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先生生病了(小班)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情境表演,理解故事内容,并能用情境性的语言进行讲述。
2.知道生病要去医院看病,并懂得关心问候病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熊先生头饰、小兔子头饰、护士帽、白大褂、针筒、药瓶、药、号码牌、医生用具(听诊器、压舌板、手电筒等)。
活动过程:
1.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今天熊先生没有去上班,我们看看他怎么了?
提问一:熊先生怎么了?(熊先生在不停地咳嗽和流鼻涕)
提问二:熊先生应该找谁帮忙呢?(熊先生感到身体不舒服,与幼儿讨论熊先生应该找谁帮忙?)引导幼儿知道生病了找谁来帮忙。
2.围绕讲述内容自由交谈,教师逐个进行指导
提问一:熊先生到医院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熊先生先去挂号)
提问二:熊先生看到兔医生,医生是怎么问他的?(问熊先生哪里不舒服)
提问三:熊先生是怎么回答医生的?(咳嗽和流鼻涕,觉得全身乏力)
提问四:医生是怎么给熊先生看病的?(首先用听诊器听了熊先生的呼吸和心跳,接着又请熊先生张开嘴巴,用压舌板和手电筒看了熊先生的喉咙)
3.引进新的讲述经验,学习情景中的对话
幼儿再次欣赏故事,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内容,邀请幼儿讲述故事。
4.巩固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教师指导幼儿用故事中的对话进行角色表演。
教师小结:
我们生病了,就要到医院找医生看病。如果小朋友身边有人生病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怎样去关心他们呢?
水果歌(小班)
活动目标:
1.观察香蕉、苹果等水果的颜色,以水果的颜色为题材创编儿歌。
2.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1.香蕉、苹果、葡萄、西瓜等水果的图片(正面没涂色,反面涂有颜色)。
2.水果挂饰(香蕉、苹果、葡萄、西瓜)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都吃过哪些水果呀?举起你们的小手,说说看。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位水果娃娃,他们是谁呢?
教师逐一出示苹果、香蕉、葡萄、西瓜等水果图片(没涂颜色的一面),引导幼儿说出是什么水果。
(2)现在,老师就给大家变个魔法,先请小朋友说说苹果是什么颜色,说对了,老师就把苹果的颜色变出来。
(3)用同样的方法,请幼儿说说其他水果的颜色。
2.编儿歌《水果歌》
现在我们就用这些好看的水果编好听的儿歌。
(1)给苹果编儿歌。
教师编一句:什么水果红又红?
启发幼儿编第二句:苹果苹果红又红。
(2)给香蕉编儿歌。
教师编第一句:什么水果黄……
启发幼儿说出:香蕉香蕉黄又黄。
(3)给葡萄编儿歌。
请能力强的幼儿编第一句:什么水果紫又紫?
其他幼儿编出第二句:葡萄葡萄紫又紫。
(4)请幼儿把刚才编的儿歌连在一起念一遍。
什么水果红又红?苹果苹果红又红。什么水果黄又黄?香蕉香蕉黄又黄。什么水果紫又紫?葡萄葡萄紫又紫。
(5)给西瓜编儿歌。
现在我们给西瓜编儿歌,谁会把两句一下子编出来?
请幼儿模拟前面的句式编出:什么水果绿又绿?西瓜西瓜绿又绿。
3.游戏:水果歌
给幼儿分发不同水果的挂饰,当老师问“什么水果红又红”的时候,佩戴苹果挂饰的幼儿要站起说“苹果苹果红又红”,佩戴其他水果挂饰的幼儿则不可以站起。游戏依次进行。
房子(中班)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儿歌,会完整讲述句子“我的房子要有……”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尝试创编儿歌《房子》。
3.鼓励幼儿能勇敢地在家长面前大胆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各种房子图片,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通过简单谈话,引导幼儿说出有关房子的经验
(1)房子我们都很熟悉,谁来说一说,你见到过什么样的房子?
(2)不同的房子里有些什么东西呢?
