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名师课堂|胡华:孩子的学习和发展究竟是什么样的?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收录于话题

#名师课堂

名师课堂|胡华:孩子的学习和发展究竟是什么样的?-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名师课堂|胡华:孩子的学习和发展究竟是什么样的?-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胡华: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园长,副教授


在竞争特别激烈的今天,很多人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功,而且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了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上。但是从一个专业工作者的角度来看,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到底是什么样的?我想,关于这点,最终一定要讲三个很核心的东西。


儿童学习的内容:对自然的认识;了解社会(家庭、幼儿园);认识与接纳自己


儿童的学习不是很多人认为的识字,也不是我们想象的算算术、练英语。我还是那句话,那些是成人世界的符号,而儿童的学习,是经验、体验的学习过程。儿童的学习,他们通常带有直觉性、体验性,来自于大自然。对于儿童来说,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

我们幼儿园,今年开始做了一套新课程,这个课程就是要回归与还原儿童本真的生活。因为儿童的生活太美好了,我们只有让他感觉到,他的这个学习是有整体性的,才能不破坏他未来的感受,才能给他打下坚实的底子,经验的底子,才能适应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很多人让儿童把知识提前学习后,孩子们会怎么样,就像空中楼阁,没根,我们常常讲儿童阶段是奠定一生的阶段,打基础,打的是什么基础?就是感情的基础,人格的基础,经验的基础。有时候我在想自己的成长,我发现每一次的学习,当有心灵参与的时候,我就特别的开心,光有大脑就会疲倦。我现在所有的学习的支撑材料都来自于童年。因为童年时候的那些判断,那些经验值,都成了支撑学习,支撑符号推理的感性材料。毛主席把这个叫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没有直接经验,你的间接经验的理解就会有困难。

中国式的学习通常心灵不参与,都是大脑参与。我女儿在国内读了两年大学,说我已经学够了,所有的课程我都不需要认真的学习,我只需要完成一个作业。我们的很多课程都是两层皮,学的知识跟你没关系,你怎么能不厌倦呢?你感兴趣的是跟你有关系的事情,所以幼儿园教育、中小学教育,甚至我们讲的大学教育都有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从来不涉及心灵的学习。你的脑子越聪明,你的成绩越好,但是心灵不丰富。所以儿童的学习是带有一个整体感的、经验式的,包含着情感,包含着自我认识的学习过程。儿童这一部分的成长越深入,未来学习的可能性越大。

儿童学习的外部特征:好奇、主动、注意、思考、讨论、想象、创造是其学习生活最鲜明的几个特征,也是他们区别于成年人学习的特点

        我们会发现小孩学习和成年人学习不同,他有一些鲜明的外部特征,我罗列了一下:

第一就是好奇,这是什么东西,我很好奇,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孩子有好奇心的时候,很多父母是阻止的。

        第二是主动,我很好奇,我就愿意主动地探索。

第三是注意力,孩子们注意力集中时,会说,别跟我说话,我要研究研究。甚至有的孩子在自己学习探索,他在拆钟表的时候,父母让他吃饭都不愿意。

然后紧接着开始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时候他渴望有一个人和他讨论,如果这个是爸爸和妈妈,那是非常好的学习过程。

        当然当他学完之后,他心满意足,他开始展开想象,他想知道自己的能量有多大,他自己觉得生活真美好,所以孩子玩开心了之后,你会看到他的脸上心满意足。

而成年人的学习呢?很多人为了生存学习。思考都有人省略了,直接采取记忆,思考成败。所以,第一注意,第二记忆,第三我们有一个得失心,成功了,好高兴,失败了好沮丧,成年人学习和儿童比起来,你看差了多少?大部分成年人都是这样学习的。当我有一个目标性的学习的时候,得注意,参与进去,记忆一下,所有的东西怎么样,我也不管了,记忆一下,最后放下,学完了,忘掉了,也就结束了。而儿童的学习,非常的有自己鲜明的特征,而且有极大的满足感,这是他们学习的外部特征。


儿童学习的内部方式:自我建构、符号化、不断质疑与校验


        儿童学习和成年人学习的内部方式也不同,皮亚杰在上个世纪的时候,专门研究儿童的智慧,因其出色的研究,获得了当年诺贝尔奖生物学奖的提名。他就发现儿童学习和发展的内部的结构和方式,成年人看不到,儿童每个人脑子里都有一个黑匣子,在他的黑匣子里,他学习的时候有三个鲜明的特质。

第一任何学习,都是自我建构的过程。什么叫自我建构?就是所有的经验,你给了他,你直接说出来一加一等于二,他不行,他得从他的脑子里过一遍,他要用他的经验来判断,他会问你一支铅笔加一支铅笔等于两支铅笔,一只绵羊加一只绵羊等于两只绵羊,那一支铅笔加一只绵羊等于什么?他有自我建构,再有意义的学习,都要通过他自己才能把他变成有效的组成部分。你想给他的,他进不去,同样在学,他学会了,你没学会,很正常,每个人都有一个黑匣子,而这个黑匣子各不相同,各有各的风格,好的学习是什么?就是帮助他不断的促进他思考自我建构,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在网上查一查皮亚杰讲的自我建构,同化和顺应。


儿童学习有什么特点呢?


