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应该
以回归幼儿本真为基本前提
教育回归幼儿本真是指教育要回归人的本性和真实面貌,要将人确立为教育的原点,要能唤醒主体的生命自觉和激扬个体的生命潜能,要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育学生的自由个性和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
幼儿园教育回归幼儿的本真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它一方面是对功利主义教育等教育异化现象的矫正,另一方面则是对教育本体价值的再次确认和实践。在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干扰下,当前我国幼儿园教育出现了对幼儿过早进行智力开发、知识化倾向严重等问题,这种成人化的教育价值取向和实践模式容易造成幼儿不良行为的发生,同时也会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产生长远影响。这种背离幼儿本真的教育脱离了幼儿自身发展轨迹,最终可能会造成儿童不“童”、幼教不“幼”的后果。
回归幼儿本真的教育其目的本身应该是要发展儿童,它应该尊重儿童发展规律的生活世界,尊重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助推儿童按其本性生长。
强化回归幼儿本真的教育理念其本质是强化教育的本体功能,亦即教育要在尊重幼儿本性的基础上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能力和个性基础,只有让幼儿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才能使教育更好实现儿童发展之外的其他目标。幼儿的学习具有生活性、探究性的特征,回归幼儿本真的教育应该从幼儿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入手,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和亲身体验来发展各项能力和品质。
儿童是自然人,对儿童的教育应该遵循一定的自然法则,应该遵循儿童在身体、智力、年龄等方面的自然规律和节奏来把他们培养成为自然人。陈鹤琴就认为,儿童的天性表现为他们喜爱游戏和模仿、喜欢野外生活和具有好奇心,对于儿童的教育也应该顺应这一自然性,应该为他们创设真实且富有教育价值的户外环境。
幼儿的学习活动多以游戏和生活活动的方式展开,尤其是游戏对于幼儿的主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游戏作为儿童本性抒发和探索世界的重要方式,它让幼儿在各种形式的交往活动中不断打开自我。通过游戏来发展幼儿,一方面强调的是喜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另一方面则强调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情境。因此,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尊重和顺应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自主的游戏、探索和学习,要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和生活事物的过程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
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开展各项学习活动的依托,户外环境不仅包含自然环境,它还涵盖了幼儿的生活以及本土文化等内容,创设一个融合了自然、生活、文化要素的幼儿园户外环境能够促进幼儿对学习的参与,能够使幼儿园教育按照幼儿的本性来开展,从而使幼儿的身体、智力、情感等得到有质量的发展。
在蒲江北幼,老师们因地制宜,巧思妙构,将幼儿园打造为游戏天地,让孩子们尽情游戏,张扬天性、编织梦想。在北幼有“农家小院”、“开心果树林”、“小小明月窑”、“创美小世界”、“野战乐”、“水上乐园”等13大户外主题游戏区域。孩子们在农家小院里过家家、开心果树林里采摘水果、小小明月窑里享受与泥土的亲密接触、创意大建构中实现建筑师的梦想、创美小世界中抒发奇思妙想、水上乐园里迸发无尽的探究与发现……
北幼教师坚守不屈的为北幼娃们探寻课程新路,构建生活化环境和课程,同时把生活课程的建设与实施纳入到了课题研究的范畴,这也是智慧之举。
二、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需以
自然性和游戏性为基本前提
幼儿园户外环境是与幼儿的天性相联系的,即这种环境必须是自然的和游戏的。个体在人生之初只有经由自然的滋养和游戏的萌动才能勃发旺盛的生命力,只有经由情感的充盈才能达至理性的完备。
幼儿园户外环境的自然性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自然环境为幼儿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和场域,在与自然交往的过程中,幼儿通过对自然的体悟和能动实践来实现生命的成长以及对生命意义的建构。因而,自然的户外环境本身就充满了教育意义,幼儿认识自然的过程同时也是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幼儿园户外环境的创设首先应该具有自然性。
自然的幼儿园户外环境应该尊重和遵循幼儿的本性和发展规律,并且要能让幼儿进行积极主动的参与,这种环境既可以是关于自然本身的环境,如树林、田地和小山,也可以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加入人为的设计,如在小溪上加上小桥、在树林里设置秋千等,但总体而言,为幼儿创设的户外自然环境应该最大限度地保留环境的自然性,能够让幼儿有充分的探索空间,能够让幼儿充分地认识自然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此外,幼儿园户外环境必须具有游戏性,必须是能够让幼儿自由游戏的环境。幼儿是通过身体的感官不断获取关于外部世界以及自我信息的,他们必须以自身的所见、所闻、所触、所做来作为自我发展的手段。游戏是幼儿探索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在游戏情境中,幼儿可以通过不同的游戏活动来发展不同的能力和品质,而这种能力和品质则是幼儿后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如果只创设和提供物态的自然环境而不注重环境内容的教育意义和教育诉求,那么就是忽视了幼儿教育的目的性和幼儿发展的主动性。
