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拼音、写字和算术,是很多幼儿园家长,尤其是大班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却也是每一所幼儿园的“禁区”。
因为教育部办公厅曾印发过这样一份通知:
《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这份通知一出,便让很多家长为之牵动、纠结,一度让话题冲到热搜第一。
现在也还是会听到有家长这样打听:
你们幼儿园,真的拼音、写字和算术吗?
如果这些都不教,只是玩玩玩,
孩子上小学跟不上,影响自信心怎么办?
其实,去小学化最根本的,
不是去内容的小学化,
而是去方法的小学化!
01
幼儿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别
幼儿教育跟学校教育有本质区别。
前者主要是让孩子去体验、去感知,调动他们的抽象思维。
比如2×3=6,乘法运算,这肯定是小学的内容。
如果仅仅是把算式教给孩子,就是方法的小学化,当然是一种拔苗助长,不符合幼儿的学习方式。
但如果以做游戏的方式,让孩子数一数三双鞋子,一共有几只鞋,这是不是在帮助孩子理解2×3=6的一个数量关系呢,这当然是可以的。
学前教育是孩子前期经验积累的时期,从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来看,要注重真正的体验:游戏的核心是感知和体验,要让他们去听、去看、去闻、去摸、去尝。
所以,不要再问幼儿园学不学小学知识,
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
幼儿园不以小学的方式教授小学的知识,
但会用孩子感兴趣的游戏和方式,
带孩子们一起积累入学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哦。
02
幼儿园不以小学化的方式
教拼音
为什么不能以小学化方式学拼音?
要问一年级家长们最头疼的事,
拼音必须拥有姓名。
被拼音作业气到心绞痛的爸妈们都想不通
为什么孩子背得了《三字经》,
却永远记不住yi wu yu?
为什么孩子能区分”人“和”入“,
却永远分不清q和p?
为什么孩子学得会how are you,
就是拼不对huo和you?
因为拼音是抽象的表音符号,
考验的是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园孩子还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思维发展没到学习抽象符号的阶段,
着急让他们以小学化的方式背诵拼音表,
其实是通过机械记忆来增加他们学习的负担,
达到的也是事倍功半的效果。
普遍规律是,等到孩子6岁以后,
他们开始从前运算阶段向具体运算阶段过渡,
才能慢慢开始理解抽象的组合和复杂的规则,
这也是为啥拼音是小学语文学习的第一道难关。
幼小衔接时,如何进行拼音启蒙?
大家会发现,幼儿认识汉字要比认识拼音容易得多,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汉字本身是生动的“象形字”,
对孩子来说,汉字就是一张图,一幅画。
便能很容易通过图像关联,较轻松地识记住。
拼音启蒙也可以借鉴认识汉字的方法,
让字母与有趣的图像关联起来,
让发音与郎朗上口的儿歌联系起来,
才能让抽象的拼音具象化,
更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
给家长的建议:
1、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创设家里的读书角,让孩子接触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童谣、故事、散文、诗歌……
2、给孩子倾听和表达的机会,鼓励孩子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讲述出来,比如:让他说说在幼儿园里发生的有趣事情。
3、使用清晰标准的语言与孩子交流,丰富孩子的语言经验,帮助孩子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03
幼儿园不以小学化的方式
教写字
为什么不能以小学化方式教写字?
我们先来看下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书写技能发展水平:
我们成人看似简单的写字动作,对孩子来说可是一个大工程,在顺利完成写字动作之前,首先孩子要做动作上的准备:他的手臂、手腕、手指以及手和眼的配合,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经验来准备,最后才得以配合地天衣无缝。
除了动作准备,还要有注意力的准备。
写字是一项需要安静专注的活动,孩子的注意力也需要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支持孩子“坐住”,完成书写这样比较“枯燥”的活动。
此外,还需要有思维和视觉解析的准备。
孩子要模仿一个汉字写出来,首先在大脑里就要有这个汉字的结构拆分和形象转化,有了这个解析的过程,再用动作去在纸上执行出来,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思维过程。很多孩子上了小学后写反字就是这个头脑中的解析过程出现了差错。
幼儿园有许多前书写能力的锻炼
精细动作、手眼协调能力、专注力、视觉解析怎么练习?
