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博苑教育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TE1NjUzMw==&mid=2654619381&idx=1&sn=ee455598237edb7ff0e88dc5b94b9269
柯洁:“棋至中盘,我努力寻找机会,可是AlphaGo实在是太完美了,它下出了让我感到寒冷的一步棋,令我感到绝望的一步棋。它下完之后,我知道我这盘棋是不可能赢了。我感到浑身都在颤抖,真的,寒冷地颤抖。我再也控制不住情绪,赶紧冲出对局室,找到一个无人的角落里哭了起来。因为即将到来的3:0,这样的结局对我来说实在是太绝望了。”
这是比赛后,世界围棋冠军柯洁首度坦言在对战人工智能(AI)机器人AlphaGo时,他即将遭受三连败时的情景。
AlphaGo的完胜,在让人们惊喜于人类科技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提出了一个严峻的命题:科幻电影里,AI机器人统治人类的场景是否会成为现实?人类是否终将被AI取代?
不得不承认,“更精准、更持久、更高效、不知疲倦”的特征,让AI具有超强的“社会”竞争力。
然而面对这个命题,我不以为然。
人类大脑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其精密复杂的程度远比程式复杂,我更倾向于这样定义:AI的胜利,是人类技术革命性的胜利。
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十年里,越来越多的依赖于某单一知识体系或技术经验的职业将更加容易被AI取代,比如厨师、主刀医生、工厂生产线上的工人、会计,甚至金融行业的数据分析师。因为在被给予了明确指令时,AI会因为其精准、高效和极微的失误率,而完美地完成指令。
所以,只有掌握跨学科的思维方式、拥有交叉领域知识的人,才能脱颖而出,真正意义上的面向未来。
其实,越来越多的世界顶尖学校,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明确定义“通识”、“跨学科”——Liberal Arts Education(通识教育),将成为未来高水平人才的评判标准。
哈佛大学在1945年出版的《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中,就前瞻性地给出了明确的对于实施通识教的思考和建议。
在美国,包括哈佛大学、MIT等在内的顶尖院校,都设立了融合科学、艺术、数学、哲学、语言等的跨学科专业,并授予通识教育的相应学位。在欧洲,通识教育不仅在高校设有专业,还开设了丰富的跨学科课程,比如英国老牌名校伦敦大学在2012年开始设立Art and science(艺术与科学)专业,伦敦国王学院设立了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subjects( 人类学与社会科学专业)。
世界在高速地变化着,知识在快速地更新迭代,现在的世界的模样,是20、30年前的一辈人很难想象的。越来越多的具有革命性的技术,正快速的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如现在我们经历的:我们早已不必等待100年的时间跨度,才能实现一次技术革命,更何况,在未来。
显而易见,通识教育,教给孩子的是一种更具有开拓性、前瞻性、批判性的多维度思维方式。这些名校,不仅教给孩子看待世界的方式,而且,教给他们的,是多维度地,批判性地,融合创新与批判力量地看待世界的方式。
因为只有具有这样能力的人,才有极大可能地开创不同于现在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未来”。
那么,在学前教育的重要发展阶段,如何才能够鼓励孩子探索与体验,给孩子通识学习的机会,让孩子获得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呢?
2019年1月7-8日,国际学前教育研讨会(BIPEC)与北纬45°自然教育国际论坛联合举办,呈现一场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教育大会,汇聚各学科教育专家,共赴一场未来之约。
看到未来,才能走向未来。
▼ 专家阵容 ▼
幼儿园经营管理:崔文生(中国大陆)
——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博苑教育创始人之一,总经理,
博苑幼儿园总园长
自然教育:田村圣美(日本)
——日本斑比森林幼儿园创始人,校长
蒙台梭利:Mervi Flugsrud(挪威)
——挪威蒙台梭利学校校长
建筑与艺术:杜铭秋(中国台湾)
——同济大学建筑声学博士,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系副教授,
亚洲自然教育联盟ANEA倡议者
特邀主持:云飞(中国大陆)
——博苑教育创始人之一,
博苑教育总优化师,
主持编著了《蒙台梭利教师手册》
《2-6岁教学计划使用参考手册》
《蒙氏语言规范》等图书
▼ 扫码共赴未来之约 ▼
报名咨询优师教研
胡老师:175-0110-4800
▼ 日程安排 ▼
BIPEC,看到未来,才能走向未来
▼ 会务信息 ▼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儿园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