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看
最近,邻居淘淘妈很焦虑。
淘淘6岁,马上就要上小学了,但是不喜欢看书,每次阅读翻几页就不想看了。看到别的孩子都可以自主阅读,淘淘妈开始着急,担心错过了孩子的“阅读敏感期”,到处给淘淘寻找可以提高阅读的培训班……
类似淘淘妈这样的情况现实中还有很多:比如孩子不喜欢画画,就认定孩子是错过了绘画敏感期;孩子不想去学钢琴,就怀疑错过了音乐敏感期;孩子写字写得歪歪扭扭,就说是错过了书写敏感期……
这些冠以“敏感期”的推测和怀疑,把很多父母推向了育儿焦虑中。
如何把握孩子敏感期,成为许多父母追捧的“育儿话题”。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通过专业的学习,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发展共性和个体差异,才能给孩子更好的陪伴和支持。
警惕敏感期的误区
敏感期是指某项能力和行为发展的最佳时期,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将它运用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充分把握敏感期的有利时机,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提供相应的环境刺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知道敏感期的重要性后,很多父母为了不让孩子“错过”某个敏感期,给自己和孩子施加很大的压力,强迫孩子去学超负荷的内容,更有不少课外培训机构打着“敏感期”的名义,强调孩子某一领域发展的重要性而大力鼓吹兴趣特色班。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个孩子的发展既有共性,又有个体差异,在“敏感期”上也没有整齐划一的公式。
陈忻博士在《养育的选择》一书中对此给出了详细解读,为避免进入敏感期的误区,父母要把握以下三点:
1. 敏感期没有严格的时间边界和截止时间。
2. 敏感期没有极端影响,要么错过,要么发展。
3. 敏感期不等于喜欢,不是喜欢什么就是什么敏感期。
以绘画为例,现实中很多孩子四五岁就被送去学画画,说是到了绘画“敏感期”,然而往往最后学的不是绘画,只是枯燥的绘画技巧——如何画得“像”、画得“好看”、画得“标准”,根本不管孩子喜欢与否。
其实学会画画不等于抓住了绘画敏感期。绘画是一种丰富的艺术体验和行为,拥有庞大的体系,包含分辨和鉴赏美术作品,感知不同流派和艺术大师的作品魅力,阅读美术大师的成长趣味故事等等。
只有深入理解敏感期的含义,才能够掌握其中的精髓。与单纯的学画画相比,陪伴孩子体验绘画创造出的美感,激发孩子用绘画表达自我情绪,这才是抓住绘画敏感期的正确做法。
如何正确理解敏感期
敏感期是成长的“礼物”,如同24节气般,告诉我们每个阶段生命的特点。父母要做的就是准备好鼓励和支持,在孩子身后轻轻地顺势一推,具体我们做到以下两点就可以了:
01
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
让鼓励代替评判
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事情,简单来讲就是对孩子多一些宽容,不被“敏感期”束缚,不停留于关注孩子的表面行为,要通过行为体察到孩子的内心世界,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探索空间。
比如幼儿园阶段的家长,经常因为“识字敏感期”而产生争执:到底该不该教写字教认字?
这个问题站在孩子的角度就可以迎刃而解:
3-6岁孩子的手指、手腕肌肉运动功能还未健全,视觉区别能力尚不完全,容易产生混淆。孩子在这一阶段的神经抑制机能还很弱,不能很好地握笔以及久坐。
如果为了抓住“识字敏感期”,而让孩子必须学会多少字,那就是不顾孩子的身体发展规律,挫伤其学习热情。
但如果和孩子一起阅读、散步或购物时,孩子指着一些字问是什么,那一定要告诉他,鼓励他。识字不等于“识字卡”机械记忆,把字和场景、声音对应起来,才是孩子认知和学习的方式,也是对“识字敏感期”的正确态度。
02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让陪伴代替焦虑
良好的亲子关系如同灿烂温暖的阳光,环绕着孩子,又给孩子无限的自由。
只要父母能给孩子提供稳稳的爱,就不用担心孩子错过什么敏感期,更不用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而为其增加过多“超前”或“精准”的技能培训。
用心陪伴孩子,就会发现“敏感期”并不复杂,孩子在用行为告诉我们该怎么办:
孩子开始吃手,喜欢吃所有的东西,这是到了口腔敏感期,父母要做的就是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尽情去用“吃”来探索世界。
孩子突然喜欢穿漂亮的衣服,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打扮,这是到了审美敏感期,父母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审美,不做对错评判。
孩子突然对男女身体的不同产生了好奇,这是到了性别敏感期,父母要做的就是坦诚、客观,大大方方地给孩子做好性别科普。
敏感期不是一把尺子,而是一座桥梁,不是一个努力的目标,而是一套成长的系统。
面对孩子的敏感期,我们要多一份从容,少一份焦虑,多一些陪伴,少一些评判,给予足够的耐心、爱心,给孩子创造一个充满爱和自由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