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的外甥女在老家农村上幼儿园中班,拼音和基本的加减已经相当熟练了。外甥女说:“老师要求背的,背不过去要罚抄写的。”
昨天和一同事聊天,他兴奋得告诉我,他4岁多的儿子一暑假在家学了100多首唐诗了。看着他无比自豪的神情,我本想说NO,但不想坏了他的兴致。于是,就写篇文章来探讨一下吧。
莫让孩子做流泪的蜗牛
在一些教师和家长眼里,孩子就像油泥,想捏成什么形状就捏成什么形状;就像白纸,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就像空桶,想装什么就装什么……反正孩子小,让他学什么、做什么都是可以的。于是,这些教师和家长就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捏造孩子、涂鸦孩子、灌输孩子。背唐诗宋词、诵三字经、学舞蹈、练钢琴……无论是否理解、是否适合孩子学,统统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还美其名曰:”这都是为了你好!“
其实,孩子是需要慢养的,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需要教师和家长”慢条斯理“地走,而不是”大步流星“,否则孩子蜗牛一样缓慢的身体难以跟上如飞的健步而被拖垮、累坏!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别有用心者精心织造的谎言网,一网打进你的财富、你的精力、你孩子的健康身心。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从来没人抢跑,因为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事实上是先抢跑者往往输在到达终点之前。
孩子的成长像小麦一样需要过程,你今天种上麦种,明天就想收获一地的麦子,可能吗?一蹴而就无异于拔苗助长。教师和家长需要给孩子循序渐进成长的过程,
但在现实生活与教育中,教师和家长都不肯放慢脚步,都不愿让孩子慢慢走,想方设法地催促孩子步子迈大一点、再大一点,如果孩子能飞速前行那就谢天谢地了。多少家长羡慕那些三岁能背诗、七岁能作文的”天才“。
曾看过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个失落一小片的圆想找回完整的自己,到处寻找自己失去的碎片。由于它是不完整的,滚动得很慢,从而领略了沿途美丽的风景。由于它有缺口,经常被卡住,从而在困难中学会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终于有一天,它实现了自己的心愿。然而,作为一个完美无缺的圆,它滚动得太快,错过了花开时节,忽略了虫子,以致于失去了很多很多……
如果将之和教育孩子相联系,那么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孩子教育需要慢节奏,唯有如此孩子才能欣赏更多的风景,享受成长过程的幸福、美丽和快乐。
因此,亲爱的教师和家长,请你精下心来,放慢你的脚步,陪着孩子慢慢地、静静地体味生活的美好滋味和学习的快乐吧,千万不要牺牲快乐的亲子时光和孩子一去不复返的童年为代价,让孩子成为“一只流泪的蜗牛——好奇心在流失,自信心在减退,创造力在湮灭、健康力在磨损……
相信孩子,静待花开
十年树木方成材,百年树人功才成。家长要尽量让孩子多玩,多接触大自然,要利用孩子的探索天性,引导孩子认识真实世界,建立认知基础。如让孩子用五官感觉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用心去体会数字的意义,而不是只知道1+1=2。很多孩子可以不加理解地知道6+2=8,将乘法表背得烂熟于心,但那只是邯郸学步、亦步亦趋而已。
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成熟需要时间。教师和家长都要以更加淡定的心态,容许孩子跌倒再跌倒,只要孩子能再自己站起来,他就能慢慢学会步履坚定。
因此,相信孩子,静待花开,但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
敬请关注
李季湄教授:我们改变了什么?我们还能改变什么?办有文化的幼教,做有思想的幼师!
陶金玲教授:打破“技能取向”的禁锢 “能歌善舞”不应成为幼师专业化培养的方向
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图文版:幼儿园和家长请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