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来源。
——陈鹤琴
一个人为的机械环境和自然环境那个更合适孩子发展?哪种环境孩子更加喜欢?从水泥、钢铁到塑胶塑料再到今天的生态环境,不难看出生态环境才是孩子们最需要的环境。陈鹤琴老先生提出的”大自然大社会”教育观就是要给孩子们一个自然的环境。孩子的发展需要生态环境,幼儿的发展需要生态环境。
阳光雨露、花香鸟鸣、清风绿树,云卷云舒。
一个自然、生态、有趣的户外环境带给孩子们的远远不只是视觉上的美好感受,而是能够给予他们一个天马行空的自由空间,融入到自然当中,在环境的滋养下,收获闪闪发光的童年。
Wedding
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幼儿园户外环境的每一个角落都应该能与幼儿建立关系,每一处对幼儿来说都是有用的、好玩的、有吸引力的,而不仅仅是虚假的精致与好看。
沙池水系,树屋,霍比特小屋,树桩等天然玩耍区的规划呈现,使得户外不再只有冷冰冰的玩具组和塑胶跑道,而是有机结合,愈充满生机。在这样自然生态的户外天地里解放天性的孩子们,正是这方环境最美的颜色。
自然生态的户外定然少不了种植区的点缀,幼儿在种植区的活动就是亲近大自然的一种方式,根据幼儿特点创设种植环境,可以帮助孩子在玩耍中了解自然,也能体会到果实的来之不易和收获丰收的喜悦。
自然生态的户外环境中,物种丰富,日新月异:花草树木,春华秋实;鸟兽鱼虫,生生不息;夏雨冬雪,四时更替.. ..这些无不是“智慧的教师”,时时引发着幼儿的惊奇;无不是“鲜活的教材”,处处引导着幼儿的探索。
在树林里唱歌、跳舞,在草地上奔跑、嬉戏,呼吸清新的空气,沐浴充足的阳光,泼洒清澈的溪水……
漫步在绿植长廊下,太阳透过树叶洒在孩子的脸上,留下金灿灿的光影……捧书细品亦或是放松小憩,都享受着自然的馈赠和滋养。感知自然,体味自然,回归自然,孩子,是属于大自然的。
平时孩子们接触大自然时是懵懂的,无目的地,而一所幼儿园的户外环境在经过精心设计后,便可以有准备的,有目的地带孩子去玩耍,在玩耍中了解自然、探索自然,效果则全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