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月明
听马学红老师直播已一年有余了,我还清楚记得她开直播的开始恰恰是我遇到人生中一个比较大的困难的阶段,记得那时每天都盼着她开播,想她,念她,恨不得她天天在连周末都不要有。瞧啊,我是多么的不知足。
后来看到有童子军想着让闺女也感受下芭学园的味道,感受下芭学园老师的魅力,给她报名了。我们满心期待着,准备好了物资,可是就在即将开营的前几天,北京突发疫情,马老师及其团队考虑到我们的安全,延期到国庆了。我们考虑到学校的情况,无奈就把名额退了,怕到时再有疫情,小学生需要隔离。
之前小助手帅哥说会送我们课,我想着我们都退费了,这个课肯定就没有机会了。可是询问过小助手后,他说可以的,心头瞬间被温暖了,然后升起的就是他们是不是傻,可以不用送的啊,疫情是不可控的,退费是我自愿的,完全有理由拒绝我的啊。可是他们就是这么温暖且有种傻乎乎的豪横,送。我听说他们是损失了不少费用的,而我却是全身而退,且收获了一个大礼包——『儿童纪律教育践行班』线上课。哎呀除了感动还能说些啥呢?
那我就好好学吧,没想到啊没想到,课程中还有张利老师的答疑,这位我喜欢了好多年的姑娘,许久没见的姑娘。
太久太久没听她的课,第一期答疑就让我很是惊讶,天呐这姑娘怎么这么厉害了,她的内心被注入了什么?通过学员一个小小的看似不起眼的问题,她竟然给出了那么多的问题的可能性,解决问题的方案。内心中的淡定,柔和唯美的形象加上言语的不紧不慢简直是一种享受,当然了也很废脑子,不晓得我白发增添了几根呢,哈哈。
课程让我的思路又拓宽许多,也让我对问题有了一个比较集中的点,我该从哪个地方入手,以及课程的难度。难就难在孩子是活的,他们看似相似的问题,但对于不同的个体,他的成长背景,气质类型,及身边人的状态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帮助我们看到行为背后的原因,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也是我们学习路上重要的一环,楠楠老师,张利老师反复地帮我们提醒着。
怀着对老师的不舍,对课程的喜爱,以及我还需要继续被浸染熏陶,我来到『儿童纪律教育践行班第二期』,同样的一个积极向上阳光的群体。
以前是自己默默地学习,感觉学了很久很多,内心依然没有能输出的东西,像是枯萎了般,可是听芭学园直播这一年多,我的内心有种枯木逢春,久旱逢淋般渐渐地有了新芽,我知道它正在生长,生长的快乐,成长的快乐正在一起进行着 ,这是一种美好的感觉,我希望我们群里的姐妹都有。
这不仅仅是一个积极的群体,更是一个接纳的群体,在这里,你别怕出错,因为本无对错可分,也别怕丢人,因为我们都有着相似的问题,也别担心学的不够好,因为我们就是来学习成长的啊。
儿童纪律教育践行班·四期
请您务必在购课后添加小助手微信,微信号yuerketang1,告知小助手您已购买该课程,小助手邀请您入课程群。
老师问:小芭你好,我是一名正在实习的老师。最近的实习中我有一个困惑。我发现我们老师很多时候都是用小红花(贴画或者好吃的)奖励孩子来管理班级,班级秩序依然很乱。我觉得每天都在维护秩序中,面对孩子们告状和进行教学活动时却不知所措。我很困惑也觉得时间没有用对地方。
我也很爱孩子也能和孩子们玩到一起,可是老师说我太温柔了是没有办法管理好孩子的,我也发现了我独自带领活动时孩子很少会认真听听我讲,大多数时候都是自顾自讲话。虽然我知道维持班级秩序重在让孩子形成规则意识,但是方法只能通过吼和严厉地说才可以吗?小芭有一些具体的建议吗?
小芭答:你现在实习的地方一个班级几个老师多少个孩子?平时老老师们是怎样给孩子们上课的,什么样的方式?
老师:一般是3个老师,37个孩子,平时多是集体教学,问答为主。
小芭:嗯,这样的师资比例,“管理好孩子、搞好教学”对任何一个老师来说都挺难的。这是现实的困难,不是个人的问题。
老教师说你太温柔了没法管理好孩子的,说的是他们自己的经验之谈。可能他们在刚来到这里的时候也像你这样对孩子充满爱和温柔,但在这里时间久了,每天要带那么多孩子,一天一天下来不知不觉丢了最初的温柔。
但很可能,老教师心里仍然存有对孩子的爱的,在他们不是那么焦头烂额的时候,他们也能喘口气,也能留意到孩子稚嫩的声音和笑脸,也能生出对孩子的温柔。
他们所用的方式,用小红花、贴画、好吃的等奖励来管理班级,用吼和严厉地说孩子来维持秩序,确实不是对孩子们的身心发展有利的方式,对老师自己长久的身心健康和保有工作的喜悦感价值感也不利。但这可能不是一朝一夕、一个人能改变的。
眼下你能做的,或许是给同事欣赏和支持(哪怕你有时候觉得老老师做得不好),例如在同事吼孩子时给他/她倒杯水送到手里,在一天下来送完孩子、收拾完班级环境、下班回家之前跟对方说一声辛苦了,说一件你看到的孩子做的让你有所触动的小事。这样,使得彼此能够在忙乱之余保有一点这份工作的尊严感和价值感,能够在现实条件下做得好那么一点点。
● 延展阅读,点下方标题可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