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刘铁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儿童学习的关键不是学到了什么,
而是通过学习活动带出怎样的生命存在状态
01
重新认识儿童:
作为整体的生命
02
游戏、交往与儿童学习:
融身世界之中
3
儿童教育的基本目标:
过充分的儿童生活
首先是身体自然层面的健康
其次是爱的交往
个体成人发生在爱的交往之中。“个体的属人性展开在人与人的联接中,展开在个体对他人的感受之中,展开在人与人的爱的联系之中。确切地说,个体的属人性生成于爱之中。”一个人初生于世,嗷嗷待哺之中,婴儿对母亲怀抱的感受潜移默化地滋养着一个人对世界的初始感受。
正因为如此,母乳喂养不仅仅是给新生婴儿提供物质的满足,维持基本生存的需要,同时也是在孕育新生婴儿对世界的初始感受,也即潜移默化地孕育一个人对世界的情感态度。在这个意义上,当我们说,一个人的成长与教育始于母亲的怀抱,一点也不过分。
扩而言之,个体初生于世,从周遭亲人的身体接触中获得的亲子之爱,召唤着一个人最初的人性。
“最初的交往在亲子之间,最初的爱乃是亲子之爱,亲子之爱乃是个体降生于世遭遇的世界的初始形式,这种基于天性的爱的交往,不仅让稚幼的个体获得生存与安全感,获得自然身体的内在和谐,同时也因为感受周遭他人的富于爱心的情状于内心,而获得自我对他人与世界的最初的情感状态,也获得自己作为人的初始经验。”
爱的交往始自家庭亲子关系,并一点点向着周遭人事扩展,形成个体与周遭人事的和谐关联,保持个体向着周遭人事的通达。
再次是心智层面的充实
来源:节选自《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来源|生命教育网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
感谢您的关注,欢迎收藏转发!
版权说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在文章底部留言,注明原创地址,编辑部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