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喜欢欢妈了,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欢妈讲故事吧~
2020/01/27
星期一
欢妈第524条育儿感受
防护
??…??…??
1月25日,官方通报显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中,出现低龄儿童。
对于大家来说,比起我们自己,我们更担心孩子。
前不久,大家刚从官方渠道得知了“儿童不易感”的消息,但在一些不负责任的传播下,就逐渐演变成了“儿童不会被感染”这样的不实言论。
事实上,不易感≠不会感染,孩子也并非绝对安全,我们万万不可因为相信谣言,就放松警惕,忽略了对孩子的防护。
为了缓解大家的焦虑,第一时间告知大家正确保护孩子的知识!
如何保护孩子不被感染呢?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减少外出。
避免带着孩子外出走亲访友、互相串门,更不要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场所,比如带孩子逛集市、去游乐场、电影院、商场等人群密集的地方。
勤洗手真的有用吗,需要注意什么?
勤洗手是预防鼻病毒、冠状病毒等病毒感染的明确措施之一。基于此,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WHO)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
大人外出回来,先洗手洗脸,换衣服之后再接触孩子。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要勤洗手,用七步洗手法至少洗15秒钟,最好洗够30秒钟。
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吃饭前、上厕所后、手脏时、接触过动物后尤其要注意尽快洗手。
咳嗽或打喷嚏时,最好用纸巾或屈肘将鼻完全遮住,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不要用脏手触摸眼睛、口、鼻。
怎么选择适合孩子的口罩?
戴口罩是预防感染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但并不是所有口罩都具备预防病毒传播的作用,比如常见的纸口罩、活性炭口罩、棉布口罩、海绵口罩就不合适。
真正对病毒有阻隔作用的是N95口罩和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那么,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口罩呢?
首先,1岁以下的孩子是不建议使用口罩的,如果不得不外出时,可以适当遮盖头面部,同时一定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
以上建议仅仅是为了不得不出门的情况,比如去预防保健科接种疫苗等。最好的防护方法就是不要带孩子外出。
1~3岁的幼儿选择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即可,N95口罩的透气性比较差,不适合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用。
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选择儿童专用的N95口罩。
当然,如果实在买不到N95口罩或者医用外科口罩,普通的一次性无菌口罩也是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的。
近期遇上孩子打疫苗怎么办?晚打或不打可以吗?
介于近期疫情变化较快,为了更好地保护孩子,建议大家可以暂缓孩子的疫苗接种计划。等疫情情况稳定之后,再考虑补种。
有必要进行家庭消毒吗?如果需要,应该注意什么?
家中没有接触到可疑患者不应使用消毒剂消毒,但是应该室内定时通风。
户外空气质量较好时,早中晚均可通风,每次时间在15~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
如果必须使用消毒剂,可以选择75%的乙醇(医用酒精)或者含氯消毒剂擦拭地面、家具等表面,能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
一定要记得使用完消毒剂之后,再用清水彻底擦拭一遍,避免消毒剂残留在孩子可接触的范围内,以避免消毒剂接触到孩子皮肤,特别是手上,出现消毒剂食入情况。
如果是孩子的餐具、奶瓶、奶嘴等耐高温物品,可以选择开水煮沸30分钟消毒。56℃30分钟就能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
口罩是不是一直戴都有效?
不管哪种口罩,防护效果都是有限的,一定要定期更换,最好每2~4小时更换一次。
使用后的口罩如何处理?
用完之后的口罩要摘下来扔进密闭的垃圾袋或垃圾桶,不建议用开水烫或者用剪刀剪开,在没有防护知识的情况下这么做,反而可能导致病毒扩散。
孩子出现什么症状需要就医?
虽然体温升高是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但是大家也不能光看体温变化,还要看孩子的“难受”程度。
孩子出现“难受”表现就该就医。“难受”指的是吃喝睡、精神状态等情况发生明显变化,不要仅以体温作为依据。
图片来自网络,无法注明出处,如有侵权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
I have something to say for you
我有话对你说
老师们:
爱岗、敬业、肯于奉献是职业道德观的三个层位,爱岗是敬业、奉献的根本。
-欢妈
?
欢迎继续阅读
你会感兴趣的文章
?
About us
欢妈讲故事
分享儿童故事和育儿知识
妈妈的口碑铸就品牌
中国孩子喜爱听的故事
幼教专家推荐
让孩子爱上阅读
妈妈学会育儿
在爱的“聆听”中健康快乐成长
投稿邮箱
1832998366@qq.com
?
Join us
进群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