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紧急情况处理方案
休克
1.幼儿突然休克,不要多搬动,要让患儿平卧,解开其衣服。患儿周围空气要保持流通,环境要保持安静。
2.脸色苍白的幼儿,卧时应把头放低,注意保暖,让孩子服一些温糖开水或淡盐水。
3.可用手指甲压嘴唇人中穴使孩子苏醒,抢救的同时将患儿送到医院急救。
窒息
1.如果孩子无法呼吸、咳嗽或说话,应立即让他侧卧,检查孩子的口腔及咽喉部,如果发现有异物阻塞气道,可试着将手指伸及异物处将异物取出。
2.如果取异物未成功或在口腔及咽喉部均未发现异物,应该迅速将孩子倒置或头朝低处俯于自己的大腿上,在他背部两肩胛骨间的脊柱部位用掌根以适当的力量拍击数下,使异物松动甚至咳出。
3.假如孩子已经无意识、无反应,也没有呼吸,应赶快向医院求救,并开始人工呼吸,同时配合胸外心脏按压等急救。
骨折
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专业救护人员到来之前,尽量安抚孩子的情绪,避免出现大幅度动作造成二次伤害。
2.若发现流血不止,应立即止血,并固定好孩子的受伤部位;如受伤处严重肿胀,切不可固定过紧。
3.如果孩子颈部受伤,要让孩子仰卧,并在其颈部两侧垫一些卷成一定厚度的软质材料,如衣服、毛巾,以稳定颈部的原有状态。
4.如果孩子从滑梯摔下,在呼吸或咳嗽时感到胸腹部位疼痛难忍,则有可能是肋骨处骨折,此时要随时观察他的呼吸状况,并及时送院。
5.若是脊椎骨折,切不可平抱或挪动孩子,应由两名以上的教师/家长用手平抬至担架上。
烧伤
1.首先要帮孩子镇静止痛,防止孩子休克昏迷。暴露幼儿受伤部位,将烧伤处浸泡于碱水内,数分钟即可止痛,且有消肿、防止起泡的作用。
2.随后可在孩子的烧伤处涂一些麻油、凡士林等。
3.将孩子烧伤部位浸泡在食盐水中,也有止痛消肿的作用。
4.可将生鸡蛋或蜂蜜,或两样混合调匀涂在幼儿的烧伤处,也能止痛消肿。
5.可在幼儿烧伤红肿处涂酱油或肥皂液,酱油可以止痛,但不能有效防止起泡,肥皂液有清化的作用。
6.烧伤的孩子口渴时,教师应让其用盐水,以免虚脱。
7.若是小面积表层烧伤,没有起水泡,应迅速用清洁的冷水冲洗或浸泡孩子伤处,以降低他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温度。
8.若被烧伤部位已经起水泡,切不可用水冲,也不可把水泡挑破。
9.若烧伤处有衣物粘连,切不可撕拉衣物,可用剪刀剪去孩子烧伤处周围的衣物,并及时用冰袋降温。
10.不要在烧伤处涂红药水等有色药物,以免影响医生对烧伤面积和深度的估计。
11.可用纱布或干净的衣服覆盖住孩子烧伤处,以防止创面感染。
烧伤
1.冲:立即用冷水冲洗伤处,降低受伤部位的温度,以免热伤害继续深入。
2.脱:在水中小心地脱去覆盖在烫伤处的衣物,以免身上衣物和伤口粘连。
3.泡:持续在冷水中浸泡烫伤部位30分钟,无法浸泡的部位可用毛巾湿敷。
4.盖:在创面涂抹烫伤药膏,盖上消毒纱布或干净毛巾。
5.送:立即送医院做进一步治疗,为避免创面感染,可盖上一层干净衣物。
脖子勒伤
1.若幼儿脖子上被勒出血印,应用碘酒对伤处进行消毒,或把保护性的植物油或医院配的油膏涂抹到幼儿脖子上,再撒点爽身粉,保持皮肤干燥。
2.如果幼儿脖子受伤部位肿起来,可用冰敷的方式消肿,切记不要用万金油和风油精等揉搓受伤部位,以免皮肤内层血管破裂。
3.如果出现伤口,要先帮孩子止血,用消毒纱布置于伤口上,用手掌或手指施压5~10分钟,最好不要用药品止血。止血后可用碘酒消毒。
高处坠落
1.要保持冷静,若发现幼儿落地接触硬质杂物,千万不可将幼儿抱住或抱起,避免造成受伤部位骨骼错位。
2.幼儿如果从高空坠落,其口、鼻均有血流出,处于昏迷状态,应立即将幼儿头部轻轻偏向一侧,用手指清除口腔中的血丝等杂物,避免幼儿窒息。
3.去除幼儿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
4.若幼儿的头部伤势较重且出血量较多,可用干净手帕轻轻按住伤口,止血包扎。如果头部有其他溢出物,切记不可随便乱动,尽量保持原状,并立即送幼儿前往医院。
5.幼儿若没有较大或较明显的外伤,为防止其他意外,可将幼儿安置成复原卧位再拨打急救电话。
6.若幼儿肩胛骨被摔伤,出现发青、肿胀等症状,不可给其揉搓,应冷敷,并送往医院。
切记
上述急救方法需要依靠老师和家长对具体情况的判断和检查,最好有保健医在场,及时送院就医,避免耽误治疗时机。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部删除。
若想了解更多课程请关注抖音号:yswb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