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回首遇见的每一个孩子时,依然很受触动,孩子们太值得我去敬畏了。”
文:刘笑(优师教研教师)
我依稀记得在填报大学志愿的时候,糊里糊涂地填写了一个听说毕业后很好找工作的专业——学前教育。
其实对于学前教育一点也不了解,当时只是从字面意思理解了一下:就是给正式上学前的孩子实施教育嘛。嗯。毕业后还是搞教育的,做老师多好!家人也这么看,于是乎就傻傻地填写了。
录取之后才知道四年要挑战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技能课比普通专业要多,理论课也不少,成天忙得不行。
(芭学园秋季大型搭建课程中忙碌的孩子们)
一起上大学但又不是一个专业的高中闺蜜说:“你们专业真好,每天过得真充实。”看她那么真诚的羡慕,我也只好善意地点点头,内心却在嘀咕:要不你来体验一下这种好!
特别是当有人问:“你学啥专业啊?”
我一脸正经搬出专业的高大上名词:“学–前–教–育”,人家一句:“哎呀,幼师呀!”简直是词少却很扎心,而且穿透力还很强。回老家之后,心被扎得就更深了,相信大家都懂。
//
准备跳出“幼教圈”
那个时候我暗暗下决心:哼,学前教育不过是我的本科专业罢了,考研我会跳出这个圈子的。压根儿没有去想自己当幼儿老师会是啥样子,想的是高大上的其他教育工作者的事情。
于是在大学期间我考了各种证,研究生也考了,从大一开始就想着赶紧毕业逃离学前教育,从事我理想中的高大上的教师生涯。
但是随着不断地学习,发现自己愚痴的不得了,而孩子真是智慧的不得了。感叹啊,唏嘘啊!当学习越来越深入的时候,便开始接触到了更多先进的教育理念。
(在芭学园教室里做缝纫的孩子)
我就是在那时开始接触芭学园教育,当时被《小人国》和《成长的秘密》中的孩子、老师感动得一塌糊涂。
然后跟疯了似的买来了所有能够买到的相关书籍,在网上搜集了所有能够搜集到的资料,在本子上记啊记、写啊写、看啊看,跟发现了新大陆似的乐此不疲地忙活着。
//
大学实习时被孩子们感动
同时内心又觉得,这么理想的地方离自己太远了,不一定进得去、够得着。于是我便一边被感染着,一边做着两手准备(随时跳出幼教圈)。
但是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大学期间在一所幼儿园的实习,第一次接触孩子,就被孩子感染到心灵深处了。
实习期结束前一天,我的指导老师带领着孩子们,悄悄为我准备了分别礼物——孩子们的祝福画,并制定成册。我收到册子后,坐在公交车上翻着册子不管不顾地哭了整整一路,然后决定做点什么感恩一下孩子们。
(刘笑老师和芭学园的孩子们)
于是,那一晚回到学校后直奔到超市买了一个硬皮本子,把平时记录的每一个孩子的故事疯狂地誊写,并排成小书的样子。
没有人知道我在做什么,大学宿舍到点儿统一关灯后,我便转战卫生间,搬着小马扎写啊写、写啊写,把三十个孩子三个月的记录变化做了誊写,做成册子,送给了孩子们。
//
终于来到芭学园
也就是在这期间,我从买来的资料中发现了芭学园的邮箱,便热血沸腾地发了邮件过去。
可能是邮箱发错了,一直没有收到回复,我便又开始了各种逃离幼师圈的准备。都说: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儿,真的是这个样子,尤其是毕业迷茫期这个感触会更深刻。
研究生考试完等待分数线的同时,我找到了芭学园的电话,做了第二件“疯狂”的事——鼓起勇气打过去,接通后我紧张的不得了,接电话的招生老师问:“你家宝宝几岁了?”我说:“我是即将毕业的学生,你们招不招老师?”
(专注的“小小面点师”)
招生老师于是推荐了芭学园招聘邮箱。之后,便有了我与芭学园的结缘。
还记得研究生复试时,我跟导师们“侃侃而谈”自己对学前教育的思考,也许是那一刻真正清晰了自己想做的到底是什么。
//
用心才能看见孩子
不知不觉在芭学园已是第三个年头,当我回首自己遇见的每一个孩子时,当我回顾曾经写下的文字时,依然很受触动,孩子们太值得我去敬畏了。
写给孩子们的话:
亲爱的孩子们,面对你们,我曾多少次包括现在都笨拙的不得了,时不时引你们发笑。听你们叽叽喳喳的话呀,时常感叹得不得了,在我看来,这如诗一般的话语真是妙不可言啊!
也许你会问:什么是妙不可言?这可就把我愁住啦,因为妙不可言嘴巴说不清、眼睛看不明,得用心才能真正看见。
《我梦想》
我是一位爱莎公主
我梦想拿着魔法棒
挥一挥就是一座彩虹房
睡醒了
它就变成了彩色滑梯
我坐在上面
嗖的一下
就飞向了远方
《我长大了》
你知道我长大后想干嘛吗
不知道
我想当芭园的老师呀
为什么呀
因为我可以看着孩子们睡觉
我就不用睡觉了
你不喜欢睡觉吗
对
为什么呀
我只想多玩一会
担心把玩的时间都睡没了
可是睡好了才能玩好呀
我睡不好也能玩好
为什么呀
因为周末就没睡过觉
我玩得也很好
好吧
我终于知道原因了
道上一声:午安
你就憨憨地睡着了
《彩虹下的愿望》
要放假了
终于要放一个小长假了
刘笑,七天你都见不到我了
你会想我吗
嗯,会的
我也会想你的
我现在有个小秘密想告诉你
嗯,说吧
就是,就是
等雨停了
彩虹出来了
我要在彩虹底下为你许个愿望
《花箱子里有个洞》
这里有个哑铃球
哎呀
这里还有一个洞
我看到是谁干的了
就是那帮孩子中的
边说边指向了远处的孩子
嗯,我们找到他来给我们修好吧
还是别去找了
我也记不清是哪个了
那你同意把它修好吗
同意
于是拿一个深深的杯子
从很远的沙坑区运回满满一大杯沙土
最后把洞补好还浇了水
《论自由》
在班车上
我和你讨论起了雪糕
我昨天吃了一根雪糕
哦,很碰巧昨天我也吃了雪糕
你不由地感叹道:
你可真自由啊
我问:为什么?
因为你想吃雪糕就能吃到
而我还得等到特殊的日子才能吃到
就算这样我觉得你也很自由啊
没有你自由
为什么
因为我有爸爸妈妈
可是我也有爸爸妈妈啊
但你的爸爸妈妈不在你身边啊
看吧
你还是比我自由
好吧
看起来我确实比较自由
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首诗,想到什么便说出什么,就是这般自由自在,灵动自然。每每想到孩子们在这个爱与艺术像空气一样的地方生活着、滋养着,我就特别喜悦、富足。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想要把自己最好的东西都给孩子们,孩子可能也不知道为什么想要把他们认为自己最好的东西都给我吧,我想这可能是无限生命中的因缘。
成长的路上,感恩遇见!
孩 子 是 脚,教 育 是 鞋
www.liyue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