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幼师,身边总会有那么几个家长,反反复复、明里暗里的“投诉”。
面对这样的家长,我们要用怎样的心态和方法去进行沟通,并经由良好的沟通,建立家园之间的信任与支持,这对于幼儿教师来讲是一个挑战。
具体说来,这类家长难沟通的原因通常有两个:
第一、自身优越感。
认为学费不便宜,老师做的所有事情都是理所当然。幼儿园就是看孩子嘛,这点事都做不好,这老师能力……
第二:性格缺陷。
他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或者行为可能不太合适。
一位有经验的老师,往往能透过家长的表现,看到背后的问题。并能够在真诚、共情、接纳的基础上,和家长站在统一战线考虑问题。能够站在孩子发展的角度和家长分析问题,能给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改变问题,能用自己的真诚和专业给与家长信任和支持。
01
护短型家长
行为特点
初为父母,强烈的爱子之情遮蔽了理性的眼光,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和孩子的尊严,一味袒护孩子,是家长自尊及责任扩大的表现。
处理方法
第一,尊重,理解父母的基础上,照顾家长的面子,委婉的沟通和教育孩子。
第二,从孩子发展的角度分析对孩子的影响。
第三,避免家长产生老师告状的心理。
02
自私型家长
行为特点
纵容孩子占小便宜,要求老师给孩子额外的关照,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吃亏等。
处理方法
第一,引导家长换位思考。
第二,客观公平的对待所有幼儿。
第三,不卑不亢,拒绝家长的不合理要求。
03
易受影响型家长
行为特点
家长没有主见的跟风,传播或散布未经证实的言论。
处理方法
第一,用严谨的工作为自己辟谣。
第二,不斥责,理性与家长正面交流谣言的不实信息,情况严重的可在班级公告群或家长会对真实情况进行客观说明。
第三,为家长提供畅所欲言的渠道。
04
偏执型家长
行为特点
家长对过去不好的事情,记忆深刻,敏感多疑,喜欢把失败的责任归于他人或外在原因,主观性强,不容易相处。
处理方法
第一,宽容他的偏激言行。
第二,及时征求家长意见。
第三,用事实让家长意识到自己自动化的非理性思维。
05
冷漠型家长
行为特点
家长对孩子的发展漠不关心,从来不找老师沟通。对周边的事情漠不关心,少言寡语,不以为然。可能是因为工作家庭生活不顺心,导致他们对其他事情心不在焉,也可能对老师工作不满,对直接交流心存顾虑而采取冷漠的态度,导致无法及时沟通孩子在园情况。
处理方法
第一、了解冷漠背后的原因。
第二、用渐进策略温暖家长的心。
第三、营造放松表达的心理氛围。
第四、提供专业有效的支持。
06
告状型家长
行为特点
出现问题,不找老师沟通,而是向园方告状。性情冲动,不喜欢本班老师,或者向老师反映不见效,再或者与老板、园长关系密切等。
处理方法
第一、老师日常工作要细致。
第二、出现问题及时和家长沟通。
第三、与这类家长坦诚交流。
第四,建立班级意见箱,及时回复。
07
敷衍型家长
行为特点
每次孩子的问题,家长答应的很好就是不改善。表面点头不否定不反驳,实际上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和教养方式等。
处理方法
第一,分享孩子的烦恼与快乐,不要总告状或者是推卸。
第二,倾听和分享家长自己的教育体会,选择关键问题作沟通。
第三,为家长提供观察,孩子在幼儿园日常表现的机会或者是途径。
第四,给与切实可行的方法或支持。
08
积怨型家长
行为特点
家长往往是因老师的一次失误而产生积怨,老师后续工作没有做到位,家长就此留下了心结。
处理方法
第一,如果可能,真诚道歉,并说明缘由。
第二,引导家长在孩子面前保持冷静。
第三、对孩子和家长持续关注。
幼教工作之所以意义非凡,除了带给孩子长远的影响外,对执教者而言更是受益良多。
幼教工作对于幼师而言是一个自我重生的历程。我们在引导幼儿及家长的过程中,有一个自我反射的过程,老师要有意识的做到自我调整,自我加强,自我学习。
相信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收获一个充实的职业生涯,更能懂得更好地去经营自己和家庭,从而收获人生的幸福。
Tips
新手老师和班主任,在家园沟通方面,方式方法以及需要掌握的能力还不一样哦,更多家长工作课程,请登录幼师学院学习~
长按二维码,立即登录幼师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