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之后,气温升高,宜戒躁戒怒,调息静心。
来,一起戒吼吧~
一位中班老师决定开启她的戒吼修行。
给你们讲个恐怖故事吧:
我那群小家伙现在上中班了。
中班!
皮!
说不完的话!
如同摆设的耳朵!
我带他们做倾听练习时,他们很认真,很专注。
游戏结束,回到日常中,方才的练习完全失效!
我生气不是因为他们听不到我的话。
而是你明知道他们听得清清楚楚但次次装作听不到让你感觉自己备受冷落!
举个例子。
我们班安安是星期五的值日生。
每次,我提醒星期五的值日生去工作,
他都听不见,都要让我单独叫他的名字。
可是!
我让星期五的值日生去选区又或是拿分享的点心时,他的耳朵就从来没有失灵过!
所以根本不是听不见,是不想做的事情听不见!
又想气,又想笑,在气与笑中来回摇摆。
在这群小家伙没有上中班的时候,我是个特别温柔的老师。
永远是面带微笑,柔声细语,温柔到我都想自己嫁给自己。
偶尔生气了,我还会在情绪缓和后跟小家伙们讨论自己刚才的情绪,彼此做好约定,气氛十分融洽。
现在,他们的脑袋里只有自己想做的事情,很难控制住自己,就连班里最规矩的栋栋也在新学期加入此行列。
感兴趣的、好玩的事情,他们一定会认真听。
老师日常的一些叮嘱和告诫,他们听到也会当做听不见,又或是干脆趁机和身边的朋友悄悄说话。
日常使用的告诉大家回到位置上的音乐,以前响起时,所有人都会赶快行动起来。
现在,总有一些要等着老师单独喊名字才会开始行动的小家伙,而那些已经坐好的也不会保持安静。
我一个人,他们那么多人。
我的嗓子哪支撑得住喊那么多遍他们的名字!
有时,同一句话重复很多遍,嗓子就哑了。
心里真是心酸无比。
甚至有时被他们气到咆哮!
每次这样生气后,我都无比自责。
尊重孩子执行起来真的没有那么简单。
为什么?因为一群中班孩子真的很难搞!
作为一名专业的幼儿园老师,我当然知道他们如今的这种情况是因为自我意识开始强烈展现的缘故。
长大了,5岁多的年龄。
自理能力足以应对日常小事既然
交际能力足以跟朋友谈天说地,
思维能力足以跟老师斗智斗勇。
老师生气,我暂停。
老师缓和,我继续。
天天老师那么爱我们是不会真的跟我们计较的!
我现在才二十多岁,女人如花般的年纪,却已经开始脱发。
在我入这行的时候!
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
幼教使人变秃!
但是,作为一个积极进取的90后热血青年。
我是不会因眼前的困难而退缩的。
既然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那么我与孩子的相处理应更有办法。
我不能等着他们来理解我,配合我。
我只能去理解他们,配合他们。
虽然他们很难搞,虽然尊重孩子不简单,虽然我从小并没有在一个尊重与理解的家庭氛围中长大。
可是,既然我已为人师长,我在他们一生中最关键的阶段里占据了无比重要的位置。
我的语言、个性、处世态度都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方式。
如果我做好了,我的高度或许就是他们日后的基础。
面对聒噪如鸭群,选择性听不到的他们,
我要挑战自己的情绪——戒吼。
我将自己的戒吼经历记录下来分享给各位老师。
希望每位幼儿园老师,面对一大群顽皮的孩童,都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节奏。
戒吼第一天
3月5日 星期一
今天是年后开学的第一天。
孩子们突然从假期中脱离,走进有秩序的校园生活,浮躁难免。
按理说,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应该是令老师身心倍感压力的。
而我却非常期盼这一天。
或许是因为想看看那群小家伙有没有长个。
或许是因为自己布置的区域终于可以开始使用。
或许是因为特别想知道今天哭着要找妈妈的孩子是不是我猜想的那几个。(全猜中就去买彩票)
总之,今天面对这群浮躁的小家伙,我十分平和。
毕竟做了一个寒假的心理准备。
毕竟一个寒假没见了,心里稀罕。
3月5日,戒吼成功。
/
戒吼第二天
3月6日 星期二
今天下午是我的主班。
每到下午,天色不再那么晴朗时,我的精神状况就会有些糟糕。
询问过心理医生,说这是因为我在进化中保留了动物对环境变换敏感的本能,是好事。(然而我并不这样认为)
下午时的小孩子要比上午浮躁的多。
我特意为他们准备了比较自由的活动。自己少说话,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交流的空间。只在必要的时候(如活动结束,洗手喝水,吃点心)发号施令。
我想象着自己是一棵大树,他们都是在我身上筑巢的喜鹊,叽叽喳喳个没完。
我是树,我没有烦恼,我坚定地站在那,为他们遮风挡雨。
想象归想象,我毕竟不是树。
吃点心前的安静等待时间,我没有走出教室,就站到洗手间门口想看看里面情况的一转身功夫,班里两个随性淘气的小女生竟离开位置开始打闹(虽然是巴拉拉小魔仙那种)。
我感到很生气,让她们两个到门口罚站。
我生气并不是因为这一件事,以她们两人的淘气程度,当我看到她们时,我想到的是刚才这一件事情以及今天其他所有的事情。
我拿着同班老师上午给他们讲的绘本《汤姆挨罚》走到她们身边,问她们记不记得这是什么故事。
两人都羞涩的笑了。
我继续问:“这是汤姆挨罚的故事,你们还记得汤姆为什么挨罚吗?”
