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北京海淀妈妈、顺义妈妈刷屏,不管是希望孩子走国内高考路线,还是国外藤校路线,让家长焦虑的是:仿佛没有给孩子报个英美夏令营,没有让孩子参加2000元/小时的补习班,就不配做爹娘?可是拼爹,拼的仅仅是经济实力吗?如果是,那偏远地区的孩子还有出头之路吗?如果不是,那比拼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呢?我想在《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里可以找到答案。
拼爹,拼的是父母的格局
父母的格局是孩子的起跑线。
为什么读书?面对这种终极问题,电影里给了两种答案。
妈妈:“考清华北大,考不上就去楼下卖煎饼。”
爸爸:“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世界上有那么多有趣的事情,你要找到你自己喜欢的事情。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靶子,连箭靶子都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干什么呢?”
如此一对比,肯定后一句话更有格局。“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多么的重要。
目前中国教育体制最缺的就是职业教育、梦想教育,很多孩子都活在真空里,与社会脱节。当这些孩子进入大学、社会后,有的可能会在磕磕碰碰中逐渐找到自我,但也有很多人始终会碌碌无为、一事无成,一生都在为别人而活,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梦想。
反观芬兰教育,他们提倡让孩子从小学阶段就开始进行各种职业体验,直接担任学校、班级里的各种职务,并为孩子提供适合这个年龄段的职业规划。也就是说,芬兰的孩子从小就开始了自我探索之路,他们很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适合学什么,这一点与《银河补习班》里爸爸的观点不谋而合,因为只有激发出了孩子的内驱力,他们才会走上终身学习的道路。
中国校园的职业教育正刚刚起步,部分学校已经配备了职业规划老师,但还需要家庭投入更多。
一位妈妈曾经跟我说,她女儿很想当明星,自己一直反对,但不知道怎么和孩子沟通。有一次,她的妈妈圈组织了一个话剧拍摄,女儿参加了之后感慨:“原来拍戏这么累啊,还是不当明星了。”很多职业表面光鲜,但只有孩子自己真正体验过,才知道是不是真正有兴趣,是不是真的愿意为之努力。所以,孩子一定要广泛体验,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
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父母可以为它们选择优质职业启蒙材料,通过讲故事和操作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在趣味互动中,了解典型职业的工作职能,感受每份职业背后的努力和付出,并从中体验职业的幸福感与成就感。下面一则来自7月亿童情商智商课程小班课程的“职业体验馆”视频,就可以帮助孩子更立体地认识银行柜员、空中乘务员、摄影师等职业。
△ 亿童情商智商课程《职业体验馆》
拼爹,拼的是父母的教育方法
鼓励孩子是给孩子最好的支持。
电影主人翁马飞是一个慢很多拍的孩子,当他被老师训斥、被全班人嘲笑“缺根弦”时,爸爸却鼓励他:“你是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
看到这里,我不禁被触动了。我从小就是“游戏黑洞”,以跳绳为例,很长时间都只能跳几下。因此,碰到体育课跳绳,每次都是做旁观者,看着其他小伙伴刷刷刷地跳,更加否定自己。记不清自己是否因为这个受到过排挤,但确定没有人像电影中的爸爸一样鼓励我。惊喜的是,等我长大一些,学校测试跳绳水平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可以跳一百多次了,那个时候,真的无比震惊:原来,我也可以,只不过比别人晚了几年。如果小时候,有人在一旁鼓励我:“你只是现在不行,多练习,以后一定可以。”我应该会更早发现自己的潜力。
父母们要想发自内心地鼓励孩子,首先自己应具备增量思维,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孩子今天只能专注5分钟,但是通过科学的练习,也可以慢慢提高;孩子目前还没有掌握“6”的数学概念,但是这次不行,一次次练习后,一定会做到。
鼓励是必须的,但是光有鼓励是不够的,家长还要从行动上支持孩子。
爸爸马皓文看到孩子不知道怎么写作文,就带他去大自然,带他体验花鸟鱼虫的美,告诉他写作就应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当爸爸发现孩子对航空感兴趣,就想方设法带他去看航展,在孩子心中种下了一颗航空梦的种子。
我们应该如何像马皓文一样支持孩子呢?还是以我跳绳为例,父母可以说:“我们来分析一下跳绳跳不好的原因,如果是身体发育问题,就多跑多跳,加强营养,如果是因为训练少,那就勤加练习。我相信,未来的你一定比现在棒!”这样沟通,我想我肯定会找到努力的方向。
总而言之,拼爹更重要的是比拼父母的格局和教育方法。明白了这一点,我想,不管我们身处城市还是乡村,不管我们的经济实力如何,对于养育子女这件事,心中都会少一些焦虑,多一份坚定。
作者:付云,华中科技大学硕士,亿童家园共育教研员,是一名两岁孩子的妈妈,拥有多年教育行业从业经验,对婴幼儿教育有深入了解。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亿童情商智商课程!
点击下方亿童学园小程序,
为小朋友领取7天免费课程哦
亿童情商智商课程不仅有精彩的线上课程,
还有图书课程哦!
每日2个有趣的图书活动,
做一做、玩一玩,
孩子的能力提升快!
科学规划每日学习
创造丰富的学习体验
开拓幼儿国际视野
系统提升十大能力
热文推荐
关注亿童父母学院公众号,点击自定义菜单→“亿童学园”→“自助搜文”,输入任意关键词就能进行历史文章检索哦~
?家长注意:请远离家庭教育的“七把大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