(3)房子有些什么用呢?
(4)如果请你来设计一幢房子,你希望是什么样的?
鼓励幼儿畅所欲言,引导幼儿清楚、连贯地进行表述。
2.通过观察图片,学习儿歌《房子》
(1)教师出示幼儿用书《房子》,引导幼儿观察后讲述。
(2)结合幼儿讲述,整理出儿歌中的语句。
(3)教师示范朗诵儿歌《房子》,幼儿倾听。
(4)教师引导幼儿学念儿歌《房子》,纠正念得不当的地方,然后分组练习念儿歌,加深印象。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尝试创编儿歌《房子》
(1)请你用和儿歌中一样的话,来说一说你想设计的房子要有什么?做什么用处?
(2)幼儿分散自由练习,教师参与倾听和指导。
(3)组织交流。
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创编好的内容和爸爸、妈妈说一说。
好朋友(中班)
活动目标:
1.调动积极参与讲述的兴趣,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2.学习根据两个相关的图片(或实物)内容有条理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活动准备:
桌子若干,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
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翘翘板”。
师:天上有什么?森林里有什么?
幼儿回答。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发现图片之间的联系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好看的图片,我们来一起看看有些什么?
教师任意拿出二张图片,并用一句话将两个图片连起来。如:
花→水,我给花儿浇水。
森林→老虎,老虎是森林之王。
3.幼儿操作,自由讲述
幼儿操作桌上的材料,合作或独自讲述。
4.利用实物讲述
师:除了这些图片,我们还可以用教室里的物品说一句话。
比如:小朋友→椅子,小朋友坐在椅子上。
请个别幼儿讲述。
5.结束活动
刚才我们为图片和班上的物品找到了好朋友,那现在我们到操场上去看看还能把谁找到好朋友。
美丽的大海(大班)
活动目标:
1.能讲述大海的美丽景色,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2.以视听觉的途径,感受大海的美。
3.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环保的意识。
活动准备:
与大海有关的视频、音频、动画课件等。
活动过程:
1.教师请幼儿倾听“大海”的音效导入活动
2.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讲述对大海的印象
提问:
(1)你见过大海吗?你见过的大海是什么样的?
(2)大海美吗?你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大海吗?
3.请幼儿观看视频讲述
(1)幼儿完整观看视频。
提问:刚才你们看到大海的美丽景色有哪些?
(2)选取代表性的动画画面,让幼儿具体讲述。
4.请幼儿用黏贴的形式表现大海的美
教师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最后请个别幼儿来讲述自己粘贴出的大海的美景。
5.教育幼儿要保护海洋、保护大自然
(1)请幼儿观看被污染的大海画面,激发幼儿说一说这样会有什么后果?
(2)讨论: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够保护大海?激发幼儿保护海洋、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快乐的周末(大班)
活动目标:
1.学会在集体面前用响亮的声音,较为清楚地表述自己周末的活动。
2.能安静地倾听同伴谈话。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幼儿周末活动的照片、门票、纪念品,部分幼儿过周末的视频等。
2.资源利用:请家长协助收集幼儿周末活动的照片、视频等,并丰富幼儿相关的生活经验。
活动过程:
1.观看幼儿过周末的视频
(1)幼儿欣赏过周末的视频。
(2)提问:视频里的周末是如何过的?
(3)通过对录像内容的理解,帮助幼儿了解是如何度过快乐的周末的。
2.幼儿结合照片、门票、纪念品等进行谈话
幼儿自由结伴或分成小组交谈,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并提醒幼儿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述。
3.集中谈话
(1)引导幼儿欣赏同伴周末外出活动、游玩的录像。
(2)幼儿围绕“周末我最高兴的事情是……”进行讲述,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响亮、清楚地说说周末自己最高兴的事情。
活动延伸:
请家长有意识地丰富幼儿周末活动的内容,鼓励幼儿运用绘画、拍照等形式记录、收集相关材料,让幼儿过一个安全、丰富又有意义的快乐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