回归幼儿本真的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意味着幼儿可以在这一环境中自由游戏,能够获得有效的游戏支持,能够实现主动发展。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应该是自由的、互动的和具有支持性的,教师在创设户外游戏环境时必须在自然性的基础上强化环境的教育性,并以自然性和教育性为基本前提对游戏环境进行系统且科学的规划。
在户外环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必须始终将幼儿视为一个自然的能动个体,不仅要在过程中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在目的上也不能超越幼儿本身而对他们施加不合理的要求。
三、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需以
乡土资源为主要内容载体
幼儿园户外环境的创设应该以可以让幼儿亲身探究为首要原则,要让幼儿能够在与自然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尽可能地游戏,要让幼儿在充分的体验和操作中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知并逐步积累经验。
包含幼儿在内的人类个体本质上都是一种社会性存在,这也就意味着对幼儿的教育以及幼儿园户外环境的创设不能仅着眼于个体发展的自然属性,而是需要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置于一个相互联系的社会和文化系统中进行考察。
幼儿既是一种抽象的存在,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本性等都是一种抽象的理论认识和价值表达,但同时也是一种具象的存在,他们是存在于具体的家庭、村落或社区当中的。因此,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在强调遵循幼儿本性、回归幼儿本真的基础上,还应通过具体的内容和手段来呈现。
乡土资源是指那些具有地方特色、富含教育意义且贴近幼儿生活和经验的资源,它不仅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幼儿建立起了自我、自然与文化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能够让幼儿发展成为一个兼具情感、理性和文化的社会个体。
幼儿园户外乡土环境是自然环境的细化和拓展,也是实现幼儿本真发展的重要载体,幼儿园应该充分利用幼儿及幼儿园周边的乡土资源,不断强化幼儿发展的文化性和社会性。
不管在城市还是农村,幼儿园周围都具有一定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如树林、田地、砂石、农作物等,幼儿园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服务于幼儿园户外环境的创设。在回归幼儿本真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我们以自然为素材,以田野为课堂,建构了可以让幼儿紧密接触自然和充分开展探究的户外环境。
与此同时,我们还赋予了自然探究活动充分的文化意涵:
四、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需要将游戏作为幼儿学习的基本手段
学前期儿童的学习不应以掌握多少知识为评价标准,而是应该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为追求。幼儿的学习是一种体验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对幼儿的教育要注重幼儿学习的内部生发,关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精神上的主动涉入。要达成这一目的,教师就必须优化幼儿教育的方式和路径,将游戏视为幼儿园开展户外教育活动的基本手段,增强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幼儿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回归幼儿本真的幼儿园教育强调要以幼儿的方式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幼儿主动参与的学习才是真正属于幼儿的学习,这种学习模式不仅尊重了幼儿的主体性,同时也更好地发展了幼儿自身。幼儿在游戏中的探索、冒险、合作、反思行为正是幼儿生命自我展开的过程,户外环境中的游戏可以使幼儿更好地认识自然和自我,让幼儿在主动实践中形成了一种初始阶段的生命自觉。
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学习的途径和手段,对教师而言则是一种有目的的教育组织形式,强调游戏对于幼儿学习的意义以及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性并不意味着户外环境中的游戏可以全部交由幼儿自主支配,幼儿的游戏必须重视教师的组织与指导。
在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基于对幼儿的观察和理解来构建适宜的游戏活动和游戏环境,要使幼儿能够切实发挥自身的游戏精神且自由、自主地进行游戏活动;其次要对幼儿的游戏进行观察、评价和分析,帮助幼儿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使幼儿的发展不断走向全面和深入。
在实践中,我们要因循“幼儿为本、尚真启蒙”的思路,将户外环境创设和游戏活动设置结合在一起,着力为幼儿建构一个自由、自主的户外游戏环境。我们要充分利用幼儿园周围的水、石、沙、土、动植物等材料来创设供幼儿游戏的环境,这些游戏涵盖野趣游戏、亲自然游戏、大型互动游戏等多种类型。
这种游戏环境是丰富的、开放的、自由的和充满支持性的,它通过以幼儿为本的方式回应幼儿学习的特点和需求,提升了幼儿的发展品质,使幼儿成长为一个兼具自然情怀和自主意识的健全个体。
本文源自河南省新郑市市直幼儿园樊永玲,高山仰止,专业风范。诚挚感谢专家老师的思想引领,给予幼教工作者的教育教学实践指明方向,给幼儿老师点亮专业发展道路的心灯。本文转载仅用于学习资源的分享,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益直播预告
更多精彩内容
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