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昆虫 寻秘密
··············
1
捉虫前的准备
“捉虫前需要准备什么装备呢?”
大家开始畅所欲言,
并从家里收集了捉虫装备。
··············
2
我们去捉虫
装备准备好了,出发去找虫子。
草丛里、城墙下、操场上、滑梯边……
到处都是我们寻找昆虫、观察昆虫的好地方。
··············
3
我们找到的昆虫
走出幼儿园,我们与家长一起寻找昆虫,查找昆虫资料。做成小海报带到幼儿园,与同伴一起分享、学习,认识更多的昆虫。
··············
4
我们在游戏
在“了不起的小蚂蚁”“齐心协力的毛毛虫”体育游戏中,我们不仅通过不同的动作练习锻炼了身体;还学会了和同伴一起友好合作,商量解决各种问题;遇到困难我也不轻易放弃,学着坚持到底。
睢,我们正在认真地用纸黏土制作各种小昆虫,请欣赏我们栩栩如生的作品吧:
··············
5
我们的新发现
小插曲:一个雨后的早晨,大家正在操场上进行晨间活动。瞧!我们发现了什么?
大家快来看呀,我发现了一只蚯蚓。
它是虫子,我们把它装在捉虫罐子里带回教室吧。
我家里有本《蚯蚓日记》,明天带过来我们一起认识一下蚯蚓。
可是蚯蚓不是昆虫呀,昆虫都有头、胸、腹,都有两对翅膀,六只脚,蚯蚓没有呀,所以它不是昆虫。
对,我也回家和爸爸百度了,昆虫都有三对足的。
我家去年养过蚕宝宝,它是昆虫吗?
蚕宝宝长得和蚯蚓差不多,细细长长的,没有翅膀和脚,它不是昆虫。
蚕宝宝长大了会变成蛾子,好像是昆虫。
这么神奇,我们也想养蚕宝宝。
护昆虫 爱环境
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行动起来
昆虫世界总是给人类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孩子们将带着这份好奇心和求知欲,
继续走在昆虫探索之路上。
来源 | 江苏省南京市海军指挥学院幼儿园
敬请关注
李季湄教授:我们改变了什么?我们还能改变什么?办有文化的幼教,做有思想的幼师!
陶金玲教授:打破“技能取向”的禁锢 “能歌善舞”不应成为幼师专业化培养的方向
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图文版:幼儿园和家长请收藏
华爱华教授:课程改革理念催生了幼儿园“活动区”活动,价值在那里?
敬请关注
李季湄教授:我们改变了什么?我们还能改变什么?办有文化的幼教,做有思想的幼师!
陶金玲教授:打破“技能取向”的禁锢 “能歌善舞”不应成为幼师专业化培养的方向
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图文版:幼儿园和家长请收藏
华爱华教授:课程改革理念催生了幼儿园“活动区”活动,价值在那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外幼教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