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活动是幼儿园常见的一种活动形式,
它是幼儿了解认识自然的窗口,
也是幼儿探索、观察植物的有利场所。
幼儿在种植活动中,增加对植物生长过程的了解,
获得多方面的经验,
增进情感和能力的发展。
课
程
起源
每个班级在“亲亲农场”都有一块种植园地,班级可以自由利用分配到的种植地开展种植活动。春天来了,大五班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种些什么?因为孩子们在幼儿园经常能吃上南瓜,所以他们提到了种南瓜,南瓜是一种什么植物?如何种?怎样才能结出美味可口的南瓜?这些成为了孩子们想要弄明白的问题。因此,老师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展开了《趣探南瓜》的种植探索活动。
活动一:气温记录员
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活动后,孩子们对南瓜育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种植活动更是迫不及待。“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种南瓜呢?”小朋友们发出了很多这样的疑问。说明幼儿对种植前的气温需求不了解,这也是种植活动所必不可少的经验之一,于是我们开展了《气温记录员》的活动,带着孩子一起认识温度,尝试对比,了解南瓜种植需要的温度。
分析与反思:
考虑到难度问题,设置的记录表间隔是比较大的,表格使用的气温几乎都是双数,如果结合现实气温,更具有真实性。准备的“天气预报表”和“记录表”应该再大一些,更便于幼儿观察;展示阶段可以根据两种不同的折线图,让幼儿结合折线图和人们生活的影响谈一谈,与目标相结合。
活动二:一起来除草
经过前期一系列的种植、观察活动,幼儿对本班的小南瓜苗很是喜欢,平时的植物照顾活动也都是抢着去照顾,上周的农场活动中幼儿发现菜地边上有许多的小杂草,一开始还被小朋友们误以为是小菜苗,于是我们开展了除草活动。
刚开始幼儿不知道怎样区别小草和南瓜苗,于是我们一起来到了菜地,将菜地上的小草和南瓜苗与徐爷爷的南瓜苗进行对比,幼儿很快就掌握了区别的方法,南瓜苗的叶子是粗糙的、叶子大,造型像手掌。
分析与反思:
《指南》科学领域中提到大班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是刨根问底,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学会用对比的方法,将小草与南瓜苗分类,帮助自己更快更好地完成除草工作。孩子们在活动中发现了问题“有的草难拔出来,有的草容易拔出来,这是为什么呢?”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幼儿有意识的去观察了两种草的不同之处,总结出来了经验,难拔出来的根须长有多,容易拔出来的根须较少。
活动三:南瓜苗有多高
这段时间孩子们对南瓜苗特别上心,原因是我们种植的南瓜比徐爷爷种植的南瓜长得慢,孩子们十分着急,也非常疑惑为什么会这样呢?
有的孩子猜测是因为没施肥;有的猜测是水浇得太多了;还有的孩子觉得是不是徐爷爷选的菜地肥沃,南瓜苗就长得快……为了和孩子们一起探索其中的缘由,我们带上了测量工具和记录本,打算实地考察一番。
分析与反思:
通过活动孩子们用测量的方式了解南瓜苗的高度,知道数字越大,南瓜苗越高,知道测量要从底部对齐测量,叶子的最高就是终点,幼儿对测量的兴趣比较浓厚,对数字的认识也有的隐性指导。在益智区的游戏中也投放了有关测量的游戏,供幼儿探索、尝试。
在本次农场活动中幼儿不仅发现自己种植的南瓜苗发生了变化,还发现徐爷爷种植的南瓜苗与我们种植的有很大变化,幼儿将两种不同大小的南瓜苗都进行了观察、分析,大胆猜测造成南瓜苗大小不同的原因,并有了给南瓜苗施肥的想法。
活动四:南瓜开花啦
根据孩子们的讨论发现,我们收集到了肥料——油菜籽渣、豆腐渣,施肥后的南瓜生长地很是迅速,原本发黄的叶子也变得绿油油的。没过几天,南瓜开始看出一朵朵小花了。