文字也好,符号也好,高度抽象和概括,有点难,所以他开始学习的时候,都是直觉的体验与经验。幼儿园小班的孩子都是经验式学习,很快就有自己的符号了,我们叫半符号,比如说婴儿画的画,乱七八糟的涂鸦,小班的同学你问他画的时候,他会说很多,但是你看着很不像,那是他自己的符号。比如新年时候孩子写对联,写不了,但是会画符号,只有这样的前学习准备,他才能对真正的学习有兴趣,他一直在寻找寻找,学着怎么表达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这时候符号给他,他如饥似渴,有人说我早给他们多好,当他能力不具备的时候,你给他,他很累,很疲倦,他的神经联系和事物之间建立起一个通道,这是什么通道?消极通道,被动通道,不愉快的通道,将来一看到这个刺激物就烦燥不安,不想学,很简单的道理。也有人说早学没有坏处,我跟很多人讲,早学还不如不学。学的太多的反而众多不能学,厌学,所以很多厌学的人都是时机不恰当。

作为专业工作者来看,我们会在恰当的时机给他一个恰当的刺激,建立自己的符号。儿童的符号丰富性、多样性、变化性、差异性全在里边。到了大班的时候,你不想教他字,他已经开始有兴趣了,他要想识字,要了解这个世界,他更喜欢看书。所以,儿童的成长跟种庄稼一样的道理,拔苗助长就不行,只会让那个苗死了,我们种庄稼就等,我们只需要浇水施肥,按他的节奏和方式,该是西红柿的是西红柿,该是土豆的是土豆。所以儿童内部的学习方式,除了自我建构,一定有一个非常强的符号化的过程,我们叫前学习能力,前学习准备,成年人教孩子,常说,我怎么说你怎么听,这句话挺糟糕的。


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既有认知活动的参与,更有精神活动的构成


我的观点非常的鲜明。成年人和儿童在这一点上,我们永远要向儿童学习,因为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既有认知的参与更有精神世界的介入。反过来推,当你让儿童认知的时候,不触及他的精神世界,不触及他的心灵,你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无论你是家长还是机构。我们要反过来,多样化的思考,没有一个好的学习过程,仅有认知,说我的大脑参与,我认真了,我思考了,我倾听了,那不是好的教师,好的教师一定要引发儿童心灵的参与,当他心灵参与的时候,这才是他真正的学习,才是有价值的。

儿童的精神活动的构成在他的学习中特别关键和重要。昨天我在网上看帖子,我们有一个大班的小朋友的妈妈说,早晨送孩子上幼儿园,她跟妈妈讲一句话,我太爱我的幼儿园了,我实在不想离开。

我们幼儿园的小孩都挺爱上幼儿园的,为什么?因为每一个学习都能让他们的心灵参与进去,而不是仅仅让他们的认知被动的接受训练。你得看到一个现实,儿童的智力发展呈现的是正态分布曲线。而大部分的幼儿教师只是中人,普通人,中人很难理解天才是怎么思考的,对吧?你就应该抱着一个宽容接纳的态度。

讲一个案例:一次我听一个老教师的课。教孩子们学习数的分解和组成,6的分解和组成。6可以分成多少多少,教完了。有个小孩说了,老师,我知道6怎么分,左边是12345,右边是54321。但老师很生气,说你,一边站着。我还没讲到那儿呢。下来老师就跟我讲,你看到那孩子没有,戴一小眼镜,蔫坏。他妈妈是我校友,对我说:作为一个大学老师,我也知道,如果班里有两个特别头疼的孩子老师会很麻烦。你告诉我该怎么控制我的孩子?后来我到他们家聊天,他妈妈说,这个孩子还不识数字的时候,就会给爸爸打电话,他能记住电话键盘上的位置。其实老师当时为什么那么愤怒?因为权威被儿童挑战了。如果一个老师能够对他说:你特别棒!等一会儿你来告诉小朋友们你是怎么想的?这多好。这孩子的妈妈,后来我们交流了很多次,要她一定不要想着改变孩子,坚持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但这之中,我看到了儿童的学习,因每一个人智力不同,存在着差异性。

所以在这我们讲,一个好的教师,你做的活动要思考有没有儿童心灵的参与。如果仅仅是大脑的参与,我们是不能用的。只有一个心灵参与的课程才是一个好课程。如果我有机会和小学老师交流,我也会这样讲。教育要让孩子的心灵参与,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孩子一点都不厌学。现在的小学教育只强调学习好,成绩好就是王道,就是唯一,天天教家长怎么帮助孩子把作业完成了,至于心灵是否丰盈就不关注。如果孩子心灵丰盈,他会去寻找,会主动学习。他要读,他要看,他要学,他的心灵就像一个海棉,不断地吸收,每个孔都是张开的。儿童教育要做的就是这样一件事情。

