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
一个游戏,一个话题,
甚至一块木板、一个图形
都可能成为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课程带给孩子的是什么?
当我们轻轻俯下身,
倾听孩子们的童言趣语,
课程故事就在我们身边悄然展现
一块清凉的小床单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
“老师,这是什么布?”
“老师,这块布为什么摸起来凉凉的。”
“它好像比别的布摸起来要硬呢!”
“为什么要铺这样的床单?”
……
就这样
一起来听一听这个“布”一样的故事吧。
布,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衣服、小床、书包等生活用品,处处可以发现布的踪迹,布有着丰富的图案和不同的触感。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都蕴藏着教育的契机,教师要善于把握幼儿在一日生活中随时出现的教育契机。
布到底从哪里来的呢?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步入布的世界,了解布的文化,发现布的特性和用途,寻找“布”一样的趣味。
通过探索孩子们知道了棉花是如何变成棉布的,同时对织布机是如何操作充满了好奇。为了加深孩子们对布从一条线变成一块布的理解,老师带着孩子们看了织布的视频,感受布料的制作过程。
布的吸水实验
通过实验探究,孩子们发现棉布吸水最快,刚滴上去的水就被吸干了;防水布不吸水,滴上去的水珠一直附着在布上面。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在科学区给孩子提供了足够的操作材料让孩子自主通过实验来获取结果,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拓展延伸。
孩子们带来了收集的各种布料,线、纽扣、串珠等各种辅助材料。
每个孩子设计了自己心中最美的布的图案,有条纹、花朵、爱心……
孩子们挑选自己喜欢的布的面料,给娃娃制作衣服,用纽扣、丝带点缀娃娃的裙子。
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各色碎布通过裁剪缝贴制作各种样式的包包。
扎染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一直以其独特的美点缀和美化着人民的生活,是众多民间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做好了前期准备,孩子们终于迎来了扎染初体验。
孩子们兴致高昂,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朋友们的扎染成果吧。
在彩色相间的图案之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里烙下了深刻的印记。
抓尾巴
怎样不被对方捉住尾巴,而自己却能捉住别人的尾巴呢?
好玩的跳跳袋
跳跳袋真好玩,比比我们谁跳得更快吧。
抛沙包
谁能接到沙包,谁就赢了呀。
在开展户外游戏时,老师要合理设置任务的挑战性,借助任务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进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对于孩子来说
布是一幅画
呈现一个五彩的世界
是一个故事
传递着心灵深处的情感
是一个空间
打开艺术思维的通道
释放无限想象
布的课程探究
在孩子的世界里增添了与众不同的色彩
给孩子们的童年带来了不一样的精彩
来源:银座幼教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
感谢您的关注,欢迎收藏转发!
版权说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在文章底部留言,注明原创地址,编辑部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