马宝说:“南瓜的花是黄色的,还是包在一起。”
溪溪说:“这里有一朵盛开的,我数了数是五片花瓣。”
九九说:“它的造型有点像喇叭花。”
孩子们通过观察、写生,发现了南瓜花的外形特征,还通过学习了解到南瓜花是单性花,即雌雄异株,雌花比较大,一般生长在植株下部,雄花则比较小,生长在植株上部,需要通过授粉才能开花结果。
分析与反思:
我们来到农场让幼儿观察南瓜花的特点,之后让幼儿说出发现的特点,幼儿能发现南瓜花有五瓣南瓜的叶子像爱心形,上面还有毛绒绒的小刺。孩子们能调动各种感官去观察南瓜花的外形特点,然后我们回到班级进行南瓜花的绘画,观察后再绘画,发现孩子们抓住了很多小细节,画好之后一起相互欣赏绘画作品。
活动五:给南瓜搭架子
随着南瓜的生长,南瓜藤上已经长出了许多的藤蔓,孩子们结合以往的种植经验,幼儿发现南瓜的藤蔓也是像卷卷的电话线造型。
“南瓜的藤蔓长出来了,是不是该给它搭架子了呢?”豆豆问道。
米果说:“是的呀,我们是不是也要给南瓜搭上架子呢?”
说完小朋友们就开始讨论搭架子需要用到哪些工具
萱萱说:“需要长木条、剪刀,还有绳子。”
“绳子用在做什么呀?”彤彤问道。
“要把南瓜藤绑在木条上,这样南瓜才会往上长。”桐桐回答道。
收集好所有的材料后,小朋友们开始尝试给南瓜搭架子,萱萱小朋友负责给南瓜系绳子,其他小朋友负责剪绳子、插木条,很快就完成了搭架子活动。
分析与反思: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逐渐掌握了系绳子的方法,在给南瓜搭架子的过程中,幼儿了解到系绳子可以帮助南瓜藤向上攀爬,让南瓜结地更多更结实。并且尝试分工合作将搭架子的活动进行到底,体验到了分工合作的乐趣与效率。幼儿丰富的生活经验也能帮助他更好的体验农场活动,过程中幼儿提出的问题也能被其他幼儿解答,促进了良好的的同伴互动。
活动六:南瓜结果啦
在孩子们的精心照顾下,南瓜已经结果啦,孩子们发现南瓜的造型像个小灯笼,南瓜花正好在南瓜的下端,像灯笼下面的穗子。通过与徐爷爷的南瓜对比,发现徐爷爷种的南瓜和我们种植的南瓜形状是不一样的,徐爷爷的是竖着的椭圆体,我们的是横着的椭圆体。这又是为什么呢?带着疑惑我们一起去询问了徐爷爷。
原来徐爷爷选择的南瓜种子和我们的不一样,徐爷爷种的是黄皮长南瓜,我们种的是贝贝南瓜,在活动前幼儿对南瓜的品种知道较少,于是我们开展了《认识南瓜》,小朋友知道南瓜还有蛇南瓜、磨盘南瓜、奶油黄瓜等品种。
南瓜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后期我们会继续照顾南瓜,等待南瓜成熟的时候,一同感受收获的喜悦,共同讨论南瓜美食的做法,品尝南瓜美食,一起期待我们后期的故事吧!
教师反思
陈鹤琴先生曾说: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大自然、大社会是孩子们最真实的、最丰富的、最具吸引力的学习环境。在这次南瓜种植活动中,孩子们亲自动手种植南瓜,并对南瓜进行照顾,让他们体会到整个过程的艰辛与快乐,从而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思想。通过对南瓜的观察和记录,感受生命的神奇并更加尊重和珍惜生命,培养了责任意识。
种植园的建立,让孩子有了一个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孩子们尽情地观察、探索,小小种植园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同时促进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我们将会以此为教育契机,继续开展种植活动,让一个个精彩的种植故事呈现在孩子身边。
来源: 晋江市东石镇金山中心幼儿园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
感谢您的关注,欢迎收藏转发!
版权说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在文章底部留言,注明原创地址,编辑部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