所以,最后我写了两句很关键的话,这两句话也是这么多年工作经验的总结:儿童是用心灵学习和生活的,而大部分成年人只会用大脑学习与生活。

这是成人的悲哀,随着跟儿童接触时间越长,我越来越理解老子说一个人的最高境界为什么是“复归于婴孩”。蒙台梭利说,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成人的老师。儿童用心灵生活。他们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跟我们成人一样用大脑思考?是在6、7岁的时候。在我们幼儿园,我要求每个人都要用心灵来工作、学习,所以,你进去后会发现特别舒服。那是靠心灵滋养出来的。孩子们天真美好,老师会把孩子们的每一个精彩瞬间都记录下来,和孩子共同学习和成长。

有一本书《渴望学习》,很多专业人士在读。在这本书里,作者说“虽然幼儿能够快速地学习大量的知识,而且学习热情很高,但是他们最终学了什么,学到了多少,还依赖于与他们互动的成人。”我觉得特别精辟,对儿童的学习你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关注“幼教论坛公众号:回复 名师课堂 领略更多名师观点

名师课堂|胡华:孩子的学习和发展究竟是什么样的?-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推荐阅读

名师课堂 |鄢超云:“”安吉游戏”与发现儿童

名师课堂|刘占兰: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

名师课堂|杨晓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幼儿园课程设计

名师课堂|虞永平:生活化是幼儿园课程的根本特性

名师课堂|朱家雄:幼儿园课程中的关键经验与关键概念

名师课堂|汪劲秋:教师在儿童游戏时应有的观察视角

名师课堂|刘焱:我们应该怎样观察儿童

名师课堂|程学琴:安吉游戏是一场深刻的儿童游戏革命

名师课堂 |朱继文:我对《评估指南》品德启蒙的理解和践行

名师课堂 |刘霞:幼儿园课程创生的内涵、价值与实践路径

名师课堂 |松居直:怎样才是真正的“读绘本”?

名师课堂 |崔利玲:从幼儿园到小学究竟应该衔接什么?

名师课堂 |杜传坤:破解绘本“自主阅读”的伪命题

名师课堂 |陈鹤琴:作为父母必须清楚的五件事

名师课堂 |周燕:园长胜任力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

名师课堂 |邱学青: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愿景与展望

名师课堂 |宋乃庆 :什么是“劳动教育”?

幼小衔接|虞永平教授:幼小衔接应在回归中走向科学

幼小衔接|丁海东:如何理性应对幼小衔接?

名师课堂 |潘月娟:幼儿园游戏的困境与突破

名师课堂 |姜勇:幼儿园课程范式转变——从智力启蒙到情感启蒙

名师课堂 |朱家雄:幼儿园教师急需“松绑”!

名师课堂 |王春燕等:儿童立场:尊重儿童,理解儿童,促进儿童发展

名师课堂 |刘铁芳:儿童教育的整体性及其实现

名师课堂 |刘晓东:“幼小衔接”应向“小幼衔接”翻转

名师课堂 |虞永平:孩子不需要专门的兴趣班(附音频)

名师课堂 |徐则民:如何科学地制订活动目标(附音频)

名师课堂 |叶平枝: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危害及对策(附音频)

名师课堂 |虞永平:幼小衔接需要充分关注三个问题(附音频)

名师课堂 |虞永平:幼小衔接应回归常态(附音频)

名师课堂 |虞永平:从“活教育”原则看课程的变革(附音频)

名师课堂 |侯莉敏:幼儿园学习环境该走向何方?(附音频)

名师课堂 |朱永新:这10点教育心得,关乎孩子的未来 

名师课堂 |虞永平:理解课程游戏化比创设游戏化环境更重要

线上课堂|王海英教授直播:《评估指南》关键解读及细化系列课程

名师课堂 |黄进:如何从儿童的兴趣出发设计和实施课程?

名师课堂 |孔起英:如何撰写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

名师课堂 |蔡守龙:开题报告说什么?(幼儿园开题报告点评)

名师课堂 |王坚:写故事是提高幼师实践智慧的有效途径

名师课堂 |南钢:学前教师如何撰写教育科研论文?

名师课堂 |周兢教授:从阅读到悦读——早期儿童阅读与读写成长之路

名师课堂 |丁海东:幼儿园区域环境的游戏性缺失与回归

名师课堂 |江玉印:疫情期幼儿园网络教研的组织与实施

名师课堂 |幼教名师大课堂合集(二)

名师课堂 |幼教名师大课堂合集(一)

名师课堂|胡华:孩子的学习和发展究竟是什么样的?-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

 感谢您的关注,欢迎收藏转发!




名师课堂|胡华:孩子的学习和发展究竟是什么样的?-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版权说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在文章底部留言,注明原创地址,编辑部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欢迎您投稿youjiaoluntan@yeah.net,分享给更多人。编辑:幼教论坛ID:youjiiaoluntan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教论坛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名师课堂|胡华:孩子的学习和发展究竟是什么样的?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