两人低下头,谁也不回答。
“请你们遵守教室里的规则。”我认真的对她们说。
对于这件事情的处理,我十分满意。
既达到效果,又维护了孩子的尊严。
虽然一开始的确挺生气,情绪上来有些控制不住,但想到自己定的目标,在走到她们身边的这几步路中迅速让情绪稳定下来,才圆满解决了这次的事情。
3月6日,戒吼成功。
/
戒吼第三天
3月7日 星期三
中班阶段的“耳旁风”现象非常严重。
这群小家伙都想着多点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说完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可是幼儿园生活中,有些事情是不能磨蹭的。
比如,饭前洗手。
比如,睡觉的时间到了。
比如,外出站队。
……
如果是大人,一定知道只要先做完这些必须的事情,回来还可以继续和朋友谈天说地。
但,他们是小孩子,他们不清楚,他们一定要把自己想做的先做完才行,他们会一直拖拉到老师单独叫他的名字为止。
我的嗓子不是很好,话说多了嗓子会十分酸痛。
有几个小家伙,每次都要拖拉到老师单独叫,还得让老师叫好几遍。面对他们,嗓子又发痛的时候,心里的火气“嗖”地就上来了。
不过,我还是努力按下心中燃起的火苗,起身走到他们身边,轻声提醒。
只有那么几次,没来得及给自己灭火,火焰从嘴巴里冒出来,幸好控制住了火候,才没有让火焰真的蔓延开来。
3月7日,戒吼成功。
/
戒吼第四天
3月8日 星期四
3月8日妇女节,亲子活动。
宝妈们看着宝爸写给自己的情书,哭了一大片。
今天肯定不会吼,成功。
/
戒吼第五天
3月9日 星期五
今天上午,和我搭班的老师儿子突然生病,请了假。
我们班的保育员老师是个虽四十多岁但在这个职业还是萌新的和蔼可亲的老阿姨。
而我,由于昨晚失眠,精神状况不比平常。
三重压力下,虽然我极力调整心态,但依然崩了。
“说了多少遍了!”
“小耳朵哪里去了!”
“×××!又是你!”
越吼越生气,越吼越自责。
午饭前,和我搭班的老师安顿好生病的儿子,紧急火燎从医院赶了回来,给了我短暂的喘息时间。
午睡的时候,我都会把孩子们的名字编进歌里唱出来,美名曰“好梦的祝福”。我一边唱着他们的名字,一边走到他们身边,轻轻抚摸他们的额头。
虽然这个上午,我们之间发生了一些不愉快。
但这一切,都会烟消云散。
他们爱我,我也爱他们。
我们都会努力做到更好。
3月9日,戒吼失败。
/
也许《戒吼日记》会写到觉得自己完全戒掉了“吼”的习惯就停;也许会一直一直写下去,从写“戒吼”到记录孩子的童真童趣,也记录自己作为幼师的时光。
写在最后
本文作者天天老师,写于四年前。当时是她正式工作的第二年,面对“不带小耳朵上幼儿园”的中班孩子们,总是被气到咆哮,可每每咆哮后,又无比自责。
她尝试着去理解、配合每一位孩子,每天坚持写“戒吼”日记。
她说:我的高度或许就是他们日后的基础。她希望用自己的戒吼经历,鼓励每一个身心疲惫却仍坚守初心的幼师。
如今四年过去,天天老师已经带到了第二届中班,戒吼日记已经停更了,因为她已经拥有了多种多样征服孩子们的方法。在儿童世界的星辰大海里,她又有新的征途等待开启!
版权说明
本文系教师荐稿作品,转自:幼教云园所服务平台。感谢原创作者的付出与辛苦。投稿或侵权请联系微信:twhztx。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外幼教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