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各位小可爱,以下是梅子老师分析了2015年到2021上半年,总共12次考试的题目,把知识点细分之后,再细分涉及到的题型和分值占比,关于“模块一第三章儿童心理发展”的考情分析,大家可以发现,这一章内容多,也非常非常重要,需要大家高度重视起来,学透、学扎实,尤其是我以下红色标注的内容。
今天继续梳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这一块的内容。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考频比较高,从2013年到2021上半年,都有涉及考题,涉及的题型有单选、简答、论述和材料分析。帮大家梳理一下出题的方向。
怎么考:亲子关系单选常考点,也涉及过一个简答题,大家重点作为单选备考;同伴关系单选、简答、材料分析都容易出题,相关内容需要理解背诵,大家作为主观题备考;师幼关系过去考过论述题,语言组织能力强的可以不背诵,因为关于这个话题,相信大家都有话可说,但是仍然作为主观题备考;角色行为作为选择题备考即可;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单选、简答、材料分析题都考过,非常重要,需要理解背诵,大家作为主观题备考
。
具体知识点,点开下面的文章链接查看。
接下来,给大家挑选几道真题感受一下出题的方向和题目的难易度。
1.(2020下)小明搭房子时缺一块长条积木,他发现苗苗手里有一块,就
直接过去抢,小明的这种行为属于( )。
A.工具性攻击 B.言语性攻击 C.生理性攻击 D.敌意性攻击
2.(2020下)田田因为想妈妈哭了起来,冰冰见状也哭了,过了一会儿,冰冰边擦眼泪边对田田说:“不哭不哭,妈妈会来接我们的。”冰冰的表现属于什么行为
( )。
A.依恋 B.移情 C.自律 D.他律
3.(2017下)如果母亲能一贯具有敏感、接纳、合作、易接近等特征,其婴儿容易形成的依恋类型是( )。
A.回避型依恋
B.安全型依恋
C.反抗型依恋
D.紊乱型依恋
参考答案:ABB
4.(2020下)简述幼儿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的异同。
参考答案
答:幼儿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
(1)相同点
都具有攻击性和目的性;两者都会对被攻击者产生直接的或者间接的,生理或心理上的伤害。
(2)不同点
针对的主体对象不同:工具性攻击性行为指向物品;敌意性攻击行为指向人。内涵不同:工具性攻击行为指孩子为了获得某个物品所作出的抢夺、推搡等动作,这类攻击本身指向于某一物品的获取。敌意性攻击则是以人为指向目的,目的在于打击、伤害他人,如嘲笑、殴打等。
5. (2018下)4岁的石头在班上朋友不多。一次,他看见林琳一个人在玩,就冲上去紧紧抱住林琳,林琳感到不舒服,一把推开了石头。石头跺脚大喊:“我是想和你做朋友的啊!”
问题:
(1)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石头在班上朋友不多的原因。(10分)
(2)教师应如何帮助石头改善朋友不多的状况?(10分)
参考答案
答:
(1)材料体现的是中班幼儿的同伴关系问题,结合材料内容我们可以知道石头在同伴交往中属于被拒绝型,有主动交往的意愿,但是缺乏交往的技巧和方法,行为相对不适宜。影响幼儿同伴关系的因素主要有:
①幼儿自身的特征。
A.幼儿的气质、情感、能力、性格等个性、情感特征影响着他们对同伴的态度和交往中的行为特征,由此影响同伴对他们的反应和其在同伴中的关系类型。案例中石头的行为显示他为胆汁质类型,精力旺盛,好冲动,沟通交往的技巧缺乏。
B.对幼儿同伴交往关系影响最大的是其在交往中的积极主动性、交往行为及交往技能。例如石头是典型的被拒绝型儿童,其在交往中的行为方式不恰当,攻击性行为方式多,而友好、积极行为方式少。
②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A.活动材料,特别是玩具,是幼儿同伴交往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婴儿期到幼儿初期,幼儿之间的交往大多围绕玩具发生。
B.活动性质对同伴交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自由游戏的情境下,不同社交类型的幼儿表现出交往行为上的巨大差异。案例中的石头想参与到林琳的游戏中,但因交往水平较低,直接抱住林琳,引起其反感,体现了此点。
(2)帮助石头改善朋友不多的状况,应该从以下方面考虑:
①教给幼儿社会交往的技能技巧,增强其交往的自信心。
②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加强幼儿之间的合作交往机会。
③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引导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往期推荐
如果觉得自己有收获,
记得戳一戳点赞、在看呀!
点个
在看
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