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此话说明了良好习惯培养是一个塑造人的过程,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更多关注孩子创新和实践能力,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却被忽视。由于现阶段家庭结构特殊,孩子在家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往往是几个大人围着一一个孩子转,孩子成立家庭的中心,家庭教育的目的不是孩子良好习惯养成的而是宠爱,顺从,使孩子成了小皇帝家人,假如这样发展下去对孩子,对家庭,对社会将产生很多不良影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可见,我们作为幼教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来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我做为幼教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来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
幼儿不良生活习惯养成原因分析
(一)孩子不良习惯养成的家庭原因
孩子习惯绝大部分是受父母和家人的影响,如大人睡眠时间晚,吃饭时间不固定,边吃边看电视或手机,吃饭挑食等等这些生活习惯久而久之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身边的孩子,习惯是行为的不断重复制造出来的好的行为不断重复就养成了终身受益的好习惯,不良行为不断重复就养成终身受害的坏习惯,为人父母者应密切关注孩子的一.言一–行尽可能避免重复造成的坏习惯,纵容也是孩子养成坏习惯的原因之一,父母应关注孩子的言行举止,有不良行为应立即制止,没有明确的态度就是纵容,有时候父母对孩子偶发的不良行为采取不闻不问有时候沉默也是纵容,是一种心理暗示,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不良习惯。
(二)家园之间不一致也是坏习惯养成的原因之一
家园积极配合才能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的,但是很多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被动接受和完成任务的心理,有的农村家长是由于忙于要去工作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全权交给祖辈带,只要孩子有吃好穿好不生病就好了,把教育局限在能唱几首歌,画几张画,做几道数学上,如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就离开,我问:“今天开方日活动怎么没有参加”有的家长说时间还没到是十点的,有的家长说要去街上买菜,有的家长说家务事还没做好等十点再来。来的家长目的也不明确,跟他们聊他门都说没有及时去孩子会发脾气,孩子要我第一个到,把合作教育的目的都瞥到一边,只有少部分家长会关注学习习惯和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由于存在这些问题,幼儿园教育得不到家长的配合,好的行为得不到强化和重复,不利于习惯的养成
二、幼儿生活习惯养成的指导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孩子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度过,家长有 责任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那要怎么做呢?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要孩子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如教育孩子不挑食,家长在孩子面前评价食物时不要表现出不喜欢某种事物,要告诉孩子每种事物都有营养,都要吃,要求孩子吃饭不能看电视自己吃饭时就要专心为幼儿营造温馨和谐的进餐气氛,做孩子的榜样,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最重要。因为每一个人都是在一天一天的成长起来的。无论他们有意的行为还是无意的行为,各种行为积累起来成为现在的自己。现在的习惯就是过去各种行为的重复。所以做父母教育的第– –任教师应该多注意自己日常生活的行为言谈。大家都知道孩子是很
爱模仿的,只要是家长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家长的一言一行就是孩子的榜样。如果家长的言谈举止是正面的生活行为习惯是良好的,那么孩子的习惯你就担心了。关键是家长自己的习惯意识不强。所以家长还要创设良好生活环境,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包容孩子的所作所为甚至过失行为,让孩子接受周围的环
行为习惯是先入为主的,一旦养成一种习惯再去改是很难的,因此幼儿园把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作为小班新入园孩子的重点,从小养成的习惯将会影响–一个人的终身。因此,从小班开始,我们从常规培养入手注重营造良好生活环境,人文环境,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为幼儿提供一一个相对安全的生活环境,小班幼儿的年龄小,相对应的环境必须是安全的、符合他们自身需要的。因此,我们创设了相应的物质环境,什么地方需要等待,什么地方需要安静,以及各种礼仪,我们与孩子共同设计了图标时刻提醒孩子,日集月累孩子就养成了习惯。例如,在幼儿园走廊挂了早上好,谢谢您等图标,提醒幼儿讲礼貌,在喝水、盥洗的地方我们都划分了等待区域,并配备了相应的标志。提醒幼儿此处需要等待,在如厕、洗手时依次排队,避免拥挤。在阅读区贴了安静的图标提醒幼儿此处要保持安静,不能大声说话。教师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孩子在家会再现老师在幼儿园的整个过程,教师和阿姨以及同伴都是孩子的榜样,因此教师和阿姨在带班时要克制自己的语言和行为作孩子的榜样,还要正确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
(二)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1、运用多种途径改变家长意识
改变家长与幼儿园的合作方式,提高家长的幼儿教育的知识让家长走进幼儿.园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幼儿园通过家园联系拦,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改变家长的认识,提高家长的育儿知识,举一些良好习惯培养的成功例子,让家长懂得在幼儿时间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让家长与幼儿园教育同步。入小班刚入园的幼儿就培养幼儿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我们可以把周重点通过家园联系拦告知家长,并说明家长应该如何指导孩子,告诉家长开始配合了态度就要坚决,要求就要一–致, 经过一个星期家长之间互相交流教育成果,有配合的家长成效很明显,没有配合的家长也改变了自己的态度与幼儿园同步教育经过一个学期的培养小班幼儿已经养成了生活自理的习惯。有了这个经验,在其他生活习惯培养上家长就很积极的配合了。
2、因材施教,照顾个别
不管哪个班孩子自己都存在着个别差异,因为孩子出生于不同的家庭,因此我就利用周末对特殊的孩子,习惯养成难的孩子进行家访,深入他们的家庭,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特殊的孩子各有个的特点,又不能用统一的教育方法,于是我把他们的情况一一记录下来,我怕自己的能力有限,周集备时我把问题抛出集聚集体的力量,针对不同的情况研讨不同的方案,如外来工子女我们就要求家长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讲卫生做孩子的榜样,隔代教养的让爷爷奶奶入园了解孩子的幼儿园生活,看看能力强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告诉他们不能溺爱和包办代替这不利用孩子生活习惯的培养。经过调整特别的孩子良好习惯也渐渐养成了。对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我们任重道远,孩子的习惯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对家庭和社会都有深远的影响,家庭、幼儿园和社会要通力合作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作者:上街中心幼儿园 林璇
时间:202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