品检验合格证及污染变质的食品添加剂;(7)在达到一定的使用目的后,能够经过加工、烹调或储存而被破坏或排除,不摄入人体更安全。
第五部分 社区卫生信息管理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社区卫生服务
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康复、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2、数据
数据是对事实、概念或指令的一种特殊的表达形式,这种特殊的表达形式可以用人工的方式或者用自动化装置进行通信、翻译转换或者加工处理。
3、社区卫生信息
是指与社区卫生相关的各类信息,包括社区基本信息、社区居民康信息和社区卫生服务信息,是与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的各种数据、指令和知识的总称。
4、实物信息源
无论是自然实物还是人工合成物,或者 事物发生的现场,均可视为实物信息源。
5、信息采集的系统性
是指保持信息采集空间上的完整性和时间上连续性,即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信息需求作全面分析,把与某一问题有关的散布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信息收集齐全,这样才能对该问题形成完整、全面的认识。
6、信息采集
指根据特定的目的和要求将分散蕴含在不同时空的有关信息采掘和积聚起来的过程,它是信息资源能够得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基础。
7、数据挖掘
是一种决策支持过程,它主要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统计学、数据库、可视化技术等,高度自动化地分析组织机构的数据,做出归纳性的推理,从中挖掘出潜在的模式,帮助决策者调整策略,减少风险,作出正确的决策。
8、偏差检验
数据库中的数据常有一些异常记录,从数据库中监测这些偏差很有意义。
9、居民康档案
记录有关居民康信息的系统化文件,包括病例记录、康检查记录、保卡片以及个人和家庭一般情况记录档案等。
10、病情流程表
流程表以列表的形式描述病情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情况,包括症状、体征、检验、用药、行为等的动态观察。
二、填空题(共40空,每空0.5分)
1、现代社会学认为社区有5个要素:人口、 地域 、 生活服务设施 、特有文化背景 、生活方式。
2、社区卫生信息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是社区信息,指 社区卫生服务的背景和资源管理 ;第二是卫生信息,指实施医疗卫生服务中采集利用的信息。
3、社区预防信息,主要包括:儿童计划免疫、传染病预防、常见病、多发病及慢性病预防。
4、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的特点是 个体属性 、 连续属性 、群体属性、 共享性。
5、当前信息系统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是 开发成本过高和信息资源开发还处于一种无序状态。
6、三个模型是指概念模型、功能模型、信息模型;三个架构是指业务架构、 系统架构 、信息架构。
7、内部信息源的特性是可靠性和权威性、 有效性 、封闭性。
8、信息采集的方法主要分为 人工录入 和 机器录入 。
9、信息分析的内容具体包括 提取信息 、 聚类信息 和 预测信息 、揭示信息。
10、数据挖掘的过程包括包括以下步骤:确定业务对象、 数据准备 、 数据挖掘 、结果分析、知识的应用。
11、信息传递方式分为以下四个模式:单向传递 、多向传递、 反馈传递 、相向传递。
12、 规模适度 和 实用性优先原则 是信息系统成功的重要经验。
13、问题描述及问题进展记录中,S代表 病人的主管资料 ;O代表 客观资料 ;
A代表 评估 ;P代表计划 。
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1、社区卫生服务对信息管理的需求有哪些?
答:(1)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是共享医疗的需求;(2)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是质量控制的需求;(3)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是经济管理的需求;(4)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是康档案与电子病历的需求;(5)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是科研和决策支持的需求。
2、简述信息采集的内部途径和外部途径分别是什么?
答:内部途径包括:(1)管理部门;(2)业务部门;(3)内部信息网络;
外部途径包括:(1)文献部门;(2)外部信息网络;(3)大众转播媒介;(4)社团组织及学术会议;(5)政府部门;(6)个人交往;(7)卫生服务对象。
3、简述我们在功能和性能以及相关的性价比方面的评价和选择上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答:(1)最好请专业的复合型智库团队首先进行内部业务设计或咨询,得到有价值的需求分析和解决方案,以此与待选择的系统对照,检验其符合程度和满足程度。(2)由复合型智库团队进行专业的测评,并指导各类实际使用人员参与试用并作出评价。(3)重新建立和设计评价和选择标准:强调操作简便性、流程流畅和完整性、管理理念和模式以及业务内容先进性。
4、简述卫生信息标准基础性研究的目的。
答:(1)为卫生信息资源规划提供科学的分类技术与框架;(2)为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顶层设计提供模型支持;(3)为评价卫生服务提供规范的统计口径和统一的指标内容;(4)为卫生系统各业务部门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供基本数据元标准和数据规范化描述规则,促进区域卫生信息的有效交换和广泛共享,为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统一规划、顶层设计、避免重复建设、减低开发成本、消除信息孤岛、增进各系统间互联互通、协调运作、数据交换和有效共享提供标准化基础。
5、简述家庭康档案都包括哪些资料?
答:(1)家庭基本资料;(2)家系图;(3)家庭生活周期;(4)家庭卫生保记录;(5)家庭主要问题目录及其描述。
四、论述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
1、试述ICPC与ICD的关系。
答:ICD是一个多轴向的分类系统,主要对疾病的诊断进行分类,编码过程比较复杂;而ICPC是一个二轴分类系统,对康问题记录系统中的三个主要元素分别或同时分类,ICPC中的多数条目都能与ICD转换。因此这两个分类系统是相联系的,而不是对立的关系。
ICPC作为基层医疗中的一个新的分类系统,需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改和完善。他在应用过程中对于数据标准化无疑是一种研究工具。ICPC的应用将为临床工作人员、教师、统计学家和所有从事全科/家庭医疗的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研究基层医疗中相关课题的新视角。
2、试述社区公共卫生的定义以及具体作用是什么?
答 :社区公共卫生是指利用社区中各种资源,通过社区各方面的努力,改善社区环境卫生条件,预防控制社区中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养社区居民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社区居民康的目的。
作用:(1)动员社区中的各种力量,建立社区中多部门的合作机制;(2)监测人群的康状况,并据此进行预防和控制;(3)进行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4)应对社区中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5)开展计划免疫工作;(6)开展康教育,促进社区居民树立康行为,减少危害康的行为;(7)提供高质量的卫生服务。
3、试述社区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的意义。
答: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的目的是要增强卫生信息用户对现在或将来的状况或
事件的认知程度,减少对未来可能出现局面或时间的不确定性。通过了解本社区以往的和现在的社区卫生工作情况等内部信息和系统外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等外部,帮助管理者作出目标规划、将所获信息与工作计划相比较,及时协调、调整和改善工作运行状况,以保证整体目标的完成。主要表现在:(1)开发并永久储存社区卫生服务所需的全部数据;(2)合理配置社区卫生资源。满足社区卫生信息服务的需要;(3)推动社区卫生信息产业的发展。
具体内容详见《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P8
【全科医师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