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诸佩利(嘉定区教育学院)
STEM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更强调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应对“未来挑战”做准备。那么,如何让幼儿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以STEM课程理念为基础,开展了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实践。
大班科学活动“静电的力量”立足幼儿已有经验和遇到的“真问题”,以游戏化、情景化的设计激发幼儿自主探究,关注幼儿思维品质和科学素养,凸显了科学集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价值,从而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比较,发现摩擦产生的静电的力量和有趣。
2.能大胆提问、猜测、推理、动手实验,并尝试反思。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在区角中玩过摩擦起电,尝试使用过各种材料(纸片、树叶等),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2.物质准备:易拉罐、气球、小鸟玩具、静电球等。
活动过程
一、分享交流已有经验
1.分享:区角里的这些材料摩擦后都能被吸起来吗?说说你们的发现。
2.教师和幼儿一起梳理经验。
3.小结:气球摩擦后会产生静电,静电让气球吸起一些小的、轻的东西,真有趣。
4.引发幼儿思考并提出问题:关于静电,你们还有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首先请幼儿说说个别化学习活动中的发现,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教师再进行梳理;其次,鼓励幼儿围绕静电现象进行提问,尝试将幼儿的问题作为探究的起点。在活动中,幼儿可能会提出一些问题,如“静电是什么样的”“静电只能吸起小的东西吗”等。这样的提问体现了幼儿探究的兴趣与思维的过程,能为后续的探究埋下伏笔。
二、两次游戏感受静电的力量
(一)游戏一:易拉罐跟着走——感受静电的力量
1.观察:我们发现摩擦产生的静电能吸起小的、轻的东西,这个易拉罐和以前吸起的东西相比有什么不同?
2.提问:摩擦产生的静电能吸起小的、轻的东西,如果吸躺下来的易拉罐,会怎么样?
3.猜测:每个幼儿用投票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猜想。
4.幼儿进行实验。
要求:
(1)快速摩擦气球。
(2)吸的时候,气球不能碰到易拉罐。
(3)仔细观察,如有新的发现,可以调整自己的投票。
(板书呈现:幼儿游戏时的思维过程)
5.反思交流:
(1)提问:说说你们的发现,和原来的猜想一样吗?
(2)小结:我们提出问题、大胆猜想、通过尝试,有了新的发现——易拉罐比纸片要大一些、重一些,当把易拉罐放倒后,它能跟着气球滚动,说明摩擦产生的静电真是有力量。
(二)游戏二:小鸟动起来——运用静电的力量让小鸟动起来。
1.猜测:这儿有一只小鸟,我们请静电来帮忙让小鸟动起来。你觉得摩擦后的气球应放在什么位置,才能让小鸟动起来?
2. 幼儿进行实验。
要求:
(1)摩擦气球。
(2)把气球放在各个方位试一试,观察小鸟会不会动起来。
(3)仔细观察小鸟是怎么动的。
3.分享:说说你们是怎样让小鸟动起来的?和猜想的方法一样吗?
4.小结:(观看小鸟动起来的视频)摩擦产生的静电很有力量;气球放的位置不一样,小鸟转动的样子就不一样。小鸟有的时候会跟着气球飞,有的时候会躲开气球,真有趣。
(用PPT呈现幼儿游戏时的思维过程)
设计意图:两个游戏旨在让幼儿经历提问、猜想、实验、反思发现的完整过程。图片的呈现能帮助幼儿理清思路,使其逐渐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同时,作为活动的突破点和价值点,教师尝试和幼儿一起反思,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幼儿深度思维、挑战自我。
三、体验科技能改变人类的生活
1.体验:静电不但好玩,而且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让生活更加方便。科学家运用静电原理发明了一样东西(出示静电除尘鸡毛掸),它能快速清洁桌子上洒出来的面粉。
小结:静电很神奇,不但有趣,而且能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以小视频的方式呈现静电除尘的小发明)
2.拓展经验:科学家运用静电原理还发明了很多东西,比如静电照相、静电空气净化器等。静电的世界太神奇了!(观看静电球,让静电可视化)
(将静电小发明制作成小视频,打开幼儿的视野)
3.延伸任务
(1)任务一:你们还知道运用静电原理的其他发明吗?
(2)任务二:有时,静电也会给人类带来麻烦,例如冬天握手时,由于静电的原因会有触痛的感觉。你们有办法预防静电吗?请你们一起去观察发现,并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运用静电原理发明的“静电除尘”,让幼儿感受和发现通过科学家的技术革新,“静电”能运用在生活中,并解决真实的生活问题。观看视频旨在拓展幼儿的视野,同时在幼儿心中埋下发明的种子。
(本文选自《上海托幼》,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