这些其实都是幼儿园的日常教育内容,孩子们在各种生活自理活动中,在剪纸、搭积木、串珠子、画画、做配对和排序的游戏等活动中,都在不知不觉的锻炼着这些能力。
比如孩子自己正确握勺吃饭,就是很好的为书写做准备的活动。
正确的握勺姿势与握笔姿势是一样的,都是用三指捏住勺杆,并需要协调手腕和小臂大臂,将食物精准从碗中运送到嘴里,所以孩子每一次自主进餐,都是在进行着一次次的书写练习,所以从小自己吃饭吃得比较清爽利索的孩子,入学后的读书写字活动都会非常轻松。
幼儿园也有专门的前书写活动练习:
比如在玩沙区,让孩子用手指或小木棍在上面画字,这就是“沙字”;
在玩水区,让孩子用一些物品在墙上或案板上画字,这就是“水字”;
在美术区域设置一块涂鸦板,让孩子用粉笔在上面写字,这就是“墙字”。
这样的小活动有很多,只要这些前书写能力锻炼充分,等到时机成熟,写一手好看的汉字对孩子来说,就是自然而然,极其轻松的事情了。
给家长的建议:
1、多带孩子进行一些锻炼手指肌肉的小游戏,增进手指的灵活度,为将来正确的握笔姿势打基础。
2、多与孩子一起看看绘本,绘本上的插图对孩子将来的识字学习会很有帮助。
3、及时关注孩子的用笔情况,对于孩子错误的握笔姿势,及时纠正。
4、鼓励孩子用笔或手指在沙盘、肥皂沫上随意涂写,也可以让他们练习将虚线连成实线。
04
幼儿园不以小学化的方式
教数学运算?
为什么不能以小学化的方式教算术?
与拼音学习一样,数学运算更是需要抽象思维的,3到6岁的幼儿思维特点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到6、7岁以后才会形成抽象逻辑思维,所以过早教他做加减运算,他根本没有那样的思维,实在是件费力又不讨好的事。
在幼儿园,数学是操作和游戏
与枯燥的计算不同的是,幼儿园的数学活动注重操作,让孩子通过具体的物品数量,理解抽象数字与具体数量之间的关系,只有真正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孩子才会理解运算背后的意义,否则运算就是一串数字的死记硬背,等到小学后期难题提升后,会成为极大的硬伤。
到了大班后期和小学以后,孩子形成了抽象的数概念后,对数的理解和运算就变得相对简单,这时候再去教他数运算,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给家长的建议:
1、家长在家可与孩子进行一些数字游戏,可以用珠子、橡皮泥等作为辅助工具,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2、引导孩子认识生活中的数字,如走在路上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一看门牌号,数一数台阶……
3、引入情境,在情境中引导。比如带孩子逛超市时结账时带孩子认识数字。
4、引导孩子进行一些简单的数字推理。如“今天是8号,那明天是几号?后天是几号”等等。
一些思考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学习如果不按照成长的规律,
学生就会头脑昏乱没有收获。
幼儿园不让孩子过早学
或以不合适的方法学也是这个道理。
如果把孩子上学比作建楼房的话,
那幼儿园的教育就是在帮孩子上小学打地基。
没有学习的兴趣,没有好的习惯,
那以后的教育就好比空中楼阁,危而不实…..
所谓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幼儿园看似玩玩闹闹的三年,
可千万别小觑了它的作用!
【申请加入“幼教云”】
亲爱的各位园长、投资人,如果您想全面提升幼儿园运营管理水平,如果您也想跑赢中国幼教新十年,欢迎加入壹点壹滴,加入“幼教云”。(点击此处,申请加入“幼教云”)
点击下方图片
申请加入“幼教云”
▼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教云园所服务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