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部分普惠性幼儿园确实遭遇了困境,且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延续一段时间,造成后疫情期间普惠性幼儿园“质量”和“可负担性”的隐忧。尽管目前多数幼儿园已复学,但国内疫情风险仍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普惠性幼儿园仍存在再度陷入疫情困境的风险。因此,基于普惠性幼儿园的实际困难和扶持需求,以及对其困境来源的分析,现提出以下建议,以应对当下及未来可能的困境,促进普惠性学前教育体系健康发展。
分类研判
保基本
受到疫情冲击,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严峻考验。因此,有限的财政补贴务必要高效地用于事关学前教育事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方面。从调研结果来看,普惠性幼儿园在疫情期间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收支不平衡,而教职工人员工资的支出就是这一阶段园所的主要甚至是全部支出项目。保障幼儿园教职工工资按时发放,保障教职工基本待遇,能够有效降低因工资拖欠造成的教师流失,解决当前及今后出现的质量隐忧。因此,我们建议将保障幼儿园基本运行作为资助支持的重点,尤其关注对幼儿园教师待遇的保障。
此外,研究还发现普惠性幼儿园的扶持需求较为多样,既有基本经费补助需求,也有防疫实物和防疫方法指导需求。因此,研究建议地方政府采用综合性的扶持手段,来帮助普惠性幼儿园顺利渡过难关。
一是发放生均经费补贴。为保障幼儿园的顺利运转,可采用“补学位”的方式部分或足额发放本年度普惠性幼儿园的部分生均经费补助,并依据“特事特办”的原则,规定此项经费可以且应主要用于工资待遇等关系幼儿园正常运行的支出项目。
二是下发临时专项补助,指划拨专项的一次性补助,用于幼儿园在疫情期间的防疫工作等。
三是实物支持和防疫指导:为幼儿园拨发用于防疫的物资,同时统筹做好防疫物资的调配、供应工作,指导和支持幼儿园做好防疫工作。
四是社保缴费减免:目前主要面向企业实施的社会保险单位缴纳部分免征的政策也可用于幼儿园,减轻普惠性幼儿园的缴费压力,浙江省等地采取了此类措施。
五是房租减免:除教师薪资待遇之外,房租支出是普惠性民办园在疫情期的主要支出,减免房租也是减轻其负担的重要方式。
六是提供信贷支持:可鼓励金融机构为在疫情当中面临困难的幼儿园提供利率下浮的贷款,对受到疫情影响还款困难的民办幼儿园给予延期还款的支持。
强化成本核算
本研究是基于园长的自我报告来考察普惠园的扶持需求,而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只能作为政策形成的依据之一。在制定扶持政策时,需要更为科学、准确的依据。防疫期间幼儿园真实的扶持需求由其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差额构成。我们认为,办园成本核算能较为有效、真实地反映举办、运行幼儿园的资源消耗量,将其作为制定补贴标准的依据,能保证支持工作的严谨、科学与公正,保障资助经费发挥最佳效用。坚持以办园成本核算为补助依据的原则,要求各地在从实际出发、科学核定办园成本的基础上,结合园所实际收入状况,测算保障其基本运行的资助额度。在综合选择和使用各项补助政策时,未经成本核算的一揽子政策容易导致过度补助和有限财政资源的浪费。值得注意的是,对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进行补助评估时,要在依据成本核算的同时,考虑幼儿园的累积收益结余情况,充分发挥办学结余的办学价值。
同时,如本研究所揭示,普惠性幼儿园在面临危机时,可能存在机会主义的行为,即压缩成本或(变相)提高收费,从而造成后疫情时期的“质量”和“可负担性”隐忧。因此,在确保补助资金到位的情况下,政府还应该加强对普惠性幼儿园的公共资金使用情况和教育质量提出约束规定,展开督导和监管。例如北京市就明确规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用于人员经费支出比例占保教费收费收入和财政生均定额补助收入之和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70%,同时还规定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应按有关规定实施幼儿园教师最低工资指导标准,约束财政经费用于幼儿园办学以及保障教职工的基本利益。
短期纾困
如上所述,此次疫情引发的停学虽为造成困局的直接原因,但造成普惠园疫情困境的根本原因则是部分普惠园经费来源相对单一,过分依赖家长收费,制度性的财政支持不到位(尤其是对教师工资待遇保障不到位)。这使得部分普惠性幼儿园长期在脆弱的财务状况下运行,原本就已“极度虚弱”,也自然无力应对意外危机。
因此,当政府出面提供资助支持时,应当立足现实且高瞻远瞩,坚持将暂时纾困与促进区域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相结合、扶持与规范相结合的原则。在缓解支持对象运行困难的同时,抓住问题核心与根本原因,建立健全经费投入长效机制,加大对普惠性学前教育的财政性投入,在成本核算和合理确定分担比例的基础上,以制度化、保工资、保运行的投入方式为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提供经费保障,把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相关精神渗透在支持工作中。
本文系教师荐稿作品,节选自《中国教育学刊》刊发的《疫情背景下普惠性幼儿园的现实困境及其化解》一文。如侵权请联系微信:wcytwh520删除。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外幼教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