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看似杂乱无章,实则井然有序,科学家甚至可以通过计算得知十年后的某一分,地球转到什么位置。
蒙特梭利也有类似的观点,她认为:
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包括教育在内,唯有在秩序中才能顺利地发展,秩序是生命的第一要义。
在蒙特梭利总结的 儿童心智成长的8个自然法则中,秩序法则,是幼儿心智成长的重要法则之一。
对幼儿来讲,秩序是生命的一种需要,就像呼吸需要空气一样,当它得到满足,就产生了一种自然的快乐。
比如,当发现抽屉没有合上时,2岁的孩子会立刻把抽屉合上。
他们会认识到每样物品在环境中所处的位置,当环境中的物品被移动时,孩子会情不自禁地物归原位。
对幼儿来说,一切事物都是新的,他们有极强的观察力与模仿力,幼儿会注意到最小的细节上的不协调,而成人不会。
这是幼儿秩序敏感的表现,如果成人没有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或者一旦幼儿所熟悉的环境消失了,他们就会变得无所适从,甚至大发脾气。
蒙特梭利曾遇到这样的孩子:
有一个出生大约6 个月的小女孩。一天,她在一个房间里玩耍。这时,一位妇女走了进来,这位妇女把她的阳伞放在了桌子上。于是,这个孩子变得不安起来。这位妇女以为孩子想要那把伞,就拿起它并微笑着送到她面前。但这个小女孩推开它,并开始尖叫。这位妇女尽力安抚她,但毫无用处,小女孩反而变得更加焦躁。怎样才能平息这个小女孩的脾气呢?
富有心理洞察力的妈妈突然从桌子上拿起那把伞,并把它放到另一个房间去。这时,小女孩立即安静下来了。
可见,使她不安的原因是伞放在桌子上。一件东西放错了地方,就严重打乱了这个小女孩关于一些东西如何安放的记忆模式。
再如:夫妻不和,频繁吵架,会破坏家庭中的秩序性。
夫妻吵架时,孩子都会表现得极为不安,这是儿童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因为父母吵架打破了环境中原有的秩序性。
如果儿童所处环境长久的杂乱、无序、浮躁,他们甚至会认为,这就是正常化的环境,这种“无序”的时间越长,对孩子习惯和性格产生的不良影响就越久。
幼儿的秩序感以2岁为高峰,并会持续发展。
这个时期,幼儿会以秩序感为中心运用智慧进行区分、类比的操作。
在我们的蒙氏幼儿园当中,把秩序与纪律贯穿在班级的各个环节中。
如:
幼儿在教室中如何坐、站、走,
如何铺、卷工作毯,如何取、放教具,
如何请求老师、小朋友,都有一定的规则和秩序。
同时,所有教具、物品的摆放都很有秩序,五大领域的所有材料都整齐有序地放在特定的位置,孩子们可以自由地选择所需要的材料。
工作结束后,孩子会主动把教具放回原来的位置。这种有序的工作环境,可以让儿童及早地建立秩序观念,满足幼儿对秩序的追求,获得心灵的平静和愉悦。
现在的幼儿就是将来的成人,现在就要为将来做准备。秩序感的培养就是为将来所做的一项重要准备。
秩序感是一种习惯,只能从小培养。孩子有了秩序感,将来生活才会井然有序,学习和工作才会有效率、有效果。
跨世纪教育,让我们与孩子一起成长。
报名/培训/幼儿园加盟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18610206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